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上,“睿”是一个美谥,也即:克念作圣曰睿、深思远虑曰睿、圣知通微曰睿、虑周事表曰睿。。在此基础上,“睿”用在庙号上,也体现出后人的赞扬态度。以下,就让我们一起聊一聊两位庙号为“睿宗”的皇帝。
一、唐睿宗
唐睿宗李旦(662年6月22日-716年7月13日),曾用名李旭轮、李轮、武轮,唐高宗李治第八子,武则天幼子,唐朝第五位皇帝。龙朔二年六月己未日(662年6月22日),李旦生于长安。李旦出生不久便被封为殷王,遥领冀州大都督、单于大都护、右金吾卫大将军。他在兄弟中排行最小,因而深受父亲唐高宗的宠爱。
李旭轮成年后,谦恭好学,精通书法,对文字训诂方面的学问很有研究。嗣圣元年(684年),唐中宗李显被废为庐陵王,遂立李旦为皇帝,其母武则天临朝称制,李旦居于别殿,不能过问朝政,也即即位之后,李旦只能说是一位傀儡皇帝。
武则天称帝后,建立武周,降李旦为皇嗣。圣历元年(698年)李显恢复太子之位,李旦被降为相王。神龙元年(705年),唐中宗复位后,因为李旦参与了推翻武则天的兵变,被封为安国相王,迁太尉。唐中宗在位时期,暗流涌动,李旦皆以恭俭退让而避祸。景龙四年(710年),唐中宗被毒死,李旦之子李隆基联合禁军将领发动兵变,拥立李旦为帝。
不过,面对失而复得的皇位,李旦没有一直抓着不放。先天元年(712年),李旦退位为太上皇,太子李隆基继皇帝位。次年,李隆基诛杀太平公主及其党羽。自此之后,李隆基完全掌握了唐朝的大权,而李旦拱手让权。开元四年(716年),李旦驾崩,享年55岁,葬于桥陵。
总的来说,李旦一生两次登基为帝,三次让皇位,是中国历史上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位皇帝,为后续唐朝的开元盛世创造了条件。李旦继位后,整修纲纪,裁减冗官,使朝政呈现出一派振兴气象,当时人们称赞其:“姚宋当国,邪不如正,朝政颇有贞观、永徽之遗风”。所以,他完全配得上“睿宗” 的庙号。
二、北汉睿宗
北汉睿宗刘钧(926——968),原名刘承钧,并州晋阳(今山西太原)人,汉世祖刘旻次子,北汉第二位皇帝。刘承钧性格孝顺恭谨,喜欢读书,擅长书法。后周广顺元年(951年),刘承钧的父亲刘旻登基称帝,建立北汉,任命其子刘承钧为太原尹。
北汉乾祐七年(954年),刘旻去世,刘承钧为辽国册封为帝之后继位,不改年号,改名刘钧。上表于辽帝时都自称“男”,辽帝下诏时,都称呼他“儿皇帝”。刘钧继位后,勤政爱民,礼敬士大夫,任用郭无为为相,并减少南侵,因此境内还算安定。进一步来说,在五代十国时期,刘钧已经算是比较仁义的皇帝了。
但是,刘钧并不像其父对辽那样恭敬,以致在位后期辽的援助渐少。刘钧于957年改元天会。天会十二年(968年),刘钧病逝,享年四十三岁,庙号睿宗。刘钧去世后,他的外甥同时也是其养子的刘继恩继位。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