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肉类产业构建绿色、健康、可持续新格局

0
分享至


在时代的浪潮中,中国肉类产业正以蓬勃之姿,奏响高质量发展的激昂乐章。9月10日,中国肉类协会在山东济南举办2024肉类产业创新发展大会暨肉类产业高层圆桌论坛,来自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海关总署的有关负责人,以及国内外肉类行业相关组织的领导、企业领袖齐聚泉城,共话从传统养殖到现代化加工、从深耕国内市场到拓展国际舞台的新发展和新机会。大会释放出重要信号:中国肉类产业要坚定不移以创新为引擎、以品质为基石,肩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之重任,在新的历史节点上奋力前行,为国家经济的稳定增长和人民的幸福生活贡献坚实力量。

以企业为创新主体,激发全行业内生动力

在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下,我国肉类产业实现了稳产保供,肉类年产量接近1亿吨,规模以上企业年收入超过1万亿元,肉类生产规模化、标准化发展深入推进,产业素质不断提升……成果的背后离不开全行业的共同努力以及作为行业核心主体和关键力量的肉类企业的创新发展。国务院参事、农业农村部原副部长于康震表示:“在肉类产业深化改革中,要为肉类企业创新发展创造更加有利的体制机制环境和条件,支持企业开拓创新、发挥科技创新的主体作用。”

于康震进一步强调,要着重研究解决怎样做到“既放得活又管得住”的问题,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创造更加公平、更有活力的市场环境,实现资源配置效率最优化和效益最大化,激发全行业的内生动力和创新活力。他提到,“肉类产业在发展方式上要由粗放高耗型向节约高效型转变,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发展机制上要建立‘植物生产、动物转化、微生物还原’的循环生态系统,构建种养循环发展的新格局,为肉类稳定供应奠定坚实基础。肉类企业要牢牢把握生态发展、节约发展、循环发展、健康发展、安全发展等基本要点。”

促进全球肉类产业协同发展是新时代背景下经济、环境、社会实现多赢以及推动全球食品行业可持续进步的必然选择。世界肉类主席、中国肉类协会会长陈伟表示,中国肉类协会需要进行角色转型和战略升级,以推动全球肉类产业的繁荣与进步;不断创新组织架构与管理模式,以构建高效、开放的国际合作平台。陈伟同时强调,要搭建智能制造服务平台、加强出口工作、建立优质肉类产品标准,并创新服务模式,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共同推动全球肉类产业迈向新的辉煌。

生猪养殖和屠宰是猪肉产业链的基础,是保障国家食品安全、满足居民日常饮食需求的大事,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中国肉类协会猪业分会会长、山东得利斯食品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思敏说,一系列调控措施在供给端逐步显现,猪肉市场供求关系正逐步向更平衡的方向发展。“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变化、消费结构的升级以及科技的进步,中国猪肉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展望未来,伴随着产能的不断优化调整、消费需求的持续升级,以及政策支持力度的进一步加强,中国猪肉产业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当前,面对新消费群体崛起、轻简化烹饪需求、老龄化社会消费特点以及休闲健康营养需要,中国牛羊肉产业必须聚焦提升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努力形成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调控有效的高质量发展新格局。”谈及我国牛羊肉产业未来发展,大庄园肉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总监李万利认为,首先要把握新趋势、挖掘新质要素,以创新驱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其次是加快针对中式消费方式的牛羊肉分类分级标准的制定和推广;此外,还要加强行业监管,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体系,加强对养殖环节和屠宰加工环节的监管,严厉打击非法添加物和药物滥用行为。

近年来,我国禽蛋产业在育种方面均取得了重要突破,不但实现了自主化,技术也达到了世界领先水平,为国人提供了性价比非常高的动物蛋白。“禽肉方面过去10年发展尤为迅速,不但在餐饮端、团膳端发展很快,而且在西式快餐和中式快餐中也已崛起,推进了整个禽肉产业消费端的快速发展。”在中国禽(蛋)业分会会长、江苏益客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田立余看来,随着自动化、智能化技术的不断建设,禽蛋产业形成的新的生产要素或将进一步提高禽蛋在动物蛋白上的竞争力。“同时,如何提高消费者对禽蛋产业的认识,进而增加消费,是当前整个产业面临的重大课题。”

冷链物流在保证食品安全、提升产品品质、促进产业升级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济南维尔康实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总工程师王增鑫说,市场对个性化、高品质冷链物流的需求日益增长,需要加快提升冷链物流行业创新服务能力,同时,强化冷链物流保障食品安全的能力、市场的规范化运作,完善全程追溯体系。此外,要通过智能调度、路径优化等手段提高效率,推动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提升整体的服务水平。“要发挥我国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通过国际合作和信息共享,推动国内外冷链物流的标准接轨,借鉴推广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升我国冷链物流的国际竞争力。”

迈向标准化,严守肉类产品质量安全关

标准化是现代畜牧业发展的重要内容,是保障肉类产品质量安全、增加绿色优质供给的根本途径。“近年来,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和有关标准化工作机构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各项决策部署,农业标准化特别是肉类标准化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对标“四个最严”要求,加快开展畜禽产品致病微生物、生物毒素等风险监测和评估,建立健全畜禽产品质量监测评价标准体系,加快推进建立屠宰畜禽的检验规程类食品安全国家标准工作机制,制定畜禽屠宰卫生规范标准,通过在产出端制定一批生产过程管控的强制性标准、在消费端完善一批保障食品安全的国家标准,全方位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农业农村部屠宰技术中心)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现行有效的相关标准共有141项,包括国标50项、行标91项,覆盖了生猪、牛、羊、家禽等主要畜禽种类,涵盖基础通用、产品质量、加工技术、管理控制、检验检测、生产保障等标准类型,实现了标准在畜禽品种和过程管理等方面的全覆盖。

今年5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了包括肉制品在内的33项食品安全风险管控清单,明确了企业食品安全风险管控的重点环节、风险点、管控频次、责任人员等。市场监管总局食品生产安全监督管理司有关负责人表示,这种路标式的监管取代了原来的路障式监管,受到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欢迎。7月,市场监管总局还发布了肉制品生产监督检查操作指南,涵盖生产环境、进货查验、生产过程控制等多个方面的重点检查内容,并详细列明了上述检查内容的检查方法、检查依据和检查中的常见问题,为基层一线的市场监管人员提供了操作参考和指南。

进出口方面,海关总署坚持做好技术性贸易壁垒的应对,构建进出口食品安全各方共治的新格局。“海关总署时时关注全球贸易政策的变化,掌握贸易壁垒的动态,提前分析研判,做好应对,尽力营造肉类出口的良好贸易环境,对监管发现的出口肉类不合格食品,采取不予出境销毁等措施,防止不合格产品流入国外市场,也防止其流入国内市场。同时,加强与国外官方的沟通,协调核查国外反馈通报的不合格肉类的相关信息及后续组织情况,争取得到国外官方的认可,最大限度减少对企业和出口贸易的影响。”海关总署进出口食品安全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海关总署作为进出口食品安全的监管部门,坚持与国内外食品安全主管部门、国际组织等高效合作,与进出口食品的生产经营者、行业商会、协会密切联系,共同推动食品安全各方责任的落实,为保障进出口食品安全、促进食品国际贸易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保障。

一直以来,我国与巴西、乌拉圭、美国等国家的肉类贸易往来十分密切。据巴西动物蛋白协会亚太及中国区负责人陈晓倩介绍,巴西注重可持续发展和推行环保措施,这将为中巴两国的猪肉贸易合作带来更多机遇。乌拉圭国家肉类协会亚洲区总经理蔡佳欣表示,乌拉圭肉类产品有望在中国市场占据更大的份额,国际市场影响力有望进一步提升。美国家禽蛋品出口协会中国总监谢修竹提出,未来将继续加强与中国市场的合作,提升美国家禽产品的品牌影响力。

详见《中国食品报》(2024年9月16日1版)

排版、美编:林倩

审核:郑莹

01

02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食品报融媒体
中国食品报融媒体
中国食品报社融媒体平台。
4623文章数 259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强军之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