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望岳谈|从李振声的“创新持久战”,感悟“国之脊梁”的力量

0
分享至


9月13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主席令,根据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13日上午表决通过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际授予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的决定,授予15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其中山东籍有4人:李振声、黄宗德被授予“共和国勋章”,许振超、张晋藩获国家荣誉称号。

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获得者常被誉为“国之脊梁”,其中李振声原籍淄博,是著名小麦遗传育种学家,和杂交水稻育种专家 、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农业科学家袁隆平有“南袁北李”的美誉,这次获得国家勋章,可谓实至名归。

今年4月8日,《中国科学报》以《一粒种子的“持久战”》报道李振声的事迹,我们从中可以看到李振声的一生,是“创新”的一生,是不断创新成就了他的事业高峰。


第一,创新有韧劲,一步一个脚印。从1956年奔赴陕西杨凌看到小麦条锈病,到1981年“小偃6号”通过品种审定再到1985年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奖一等奖,历时30年。

30年间,有几个重要节点:1956年萌生把野草的抗病能力传递给小麦的念头;1964年夏天发现一株未被“青干”的杂交种,这个被称为“小偃55-6”的材料,是后来大面积推广的“小偃6号”的“祖父”;1970年,李振声课题组经过连续6年反复的杂交和回交,得到“小偃96”——这是“小偃6号”的“父亲”;1977年,课题组用激光对杂种进行辐照并反复繁育至第七代,得到一个特优单株——后来黄淮海地区普遍种植的“小偃6号”的原始株;1979年“小偃6号”在陕西关中小麦品种区域试验中获得佳绩,在37个试验点中的35个点获得增产,比对照品种增产30%以上;1981年,优异的表现让“小偃6号”通过陕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85年获得国家科技发明奖一等奖。此后,仅仅5年,“小偃6号”累计推广2400万亩,经济效益达2亿元,其成果转化速度之快、经济效益之显著,令人瞩目。

30年磨一剑,单是远缘杂交就花费23年时间,真是“一粒种子的‘持久战’”,李振声的创新富有韧劲儿。

第二,创新有基础,阅历很重要。人生阅历,有时会决定一个人的未来。李振声在遗传育种上取得的成就,与他培育牧草的工作经历很有关系。

1951年,李振声从山东农学院毕业,时年20岁的李振声被分配到中国科学院北京遗传选种实验馆工作。李振声想做遗传育种研究,却偏偏被分到了栽培组,与各种牧草打起了交道。那时的他不会想到,正是这个当时看似与小麦育种无关的工作,让他开辟出一个小麦遗传育种的新领域。

创新是需要基础的,这个培育牧草的经历虽然是“无心插柳”,但让他萌生了“把野草的抗病能力传递给小麦的念头”,并最终“柳成荫”,培育出生存能力强的优质小麦。从李振声的事业成就来看,他不仅在小麦育种中用到了牧草知识,后来建设“滨海草带”也用到了牧草培育知识。


第三,创新贴地气,坚持实践调研。李振声是“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人,他说:“在推动什么事情时,我们常说,‘手中无典型,说话没人听’。”

上世纪80年代末,我国粮食生产连续徘徊不前,但人口增长迅速。为打破粮食生产的徘徊局面,李振声跑遍黄淮海地区做调研,时间紧、任务急,他和随行的专家就夜里坐车、白天调研,他们的足迹遍及河南封丘,河北栾城、南皮,山东禹城,安徽蒙城……

一次次实地调研中,他得到了许多鲜活的典型案例。例如,封丘原来每年吃国家返销粮7000万斤,而推广中低产田治理措施后,1987年给国家贡献了1.3亿斤粮食,这让他实实在在看到了中低产田治理的潜力。在甘肃沙河洼、安徽蒙城,他看到中低产田的治理成本都得到回报,更加成竹在胸。

李振声的调研,成为黄淮海地区大面积中低产田治理工作的先声。经过6年治理,我国粮食产量从8000亿斤增长到9000亿斤,仅黄淮海地区就增产504.8亿斤。

第四,创新有责任感和使命感。李振声矢志不渝培育“小偃6号”,是因为小时候有挨饿的生活经历,更是被陕西杨凌农民的哭声刺痛。

饥饿,是李振声童年时期挥之不去的阴影。李振声1931年出生于山东淄博农村,十岁左右正是长身体能吃的年纪,却碰上1940年至1942年连续三年大旱。他记得当时地里不长庄稼不长草,村里人把榆树叶和树皮都吃光了,最后开始啃葱根和蒜皮,李振声的父亲就是因为饥饿患了胃病而去世。上世纪50年代,新中国百废待兴,首先要解决的就是吃饱饭的问题。李振声在陕西杨凌看见不少农民因为小麦条锈病而在地头抱头痛哭,他的心被狠狠刺痛了。

粮食安全大于天,让老百姓吃饱肚子,成为李振声一生的责任和使命。这种责任和使命,因为有生活阅历积淀和情感鞭策,让他在培育良种过程中百折不挠。

李振声一粒种子里的“创新持久战”,让人感悟到“国之脊梁”的力量。其实,敢于创新、善于创新、不断创新,是获得国家勋章和国家荣誉称号者的共同特征和品质。

王永志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开创者之一,他以逆向思维提出“在高温下减少燃料载重,导弹就可以达到预定射程”的建议,受到钱学森称赞;著名医学家和医学教育家王振义,成功实现将恶性细胞改造为良性细胞的白血病临床治疗新策略;获得“人民工匠”称号的山东港口高级经理、高级技师许振超,带领团队开展科技攻关,创新实施集装箱轮胎吊“油改电”技术改造,大幅节约生产成本,先后9次刷新集装箱装卸世界纪录,创造了“振超效率”;被授予“人民教育家”国家荣誉称号的张晋藩,是新中国中国法制史学科的主要创建者和杰出代表;荣成籍“老英雄”黄宗德,在战场上以“机智勇敢”著称,他以灵活创新的战术几十次完成突击任务。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际授予15人国家勋章、国家荣誉称号,他们矢志创新成就为人民的事业,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思路,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借鉴。

(大众新闻记者 周学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大众日报
大众日报
大众日报是中共山东省委机关报
354317文章数 44541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强军之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