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长 1100 字,阅读大约需要 2分钟
课题研究是教师专业成长和职业幸福的“动力源”,也是学校内涵发展与特色彰显的“助推器”。然而,时下一些中小学教师的课题研究脱离了教育教学实际,存在好高骛远、弄虚作假等现象,不仅背离了教科研的初衷与本真,也给“科研兴校”蒙上了形式主义的色彩。
造成课题研究“虚大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一个关键因素是课题结题及论文写作直接与教师评先评优、晋级挂钩,一些教师便在课题研究方面出现了功利主义倾向,影响了教育生态。
破解中小学课题研究虚化问题,根本在于引导广大教师正确认识课题研究的价值与意义,倡导教师结合教育教学实践,坚持问题导向,开展基于真实问题的“草根式”研究,真正发挥课题研究在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和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
课题研究如何牵住“真问题”的“牛鼻子”?可以从以下方面精准发力。
1.课题研究的方向要坚持问题牵引
课题研究源于问题,目的是发现问题、凝练问题、析清问题、解决问题。为此,中小学教师的课题研究应树立“问题即课题、析因即研究、解决即成果”的理念,研究主题从常态教学中来,又为常态教学服务,在真实问题的牵引下框定内容,向教学具体事件询问、发问和追问,让课题研究始终带着“问号”前行。
2.课题研究的主体要强化问题意识
教师是课题研究的主体,课堂是催生教育理念和教学改革的“研究基地”。教师在课堂萌生的问题、困惑以及与学生交流碰撞出的火花,都可以成为课题的“原问题”,有利于开展“草根式”微课题研究。教师要善于解剖微课题这个“麻雀”,形成“在工作中研究,在研究中工作”的课题研究新样态,让研究融入教育教学日常,并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再现新问题的螺旋式上升过程中使课题研究与教学实践相连,持续提高自身业务能力,促进专业发展。
3.课题研究的方法要坚持问题驱动
中小学教师的课题研究不同于专业研究,不能为研究而研究,而要为改变教育实践而研究。因此,教师进行课题研究要坚持问题驱动策略,以行动研究为主要方法,按照“发现问题、提出设想、实施研究、评估验证、总结反思”的循证路径,落实循证归因,及时评估并修正课题研究行为,不断重构与优化实践,让课题研究回归本真,做真实的行动研究。
4.课题研究的过程要深耕问题解决
课题研究重在过程,较之于结果更有意义、更具实践价值。学校管理者要端正态度,积极参与研究,让课题研究过程鲜活、扎实起来。课题主管部门应全程介入,从严把关,既要关注课题研究的“两头”,更要关注课题研究的中间环节,着重考察教师的参与度、问题的解决度和实践的有效度,通过考察课题成果的实施和推广效果,尽可能提高课题研究的效益,为幸福学生、成就教师、发展学校赋能。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教育局
校长派投稿邮箱:xzpxzzk@163.com
来源丨中国教师报
编辑丨智库君
版权说明丨校长派尊重原创,版权为原作者所有,若侵权,我们会及时声明或删除。
我们在一起,可以成为改变的力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