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呢,我们来讲一讲最近频发的各类西方社会中发生的反智事件。针对疫情也好,针对他们的政局也好,我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分析,以及我自己对他们各种行为的心态上的结论。
首先我们要知道,这个反智主义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在西方社会。在此之前,反智主义一般都是伴随着享乐主义和消费主义一起盛行的。我们认为,特别是美国的反智主义,近现代的产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美国不但没有经济受到严重的打压,反而帮助他走出了克利之繁荣,捞了一大笔大发横财,积累了原始资本,引领了工业革命这样的技术支持。于是,文化产业的大肆发展,鼓吹个人英雄主义,比如蝙蝠侠和超人,都是战争年代出来的人民心灵的寄托。
资本发现了这个可以逐利的目标,于是开始大力发展他们的文化产业。他们发现,发展文化产业不仅可以让自己人得到心灵的寄托和娱乐需求,而且可以在某种程度上达到文化的输出,对其他国家的经济进行占有。因此,文化产业的发展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依附于没有遭受战争灾难的美国,成为其大力发展的基本牌。
接下来,我们走到了1960年代。在美国,嬉皮士主义发生了很大的风潮。现在依然有一些,但已经非常少了。其起因基本上大家认为是美国陷入越战,很多年轻人在面对政治和战争时,觉得这些根本就没什么意思,看不到未来,于是宣扬爱与和平,形成了虚无主义和享乐主义结合的现象,导致了“垮掉的一代”。
最后,他们走向了没落。因为政客们发现,通过战争的方式可以让国家的经济发展更稳定,仇恨外流成为了美国政府的一种行为模式。只要有事情发生,先转移话题,把仇恨外移,这样就可以达到内部团结,度过本该自己承担的危机。
911事件后,经济上的方式就是通过所有在美国阵营的国家一起为美国承担,包括矛盾的转嫁,经济债务的转嫁。我们看到的海湾战争和2018年金融危机后的QE,都是“有难大家扛,有福自己享”的策略。
在嬉皮士主义之后,我个人认为是第二波享乐主义。第一波享乐主义是在二战之后,文化产业的崛起。而后,互联网时代又带来了一波享乐主义。这个时候,有人提出了“奶头乐”的概念。即底层群众像国家的螺丝钉一样被替换,国家在他们和孩子的嘴里塞上一个奶头,让他们陷入每天的工作和娱乐的死循环,永远无法走出,永远无法达到上层。
某种程度上,许多学者认为,当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越差,其娱乐业就越发达。对于美国来说,三观悖论的问题也在于,美国是一个完全不顾资本属性和货币联盟的国家,代表了货币操控。这样的操控意味着,大家要用我的钱,第二方面是大家要用我的技术。
在疫情中,我们也看到了一些反噬。文化霸权向外输出美国的个人英雄主义,比如好莱坞大片《拯救大兵瑞恩》、《珍珠港》等等,都是宣扬个人英雄主义的作品。然而,现实中的美国与电影中的美国截然不同。电影中,舰长应该受到民众的拥戴,而现实中却有两派针锋相对的意见。
对于美国人来说,反智主义的盛行是在消费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裹挟下,被动产生的一种对现有体系的无力反抗。具体到五个点,我认为包括上中阶级的导向、上流社会和中产阶级的导向、教育资源的不均衡、媒体控制以及资本驱动等。
上层阶级的WASP和以色列财团等财阀控制着权力,他们不太关心底层群众。中产阶级虽然努力爬升,但仍然无法进入上流社会,成为资本家的听话员工。教育资源的极度不平均,使得底层的孩子很难获得良好的教育。
媒体控制方面,YouTube等平台的言论管控,以及背后资本的驱动,导致了底层民众的无助和绝望。快餐化的文化使得他们接受的都是碎片化的信息,难以接触到真正的知识和真相。
综上所述,西方国家的反智主义盛行是由多种因素造成的,尤其是教育和媒体的影响。面对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以合作为主,而不是激化矛盾。我们要支持那些真正展现真相的人,而不是那些只为流量而发声的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