永远不要低估华夏人的战略,唐灭东突厥之战,看起来就像是一场偷袭战,几个月时间就灭亡了强大的东突厥,感到不可思议,实际上唐太宗李世民为了打赢这场战争,足足准备了3年,在3年中进行了一系列的战争准备,包括军队改制、物资准备、结交盟友孤立敌人、建立情报系统等。
促成唐太宗决定灭亡东突厥的导火线是发生于公元626年的渭水之盟,东突厥颉利可汗、突利可汗率领数十万大军长驱直入南下到达渭水岸边,离京城长安只有一步之遥,这对刚刚继位为帝的李世民来说是奇耻大辱,同时对新建立的唐朝也是一场生死攸关的考验。
李世民先扣押了突厥使者执失思力,然后用疑兵之计把突厥人吓住了,他只带了6个人出现在渭水边,一出现就开始斥责颉利可汗,没有丝毫的畏惧心理,紧接着李世民身后就出现大批唐军列阵以待,这一阵势直接把颉利可汗吓到了,于是双方斩杀白马结盟,唐朝在付出一些财物之后,就将突厥人打发了。
渭水之盟
事情结束了,但突厥人给唐朝的威胁却深深印在李世民的脑海中,在接下来的三年中,唐太宗李世民进行了一系列的战略准备,动力一切可以利用的力量,在军事、政治、政治诸多方面对突厥形成一种碾压之态,也幸亏是李世民在位,也才能实施如此行云流水般的战略,一气呵成,一鼓作气就彻底地灭亡了东突厥。
一、军队改制
唐朝军事改制是由兵部尚书李靖主导的,李靖是整个唐朝最著名的军事家,无论是军事理论还是军事实践在唐朝都是妥妥地排第一,李靖的能力甚至要强于兵仙韩信,就连李世民的很多战略战术都是跟李靖学的。
唐朝由于是在隋末农民起义的动乱中崛起的,因此唐初的军制比较混乱,李世民继位,首先开始着手准备军事改制,唐朝继承了北周、隋朝的府兵制,在全国设置了六百多个折冲府,招揽府兵六七十万人。
唐朝改革军制
唐朝设置了十二卫和东宫六率来管理府兵,每卫统辖数量不等的折冲府,战时设置行军总管进行指挥,府兵在农忙时可以回家种地,农闲时进行军事训练,打仗时府兵就要自带装备参战,这有利唐朝能够以最小的代价养活最多的军队数量。
唐朝以前的军队,组织方式大多都是实行什伍制,五人为伍,十人为什,直至百人队、千人队,这是军队最基本的管理方式,李靖改革了这种军制,唐军最基层的组织是3人组成的小队,3个小队组成中队,5个中队加上1名队长、1名队副、1名军法官和2名旗手组成一个50人的大队。
大队就是唐军的基本作战单位,大队之上就是军一级的单位,一个军团包括七个军,分别是:中军、左虞侯军、右虞侯军、左厢军、右厢军、前厢军、后厢军。
每个军设备数量不等的长枪兵队、陌刀队、长弓队、具装骑兵队、重装骑兵队、轻骑兵队、后勤队,一个军团有2万人。
唐军战斗力强,装备精良
大将发号施令时,只需要经过两道手(军长和大队长)就能将命令下达给大队长,实现了扁平化管理,提升了军队的作战效率,而且唐军组成类似于现在的混合作战旅,诸兵种皆同作战,分配合理,效率超高,战斗力极强。
府兵制解决了兵员问题,军事改制解决了军队战斗力问题,这是李世民对突厥作战大获全胜的基本盘,胜利可不是天上掉下来的。
二、物资、粮食、战马准备
由于隋末的战争,人口大量减少,唐初实行均田制的土地制度和租庸调制度的税收和兵役政策,把无主土地分给流民,收取一定的赋税,部分继承周隋以来的财政制度,李世民继位后,实行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负担。
唐初没有兴建大型工程,钱粮都用来储备和武装军队,唐初士兵的装备相当昂贵,尤其是骑兵,唐朝在陇右和关内设置了大量养马场,饲养军马,几年的时间,就养出了数十万匹军马,而且还能保证每个骑兵配备2~3匹战马,这是击败突厥人的关键。
3年解决物资与粮食问题
唐朝还在与突厥的边境开始大量屯田,仿照隋朝建立粮食仓库,再加上各州县官仓的调度,为了对突厥作战,唐朝囤积了大量的粮食。
三、结交盟友、孤立突厥
为了打击突厥,唐朝进行了一系列的政治活动,联络了突厥人周边的敌人,以结成打击突厥的联盟,在东北,唐朝联络了契丹与奚族,在西北,唐朝联络了回纥和党项,在更远的北方,唐朝联络了薛延陀。
薛延陀是铁勒族的一支,臣服于突厥,颉利可汗时期,薛延陀开始强大,有了脱离突厥之心,唐朝的政策就是扶立薛延陀,打击突厥,扶助弱小的游牧部落,来打击强大的突厥,后来唐朝对东突厥作战时,薛延陀首领夷男联合回纥及铁勒诸部,在鄂尔浑河南郁督军山对突厥作战,为唐朝灭亡东突厥立下功劳。
唐朝在突厥的周边建立一个弧形的包围圈,并在政治上孤立突厥,只要周边部落不帮助突厥,哪怕是中立,唐朝也有了对突厥作战的优势。
唐朝贞观初年地图
四、情报系统
在唐灭东突厥之战中,唐朝安插了大量的间谍在突厥人军中,颉利可汗的王庭在哪里,有多少兵力部署,有没有天灾人祸,唐军了如指掌,为了掌控这些情报,唐朝构建了一张针对突厥的强大情报系统。
李世民在统一天下的战争中,最喜欢干的就是亲自率领小队骑兵到敌营刺探军情,几乎每场战役都干,无一例外,掌控情报是获取战争胜利的基本手段。
唐朝派出大量的使者出使突厥,一方面是双方的来往,另一方面是刺探军情,包括突厥遭遇雪灾,有多少损失,都向唐朝报告,比如代州都督张公谨,在前线屯田,为唐朝攻打东突厥提供了很多情报。
张公谨给进行提出了攻打突厥的6条理由:
1、颉利可汗不得人心,诛杀忠良,亲近小人;
2、薛延陀等部落已背叛突厥;
3、突利可汗与颉利可汗有矛盾,可以利用;
4、突厥游牧地遭遇霜冻干旱,粮食匿乏,牛羊减少;
5、颉利可汗疏远族在,委重于外胡,内部有纷争;
6、塞北有大量的汉人武装聚集,可以为唐军所用。
唐朝的情报工作相当出色
张公谨的这6条理由哪里来的?还不是靠建立的情报系统得来的,唐朝利用情报掌握了突厥人的动向与现况,并选择了最合适攻打突厥的时机,也就是公元629年11月。
在唐朝攻打东突厥的战争中,唐朝也是谋略百出,算无遗物策,从战争发动的那一刻起,颉利可汗已经被李靖算死了,失败只是时间问题,唐朝用了三步战略就打败了突厥。
一、轻骑突袭、出其不意
颉利可汗的牙帐在定襄城(今内蒙古和林格尔西北土城子),其驻地有数万突厥骑兵,还有数十万的随军家属,以及数不清的牛羊马匹,唐军主帅李靖就率领了3000精锐骑兵就敢攻打突厥的牙帐,这里相当于突厥人的临时都城。
3000骑兵攻打数十万突厥大军,李靖如此大胆的进攻,换了一般人,想都不敢想,李靖打的就是一个出其不意,突厥人毫无防备,人虽众多,但没法组织起有效抵抗,被唐军一个冲锋打败。
李靖率3000精骑突袭东突厥数十万大军
唐军虽然人少,但都是百里挑一的精锐,人均马匹2~3匹,装备精良,战斗力极强,由于人少,作战也灵活,颉利可汗得知唐军人数不多后,认为唐军大部队肯定在后面,这只是前锋,一天之内数次心惊。
《旧唐书卷六十七李靖传》:突利可汗不虞于靖,见官军奄至,于是大惧,相谓曰:唐兵若不倾国而来,靖岂敢孤军而至?一日数惊。靖候知之,潜令间谍离其心腹,其所亲康苏密来降。
李靖得知后,秘密安排间谍离间颉利心腹,使其亲信康苏密前来投降,这说明颉利可汗的一举一动都被李靖摸得清清楚楚,李靖在颉利可汗身边安插了间谍,而颉利可汗一无所知,不久李靖率军攻入定襄,颉利可汗带着军队逃往碛口(今内蒙二连浩特西南)。
二、政治欺骗、军事进攻
颉利可汗在逃亡路上又遇到了另一队李勣率领的唐军,双方在白道(今内蒙呼和浩特北)打了一仗,突厥人再次战败,颉利逃到了铁山(今内蒙古包头白云鄂博区),并派使者向唐太宗李世民请降,并表示愿意入朝。
政治上欺骗辅以军事进攻,大败东突厥
李世民在长安接见了突厥使者,并答应了颉利可汗的请降,派出使臣唐俭出使并安抚颉利可汗,就在唐朝使者与颉利可汗相谈正欢的时候,李靖率领精锐骑兵继续突袭,此时正值寒冬大雪的天气,突厥人怎么也没有想到,在如此恶劣的天气中,唐军居然再次前来攻击。
李靖的这一计谋类似于汉朝时期的韩信攻打齐国,当时刘邦派出了郦食其出使齐国,并与齐国协商好归附汉朝,韩信就趁这个机会攻打齐国,齐国毫无防备,没多久就被韩信灭亡,而作为使者的郦食其也被齐王所杀。
唐朝的这一计谋明显就是商量好的,李世民当好人表面上与突厥人协商,结果李靖就趁机发兵攻打,突厥人毫无防备,李靖派苏定方率领200骑兵为前锋,在大雾的掩护下直冲突厥牙帐,唐军再次大败突厥,同时李靖堵死了颉利可汗北逃之路。
三、战略包围、瓮中捉鳖
颉利可汗所有的逃亡之路,其实都被李靖算死了,唐灭东突厥之战,唐朝一共有六路大军,李勣为通漠道行军总管,向云中进军,等待从定襄逃到云中的颉利可汗。
唐朝已经战略包围了突厥
李靖在定襄击败颉利可汗后,颉利逃到了云中,再次被等待多时的李勣击败,当唐朝与突厥双方在政治协商时,李靖率军北上抵达阴山山麓,堵死了颉利逃往北方的去路,要知道一旦颉利进入大漠,再想抓他就难了。
北方之路被堵死了,颉利只能往西或者往东逃,颉利选择了往西逃,准备投奔驻扎在河西附近的侄子阿史那苏尼失,结果阿史那苏尼失直接把颉利可汗给绑了,献给了唐朝,至此,东突厥灭亡。
即使颉利不投奔阿史那苏尼夫,也有金河道行军总管柴绍在黄河边等着他,如果颉利可汗不往西逃,往东逃去投奔高句丽或者渤海国,在东边的畅武道行军总管薛万淑在营州等着他,如果颉利去投奔契丹人和奚人,恒安道行军总管卫孝杰也在幽州等着他,东边还有大同道行军总管李道宗在大同等着他。
颉利可汗根本无路可逃,唐朝已经在边境地区布下天罗地网,并且算好了颉利可能逃亡的路线,布好了口袋等着颉利往里钻,唐军已经对突厥颉利可汗实现了战略包围,唐灭东突厥之战已经被李靖打成了瓮中捉鳖。#图文万粉激励计划#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