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俄罗斯外交部长谢尔盖·拉夫罗夫,在参加一场关于俄乌冲突的大使圆桌会议时,披露了令人震惊的信息: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在乌克兰暗中进行了重大决策。
表面上,他们声称仍在讨论“是否允许乌克兰使用北约武器,攻击俄罗斯境内目标”,但私下里却已经解除了相关限制。这种两面三刀的做法,显然是为了“让这一决定在公众面前看起来更加漂亮、更加优雅”。
许多人可能认为,美国人这样做是多余的,因为无论他们是否在公开场合承认,允许乌克兰使用西方武器攻击俄罗斯,只要乌克兰采取了相应行动,事实胜于雄辩,再多的狡辩也显得苍白无力。然而事实上,美国人这种看似矛盾的做法背后,有着深刻的考量。
首先是“战略欺骗”的需要。众所周知,虽然俄乌冲突表现为地区性冲突,但其核心实质是俄罗斯与北约东扩的矛盾体现。在这场冲突中,以美国为首的北约全程参与,不仅提供了巨额资金和大量武器装备,更与俄罗斯展开了激烈的战略较量。
对于俄罗斯而言,他们最担忧的并非前线失利,而是自己领土遭受打击。因此,北约将解除对乌克兰使用导弹的限制,作为重要手段来实施战略欺骗,口头上犹豫不决,实则早已暗中操作。这种做法的目的,是为了给俄罗斯制造迷惑,使其无法准确判断并调整防御策略。一旦条件成熟,一次大规模的、对手毫无准备的导弹袭击,可能会产生致命效果。
其次是增加战略筹码的考虑。当前俄乌冲突的双方都处于一种胶着状态,各自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而北约是否允许乌克兰使用导弹袭击俄罗斯,成为了一个重要的砝码。双方都试图通过这一举措,来换取对方的让步或增强自身谈判地位。因此,这个决策被慎重其事地拖延着,以期在未来的某个关键时刻,发挥出最大的效用。
相较于战场上真刀真枪的交锋,“偷天换日”这一战略,在和平时期的作用更为显著。因为在和平时期,国家间的较量更多地体现在无声之处,暗流涌动。美国对我国发展所采取的围追堵截策略,其根本立场始终如一,未有丝毫动摇,且近年来此等行径更是愈演愈烈,不惜拉拢韩国、日本、菲律宾及澳大利亚等国,意图联手构建一个“亚洲版本的北约”。
至于美国人的行事作风,历来便是擅长“暗度陈仓”,表面上言辞凿凿,声称不介入我国与邻近国家间的纠葛,承诺不采取任何激化矛盾之举,实则私下里却是不遗余力地煽动风波,唯恐局势不得安宁。这种表里不一的伎俩,在我们与日本、菲律宾的多次交锋中,早已屡见不鲜,成为其惯用手段。面对他国的“偷天换日”,我们必须保持高度戒备和警惕,比如西方对台军售方面,就是一个需要防范的重点方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