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号、13号、14号、15号……进入9月以来,台风“排队”登陆,16号台风“西马仑”也不远了。
据中央气象台预报,9月下旬,西北太平洋可能生成16号台风。随着9月22—25日副热带高压断裂东退,将引导未来台风北上与南下冷空气对峙,预计20日前后,16号台风将影响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浙闽粤等地沿海可能遭遇连续强降雨。
近来台风为何“排队”登陆?今年台风是不是比往年多?秋台风目前发展形势如何?应怎样防范台风带来的风险?
台风的“排班表”
11号台风“摩羯”重创我国华南地区后,继续强势横扫中南半岛。
13号台风“贝碧嘉”深入内陆后,给河南东部、安徽北部、江苏西北部、山东西南部制造同期少见的大暴雨,其中安徽萧县和淮北降水量超300毫米,为当地观测史上最晚的特大暴雨。今天,“贝碧嘉”影响基本结束。
14号台风“普拉桑”一路飞奔至浙江,17日8时到18日11时,27小时直线距离大约1110公里。
15号台风“苏力”目前虽然不会登陆我国,但它将从海南南侧海域经过,后期因为和冷空气结合,风雨影响不可小觑。
16号台风“西马仑”预计20日前后影响我国东南部沿海地区,浙闽粤等地沿海可能遭遇连续强降雨。
为何最近台风这么多?
常年平均来看,9月本就是台风活跃季,生成的台风数量仅次于8月,为全年第二多的月份。
其次,近期副热带高压的形状、位置利于台风形成。当西南季风气流推进上来后,受副热带高压的阻挡,如同遇到墙,气流就会被迫拐弯,呈现逆时针转,这样就容易“搓出”低压涡旋,在高海温的有利条件下,发展成台风,并且在北侧副高的引导下,向我国而来。
秋台风是否比夏台风“更猛”、更频繁?
“立秋后的台风称为秋台风,可以持续到11月。秋台风的路径通常是以偏西为主,主要活动在低纬地区。通常在大洋中部生成的西行台风强度较强。”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玲表示。
同时,秋天的冷空气活动与冬天相比,强度较弱,与台风接触后,常常激发台风对流效应。在某种特定配置下,可能会产生叠加效应,导致台风强度增强。
相较于夏台风而言,秋台风一般不存在明显的数量优势,但强度却不容小觑。从路径上看,秋季能够北上的台风较少,秋台风主要影响南海和华南地区。
台风袭来时怎样防范?
及时掌握预报预警。及时关注电视电台、官方微信公众号或短信平台发布的天气预报和极端天气预警信息。
避免高空坠物伤人或财产损失。提前做好空调外机检查和加固,收回各种悬挂物品,并将阳台、窗外的花盆等物品移入室内。
防范雨水倒流、堵塞泛水。关紧室内、走道窗户以及阳台、露台房门,封堵好空调安装预留孔以及保持自家阳台、露台地漏通畅。
注意用电安全。如遇雷电时请及时关闭家中电器的电源,防止雷击对家电造成损坏。同时准备好应急照明工具,以防备临时突发断电所需。确保手机充满电,并携带充电宝,以便在停电时保持通讯畅通。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理事、南京市应急管理学会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孟现勇介绍,如果被困室外,切记不要站在大树下或空旷地带,也不要在高处逗留,应迅速寻找低矮的混凝土建筑物避险。
台风过后,需注意什么?
台风本体过境后,螺旋雨带带来的影响仍然存在。螺旋雨带是指绕着台风中心运动的雨云,有可能带来“列车效应”,也就是一连串的对流云团先后影响同一地方,就像列车的不同车厢先后经过同一铁轨一样。由此,同一地方会出现连续多日的大暴雨甚至特大暴雨。
台风过境后,一部分人还可能出现恶心、头晕、耳鸣的感觉。事实上,越靠近台风中心,气压就会越低。台风眼经过的区域,大气压会非正常降低,因此有些人会出现耳鸣、头晕、恶心等感觉。待台风眼过后,气压会逐渐恢复正常。
应急管理部特别提醒:台风过境后,危险尚未完全解除,不要急于外出;要谨防高空坠物,尤其不要在户外广告牌周边逗留,与刮落的电线保持安全距离;不要盲目开车进山;房屋入住前先检查下墙体是否有较大裂缝以及是否有地陷的现象。
出品 | 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部
来源 | 中国天气网、中国气象局、央视新闻
编辑 |李雪
责编 |姜玉函
“人民旅游”
分享游记与攻略,展示美景与美食,在这里,体验不一样的风景与风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