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忘情
1945年侵华日军投降时,被迫交出了其全部武器装备及各种物资。但人们谈及这一史实时,往往只盯着其中有多少枪炮、弹药、飞机、轮船和汽车,鲜有人注意到其上缴的装备中,还有74159匹军马。
也许有人会对此不以为然,不就是马吗?都已经进入摩托化、机械化时代了,军马的作用已经不值一提了,还需要在意吗?
话不能这么说。虽然我们每每在一些战史文章中看到“日军机械化部队”的字样,但实际上侵华日军的摩托化程度极低,更难称机械化。就总体而言,其还是一支骡马化的近代军队。所以在日军的编制表里,马匹是列入兵器栏中统计的。
侵华日军拥有的军马,分为骑乘马、驮马和挽马三类。除骑兵部队外,步兵中队长以上军官也配发了骑乘马作为代步工具。日军山炮分解后,由6匹军马驮载,负责驮运山炮炮弹的军马得一次性背上12发。每个92重机枪小队编有5匹驮马,1匹驮重机枪,3匹驮弹药箱,另有1匹备用。
按照侵华日军昭和十六年(1941年)编装表,常设师团(甲种师团)步兵联队平时编制官兵3747人、526匹军马,战时大幅扩充到官兵5546人、军马1242匹;特设师团步兵联队平时编制3525人、429匹军马,战时扩充到3928人、693匹军马。也就是说,动员后军马增加的比率远高于人员增加比率。而辎重兵联队在编有1个下辖3个中队的汽车大队同时,仍同时编有950匹军马。
在全面抗战的战略防御阶段,侵华日军的四单位制常设师团在齐装满员的情况下,拥有7630匹军马。1943年11月,日军第11军进攻常德时,下属的第116师团满员配备了5800余匹军马。
说到日军的军马,在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一役中,来自欧洲的各国骑兵军官们,曾公然嘲笑日本骑兵是骑着驴子上阵。这是因为日本本土出产的马匹,和日本人种一样都属于矮种。经此一事深受刺激的日本,遂大力投资建设育马场,不惜重金引进中东和欧洲的优良马种并加以改良,根据其各自特点分别充作骑乘马、驮马和挽马。非但如此,这些用途各异的马匹还要经过至少1年的严格训练后,才能正式取得军籍,享受军马待遇。
经过严格训练的军马,不但更加吃苦耐劳,而且基本能克服对战场的恐惧,能更好地被驾驭,完成各种作战任务。但“七七”事变爆发后,日军急剧扩编,各部队及军马场保有的军马不敷使用,遂从民间征发了不少马匹,经过短期训练后充作军用。
不过,这些训练不足的征发马环境适应能力较差,来华后水土不服,病倒、病毙的比例居高不下,加之作战损耗,各侵华日军部队很快又反映马匹供应不足。于是,这些两条腿的牲畜又发挥“传统技能”——“就地征发”中国马。这实际就是抢劫的代名词。
说到中国马,主要分为北方马种和南方马种。北方马种以蒙古马为代表,还有一些其它马种。它们基本上是在中国北方各马种间封闭式繁育马种。其中一些品种因为当地气候环境的影响,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特点。以最常见的蒙古马为例,其属于草原马,环境适应性好,耐粗饲,不以短距离冲刺见长,但以耐力持久而著称。山丹马体型高大,且修长匀称,善奔跑但不善负重。
南方地区因河川水网纵横,加之多山地丘陵,故而小型的马匹更受青睐。久而久之,南方马种普遍矮小,不仅奔跑速度不突出,而且驮载和挽曳能力也不强,但胜在能适应山地环境。
不过,自宋代以后,中原人口激增,大量毁林开荒种地还犹感不足,已不可能再开辟大片牧场用于养马和选育优良马种了。明代以后,军队装备热兵器的比例不断增加,而且所需辎重越来越多,因而更加强调军马的载重和拖曳能力。久而久之,到清朝时国内马种,尤其是骑乘马种呈明显退化之势。
1934年,国民政府曾从中东引进11匹阿拉伯马,打算改良国内骑兵马种。但由于国民政府当时实际控制区域的核心地域在江苏和浙江,因此竟然将种马场开在位于长江边上的江苏句容。待1937年淞沪抗战失败,这个种马场又迁至更不适宜培训军马的贵州,而不是西北五省,结果这些阿拉伯马与贵州土马配出来的杂交马体型偏轻,根本不符合军马要求。此外,盛世才盘踞新疆期间也曾从苏联引进顿河马,但也没留下啥成果。
虽说侵华日军大量抢劫中国本土马匹充作军用,但1945年投降时缴出的74159匹军马中,由日本本土培训的改良马种仍是主力。如果接收了其中绝大多数军马的国民政府能善加利用这一资源,没准能培育出新的优良军马种群。
但是,军马选育不只是技术活儿,更是一项系列工程。如果没有一套完整的科学育种体系,随意让谱系距离较远的马配种,配出的杂交后代可能性情暴躁,难以驯服,而且其后代繁殖率低,产生畸形的概率高。
而当时国民政府在干什么?在忙着搞“劫收”,追求“五子登科”,同时还在忙着打内战,还会有谁肯将心思花在周期长、见效慢的军马良种选育上。而且得到一些美援汽车后,国民党军眼高过顶,也不看看国内有无工业基础作支撑,一门心思想从美国弄来更多的汽车,在远未实现摩托化的情况下,就早早地将“骡马化”弃之如草芥了。
此外,马相较于牛、驴、骡等其它大型牲口,是比较娇贵难养的。尤其是侵华日军保有的那些具有欧洲马血统的改良“东洋马”,一个伺候不周,轻则掉膘,重则生病。所以,日军规定:马厩必须派哨兵24小时值守。各基层单位每天起床后,要赶在开早饭前,将军马牵出马厩,洗刷马匹并清理马蹄,同时还要喂马料;天气晴朗时,要将马厩中铺的干草搬出来晒太阳。必须喂饱军马后,人员才准吃早饭。平时军马必须每天至少投喂三次干草、大麦和食盐,战时还要加喂豆类、燕麦,以确保其营养供应。由于马匹比人类需要多的饮水,水分不足时会引发马匹腹痛及疝气,所以日军行军宿营时首要任务,是为军马提供充足饮水,必须待马匹饮水完毕才能提供士兵饮用水。
上述勤务标准,在压根就不重视军马,而且各种勤务制度均流于形式的国民党军队中,是根本没法照章执行的。所以,别看侵华日军缴出的军马数量可观,但没过几年便因管理不善、战场折损等原因而损失殆尽。
不过,对于国民党军队来说,从美国淘来的数百辆两栖坦克装甲车辆都能扔在淞沪码头任由风吹雨打数年之久,大笔一挥便列入报废物资之列。可这些所谓的“破烂”被我军接收后,却硬生生化腐朽为神奇,从中修复出了数百辆坦克装甲车辆,悉数装备了坦克26师。与之相比,国民党军队糟践这些军马资源,也就算不啥,不足为奇了。
(本文作者:忘情,“这才是战争”加盟作者。未经作者本人及“这才是战争”允许,不得转载,违者必追究法律责任。
编者简介:王正兴,原解放军某野战部队军官,曾在步兵分队、司令部、后勤部等单位任职,致力于战史学和战术学研究,对军队战术及非战争行动有个人独到的理解。其著作《这才是战争》于2014年5月、6月,凤凰卫视“开卷八分钟”栏目分两期推荐。他的公众号名亦为“这才是战争”,欢迎关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