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国高等学校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规划教材第10版(俗称“蓝色生死恋”)陆续上线,备受临床医生的关注。医生们对“蓝色生死恋”又爱又恨,因为教材是临床实践的根本,但在临床上又经常会遇到实际情况与教材相互矛盾的情况,常见的就是急腹症的处理。
急腹症是以急性腹痛为临床表现的腹部病症,特点是起病急、变化多、进展快、病情重,需要紧急处理。急腹症患者通常就诊于急诊科,在查找病因的同时,需要尽快进行对症处理。其中,镇痛剂的使用自2018年起,《内科学》和《外科学》各执己见,开始了长达6年的争论!
因为急腹症,内外科吵架6年!
第9版《内科学》
第9版《内科学》在“消化系统疾病”中新增“腹痛”章节,在治疗中明确表示,无证据表明使用止痛剂会掩盖腹部体征或引起病死率、致残率的升高,建议使用小剂量吗啡(5 mg或0.1 mg/kg),以缓解患者的症状,有助于发现腹部阳性体征,也能体现临床对患者的人文关怀。
第10版《内科学》
在近期更新的第10版《内科学》中仍沿用了第9版的话术,建议使用小剂量止痛剂。
第9版《外科学》
反观第9版《外科学》的“急腹症的诊断与鉴别诊断”章节中,却言简意赅地写到,诊断尚未明确时,禁用强效镇痛剂,以免掩盖病情发展,延误诊断。
第10版《外科学》
第10版《外科学》更是将《内科学》提到的“吗啡”明确写在了教材上,令人哭笑不得。
急腹症患者是否使用镇痛剂,该听谁的?
从2018年至今,《内科学》和《外科学》吵了6年之久,仍然各执己见,结合其他教材、专家共识,也是众说纷纭。诸如《急救医学》的“急性疼痛”章节也提到,对于疼痛剧烈者可给予解痉镇痛剂。
2021年发布的《成人非创伤性急腹症早期镇痛专家共识》提出非创伤性急腹症早期镇痛概念,即毒麻药品处方资质的医生对非创伤性急腹症患者进行初步问诊、查体后,在病因尚未明确前给予镇痛剂。
然而,也有一项相关的研究显示,53.8%的医生不同意在给未明确诊断的急腹症患者使用镇痛剂,其中97.9%的医生将“担心减弱体征,影响诊断”作为拒绝使用的原因。而其余46.2%的医生虽然未明确反对使用镇痛剂,但实际也仅有24.2%的医生对未明确病因的急腹症患者使用过镇痛剂。
由此可见,即使接受可以使用镇痛剂的观念,医生们对使用镇痛剂的态度往往是慎之又慎。有医生指出,无论是教材还是专家共识,都属于理论,而在实际临床上,不能仅仅根据理论进行操作,还需要考虑很多情况。
“不得不承认的是,很多患者的医疗知识储备量很少。当使用镇痛剂后,患者的疼痛症状有所缓解,其治疗依从性很可能有所降低,如果患者不配合检查,后续就无法查明病因。另外,也有患者认为不疼就没事了,医生再让我检查就是多花钱,要赶紧出院,避免被坑。”一位三甲医院的急诊科医生解释道,“在这种情况下,不太敢给患者使用镇痛剂,虽然我知道患者很痛苦,我们只能尽可能加快速度查明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适当进行镇痛治疗。”
同时,也有部分医生根据自己的临床经验总结出一套急腹症诊疗方案:患者初诊时,若疼痛十分剧烈,可以适量予以弱效镇痛剂,如非甾体类抗炎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等)或解痉药(东莨菪碱、山莨菪碱等)。在患者疼痛有所缓解的同时,医生要催促其进行相关检查,这时患者的依从性相对较高。这样既能体现医生的人文关怀,又能尽快诊疗,目前来看此方案可行性较高。
各位医生在遇到未明确病因的急腹症患者,你们会使用镇痛剂吗?另外,若有更好的急腹症诊疗方案,欢迎大家在评论区畅所欲言!
编辑丨冯熙雯
审核丨卢璐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