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企业文化的四大支柱

分享至




文化,这个词听起来可能有点抽象和难以捉摸,但它其实是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的一部分。它就像空气一样,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影响着我们的每一次呼吸。对于很多人来说,文化似乎是一个高深莫测的概念,让人觉得难以理解和掌握,更别说去设计它了。然而,如果我们忽视了文化的力量,那可真是要付出巨大的代价。

想想看,当那些顶尖的商业领袖们,比如拉姆·查兰和杰弗里·科尔文,在分析为什么有些首席执行官会失败时,他们发现了一个共同的原因:这些领导者没有能够完全执行他们的战略计划。为什么呢?原来,他们忽略了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组织的文化。

麻省理工学院的埃德加·沙因教授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定义:组织文化就像是一幅共享的图画,上面画着大家的愿景、信念和期望。这幅画告诉我们在这个组织里什么是合适的行为,帮助我们理解应该怎么做,以及如何与其他人相处。

简单来说,文化就是我们对于“在这里我们最看重什么”以及“我们是怎么做事的”这一系列想法的集合。这些价值观和规范不仅告诉我们为了成为团队的一员需要想些什么、说些什么、做些什么,还包含了一些禁忌——就是那些如果你想成为我们中的一员,就不能想、不能说或者不能做的事情。

文化并不存在于任何具体的物体之中,而是存在于每个生活在这种文化下的人的大脑里。这不是某个人随便说说的东西,而是每个人都能感受到并理解的内在指南。它就像是一张潜意识的地图,指引着我们如何在组织中按照既定的规则行事,同时保持我们的成员身份。

一个运作良好的企业文化,就像是给公司注入了强心剂,解决了员工懒散、团队混乱、信息不实和失望等一系列棘手问题。它让员工团结在一起,为了一个伟大的目标、高尚的道德和有意义的事业而努力。这样的文化能激发员工内心的热情和承诺,让他们感受到个人的价值和团队的力量。同时,它还能引导员工正确设定期望,规范行为。

重要的是,这种有效的文化并不是靠死板的规章制度来维持,它不会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限制员工的自主性,反而鼓励大家在挑战中追求卓越。

那些条条框框的“应该做”和“不应该做”的规定,很难让员工发挥出超常的能力。就像让孩子按照数字填色一样,这样的工作方式缺乏创新和思考。虽然这些规则能保证基本的工作质量,但它们只适用于那些重复且可预测的情况,比如飞机起飞前的检查,或者在需要高度安全作业的领域,如紧急救援、深海石油钻探和军事行动。在这些场合,遵守规则可能就是生死攸关的大事。

如果我们想要真正热爱自己的工作,就需要充满多样性和挑战性的任务,这样的工作不仅允许我们有自主权,还要求我们发挥判断力。实际上,一个高效组织的核心特点就是拥有自我管理的团队和分散的决策权。这意味着,员工在这里拥有很大的自由度和自主权,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

领导如果不过度指挥,员工就能有更多的自由,自己做主,往往还能做得更好。和那些条条框框的规则不一样,企业文化能让员工有空间独立思考和行动,这样不仅提高了他们的参与感,还加强了团队间的联系。在团队里,让同事失望可比违反规定让人心里不安多了。所以,团队成员不仅会注意自己的行为,还会留心同事是否做了有损组织目标的事。这样,管理者就不用什么事情都亲自过问,可以把精力放在更重要的领导任务上——比如让员工全身心投入到实现组织目标中去。

一个有效的企业文化是建立在四大支柱之上的,那就是高共识、高强度、高生产力和高适应性。

共识就是团队成员在价值观和行为规范上达成的共同认识。强度则是这些价值观和规范在大家心中的分量。好的企业文化,共识和强度缺一不可。如果强度够了,但共识不够,团队就会分成几派,互相较劲,比如销售部门和产品部门可能会互相掐架。如果共识有了,但强度不够,团队就会变得懒散,大家虽然都知道什么重要,但没人愿意出力去实现。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