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投稿将同时发布六大平台
凡发表于大河文学的作品,将自动同步发布于腾讯新闻、腾讯快报、网易新闻、360图书馆、一点资讯、顶端新闻等六大媒体平台,被多渠道传播。阅读量较高的文章还将发布于人气火爆的今日头条、百家号、搜狐新闻、简书等大河文学融媒体矩阵平台。需转载原创文章的可申请授权(编辑微信:dahewenxue2020)。大河文学投稿邮箱:dahewenxue@126.com
3
伯父赶上了汽马车
1958年6月,北姚村掀起贯彻落实党中央毛主席提出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宣传月活动。8月,成立了人民公社。北姚村改制为北姚生产大队,村里分设四个生产小队,当时的提法叫做三级所有、队为基础。
为了响应党和政府在刚刚转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大办社会主义的号召,大小生产队除了开展正常的生产活动之外,都在想方设法寻求发展经济门路。北姚大队抓住济源县交通局扩大机构成立马车厂契机,经过村里人姚景运牵线搭桥,如愿以偿的挤进了济源马车营运行列。
济源马车厂始建于1958年,当时选址在现在济源大道南、汤帝路西、原济源小铁路客(货)运总站北,大门朝东开,与当时汤帝路东客运七队斜对门。
济源兴建马车厂,主要是为了提升济源交通运输能力,缓解济源交通当时不能适应济源大干快上的、轰轰烈烈的大办钢铁运动的矛盾,进一步开通多渠道服务中心工作的重大举措。
当时兴建马车厂时,交通局先是搭成了框架,成立了机构,任命了工作人员:思礼公社庆华大队的孟繁生担任厂长,思礼公社思礼大队的卢志清担任副厂长,思礼公社北姚大队的姚景运担任会计。但没有马车,没有牲口,需要吸纳社会力量介入,才能正常开展工作。
基于当时状况,马车厂负责人主动出击,动用各种社会关系牵线社队,通过各种途径招兵买马,给出相对优惠条件壮大实力。
然而,客观现实是刚刚成立的人民公社体制基层组织还不太适应,人们对人民公社化开始的各项工作还没有理出头绪,多数大队都对把大牲口配套成马车、加入马车厂运营不太了解,不敢置信,有些大队班子不够过硬、经济条件差的根本也就不去过问关心此事,即使想加入马车厂的一些大队,因为要投资巨款(当时数额已经够大的了)购买马车而望而生畏。
当时,我的父亲是大队党支部书记。开始只是碍于姚景运反复回来做大队干部的思想工作,多次斡旋的面子,口头承诺愿意组车加入营运。但资金匮乏无法兑现。无奈只得求助我们村在外工作人员给以帮助。时任思礼公社党委书记的徐恭玉,时任思礼机械厂副厂长兼会计的徐敬业得知此信息后,多渠道、多途径支持大队开展这项工作,采用贷款方式帮助解决了资金困难,我们村派出了两辆汽马车,连同其他兄弟大队的6辆、共8辆汽马车首批开启了济源马车厂的试运行。
马车运营,最主要的是选好赶车的人(方言:车把式)。为了选好车把式,当时父亲他们定出的条件是:
一、思想进步、品德良好;二、技术过硬、吃苦耐劳;三、公而忘私、不爱小巧;四、争分夺秒、多拉快跑;五、注意安全、注重仪表。
基于以上条件,经大队党支部、管委会研究决定,最终选定了解放前曾经给地主家当过长工赶过大铁脚车的,姚、王两位贫农社员为大队赶马车的人。我的伯父因为只是赶过小铁脚车而被定位后补,先以喂牲口的身份跟着出车,在喂好牲口的同时,以应付两位赶车人一时不便之替补。后来,因为其中一位赶车人身体原因,伯父上位,正式成为大队赶马车的人。
当时的汽马车
当时赶马车跑运输并没有现在这样的交通条件,多数要去的地方,不是道路泥泞、坑洼不平,就是道路狭窄难以通行,跑冤枉路、回头路是常见的事。营运业务,平时多是服务于城区基本建设、工业生产;农忙时必须回大队服务三农,平时必须兼顾服务大队中心工作;冬闲和传统节日前常跑外阜。运行环境多是夏顶烈日腊踏冰,秋冒淫雨冬漒风、月中戴月月初月末披繁星。生活条件多是外出那里都得适应,很少住店多野营,赶巧吃顿热乎饭,错点冷水配馍饼。有些时候外出拉货,购货单位要货紧迫,往往是连明彻夜连轴转,几天几夜不睡觉,只能在途中喂牲口时暂短的打盹休息。但为了服务济源建设与发展,为了给大队多做贡献,所有赶车人没有一个知难而退,反而一个个都是锲而不舍、顽强拼搏、兢兢业业、长鞭一甩出了工,名利双收。同时也影响和带动了一些大队,都在积极寻求想加入马车厂的门路。
有了盈利,大队对马车再投入,更换了大一号汽马车轮胎,加固了车棚,在原来三犋牲口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犋牲口,强化了运营力量。
随着社会生产发展需要,马车厂不到一年,已经发展到48辆,再后来因为场地原因,在发展到70辆时停止了办理业务。侥幸的是,我们村上手比较早,继大队两辆马车参运以后,紧接着,就组织4个生产小队都购买了汽马车,抢先加入营运行列。在当时,一个不到千人的小村竟有6辆马车并驾齐驭于济源营运行列,的确引发了人们的红眼。
70年代初,小拖拉机营运涌入市场,挤垮了汽马车的优势,加之大拖拉机参运、汽车运输业的发展,更有济源城区发展,马车厂至此销声匿迹。退出马车厂后,我们村的6辆马车,依然默默无闻地服务于大队建设和农业发展。当时我们村的汽马车一个最重要的贡献,还在于自始至终服务了引沁济蟒水利工程和其他县里的重点工程,服务了国家70年代初在我县的三线建设。一直到1984年,北姚大队改村、生产小队改村民小组以后,村、组在处理集体财产时,才把牲口和汽马车作底价捏高帽处理。
4
家家都有小平车
60年代中期,小平车(方言:即平板车又称人力车。下同)以它小巧玲珑、轻便价廉的优势,悄悄地吸引了人们的眼球。70年代初,已经发展成为农村家家户户最主要的、不可或缺的生产工具,基本上覆盖和占居了农民生活、生产和开展第三产业的、交通运载工具中的全部领地。直到现在,小平车仍然是自新中国成立以来诸多运载工具中,人们运用频率最高、使用面域最广、传承时间最长,60年来仍然不愿弃舍的香饽饽。
之所以说小平车小巧玲珑,是因为它吸纳了铁脚车、汽马车的诸多优点,因车而易量体裁衣打造,一个人基本上都可以驾驭,省去了购买畜力和其他牵引动力、并需要为之额外付出的成本。之所以说小平车轻便价廉,是因为它的轮子内外胎是用橡胶制做、内胎经过充气以后,推、拉起来十分轻盈省力气;再就是鉴于当时的物价,它的价位人们基本都能够接受。
在我的记忆中,60年代市面上的小平车,车轮多以辐条为主。60年代末期,为了能够适应多拉快跑效益,有了一种叫做加重(方言:指超负荷运行)的车轮问世。几乎是同时,市面上还出现过用直径小于1公分粗细、约1毫米厚的空心钢管代替辐条(即把车圈与花毂筒‘方言:指套在平车轴两端,容纳滚珠,安上挡片,加固螺帽的一个部件’之间焊接)的车轮,可能是因为它的韧性比较差,不仅加大了车轮自身重量,叫人拉起来有一种沉重感,而且在某种程度上比辐条车还容易出现折断情况、甚至是裂坏了车圈的弊病,只在市面上短暂显现就悄悄地退出了舞台。70年代以后,逐渐的以钢板代替了辐条(即用约5公分宽、3毫米厚的钢板焊接在车圈与花毂筒之间)。
所谓加重与轻便车轮的区别主要有两点:一是轮距不同。轻便车轮距窄些,约1米左右,加重车轮距宽些,约1米2左右。二是车轴用材不同,轻便车的车轴是中间空两头实,加重车的车轴则是实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不少人为了不至于在轻便车轮换成加重车轮以后,再去购买符合加重车轮宽度的车棚,多以请铁匠把车轴在中间加热、烧红、撵细,做成U字形,但宽度基本保证与轻便车轮距相同,来避免重复投资。后来,农村有了电焊业务,人们干脆就把实芯轴截去十多公分,再焊接成与轻便车相同的宽度继续使用。再后来,市场上销售的小平车车轮,基本统一成了钢板轮毂。
我家的辐条轻便小平车照片
弟弟家的钢板加重车轮照片
辐条车轮的小平车最大的长处,是使用起来轻便灵活。最大的缺点是,只易在较平整的地方使用,在较为复杂的路况中不敢大显身手。因为,农村人比较实在,使用小平车都比较狠载,一般的装载量都超重超限,在坑洼不平的道路上行驶时,稍不注意,往往不知道什么原因辐条就会折断,严重时会一连折断几根。特别是农民使用小平车的频率多是盘地横头(方言:田间劳作),但凡遇到辐条断折,就不得不停下来换新的。不然的话,车圈拉力失衡,会导致更多辐条折断、车轮变形,严重的可能还会卧圈(方言:车轮变形、致使平车整体歪倒垮塌)。所以经常换辐条成为了当时人们使用轻便小平车最最头疼的烦心事。还有,超重运载时,轻便车时常还会出现切轴(轴头断裂)现象,轻者车轮顶在车翅膀(方言:车架子的护栏)上,还好不会出较大意外。重者,车轮还会飞离车身,致使车仰人翻,也曾出现过致人伤残的情况,给人们带来不应有的损失。为了保险、安全起见,人们在70年代中期逐渐淘汰了轻便车、更换成了钢板替代辐条的加重车。钢板车轮和加重车轮尽管比较坚固、承重量大,但也有弊病,因为车轮自身加重,滚珠直径加大,空车拉起来比较费劲,但载重时感觉比较轻盈。
历史上,我们家先后共买了2辆小平车。
第一辆小平车是1968年清明,通过在济源县土产公司跑采购的亲叔伯六叔,借邵原公社土产门市部指标(因为邵原是山区公社,当时购买力较差,有机动指标)批发价购买的轻便车轮。车轮买回后,父亲给公社管林业的曹副主任请示以后,到姬沟大队找到时任姓王的党支部书记买回来一根榆木小檩条,让坡头左山同姓的木匠打(方言术语,做的意思)成了车棚。至此,家里有了小平车。也是父亲置办的第一件较大家当。
车子有了,从此也基本上成了我的专利。
父亲身体不太好,且身为大队党支部书记,公事比较多,小队长基本上很少给父亲安排拉平车的活。哥哥大我5岁,1964年六中没有毕业,就考入广州黄埔(地址)军校(最后一年实行军衔制)。我是家里老二,当年已经15周岁但高小还没有毕业(因为“文革”上了3年六年级。当时是秋季招生,在等待村里办起初中后才能上初中),我当时1米7多的个子,古有话“身大力不亏”,为了多挣公分增加家庭收入,傲强、倔强个性使我在星期天、节假日,参加到了生产队拉平车的行列。那时拉平车活能自带平车,生产队用平车一天可以记7分,和我们学生干一天活的公分收入相等。
因为我是学生,生产队在安排出工(方言:出勤。当时的情况是,所有劳动力都必须按时出工,有事有病必须请假,出工还必须服从队长派工,决不能挑肥拣瘦讲价钱。否则,或按旷工处理、或利用早请示、晚汇报、或晚上政治学习时间对你展开批评、或自己斗私批修)时相对照顾,所以我除了积极参加生产队的拉平车活以外,有机动自由支配时间。从而也给我留下了直到1972年12月我去当兵期间,业余拉平车的有关记忆。
一九六八年秋假(当时教育系统根据农村实际,为了服务农业大忙,把假期后移至秋收时期),我和本公社涧北大队三舅家表姐拉着小平车,沿着塌七河崎岖不平的河床小道(当时五三一工程还没有上马,河道没有治理,道路曲折、颠簸难行),往返近50公里,到本公社郑坪大队小夹沟生产队远门舅舅家吃住3天,在九里沟的山坡上拾(方言:捡的意思)橡,回来做橡面凉粉。同年年底放年假,我又和本大队苗姓赤脚医生拉着小平车,到原籍本大队、时居本公社郑坪大队北安岭生产队的远门二哥、三哥家拾(方言:指砍、捡、打柴的意思)柴,以解决家里日常烧火做饭之需。
1969年春节将至,我和姐姐曾经拉着小平车,往返10多公里天不明就到马寺街去扫煤灰,拉回来和着好煤搅拌均匀,供过年过节时烧煤做饭。
1970年的夏天利用星期天,我曾或独自或和其他同学拉着小平车,到南山、到北坡去割草回来挣公分。
1971年寒冬的星期天、寒假日,我曾独自拉着小平车披星戴月到克井公社王才庄大队一号井煤矿附近,到克井公社克井大队、原昌大队二号井一带拾粪。之所以要去拾粪,是为了在那个备战备荒为人民、风云变幻的时代,农业生产以粮为纲的年代,按照毛主席提出的农业八字方针,信奉“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的种地增产格言,广积农家肥,以弥补当时济源还没有化肥生产,保证粮食增产、高产再高产,开展的一项活动。这一活动基本上是男劳动力全员参与。又因为我们生产队给出的拾粪报酬比较高,每3斤大粪(指人的大便)、4斤小粪(指牲口和家畜家禽粪便)均可以记1分。所以因为大粪的特性,人们只能是在严寒的季节,寻找被冻结成固体后的大粪才能拾捡。
更让我不能忘怀的是1970年参加给焦枝(焦作至枝城)铁路轵城段小丁斗铁路桥涵送石子的往事。
焦枝铁路是北起河南焦作,南到湖北枝城,当时定性为军民两用的一项国防重点工程。1969年10月27日,铁道部军管会生产组给焦枝铁路会战河南省指挥部发文,确定焦枝铁路的代号为“4001”。该线从河南月山编组站引出,沿太行山南麓向西南方向延伸,经河南的济源、洛阳、南阳、湖北的襄樊到枝城,全长772公里,济源段全长54.7公里。1969年10月动工,有济源、封丘、长垣、濮阳等县6000余名民工修建。沿线有桥梁39座、隧道5条、涵洞121个、平交道口34个,在济源设沁河北、莲东、济源、轵城、武村、留庄6个车站。济源2700余人组成的民兵团,被编入河南指挥部第一民兵师,承担焦枝铁路大柴河二号隧道和以南622米以及黄河大桥7号墩、小丁斗隧道3号井、济源车站公路桥、月山至黄河北岸78公里高压线路等建设任务。
1969年年底,我们村在得知修建小丁斗隧道经检验合格需用我们村蟒河段砂砾石这一重要信息后,经过争取承担了按规格分拣、过筛、运送的任务。从而我们村几乎是全员动员,男女老少齐上阵,开始变冬闲为冬忙,全力以赴从附属战场参加到三线建设上来。当时,大队规定,凡是没有小平车的劳动力,全部拿撅头、抓子(当时煤矿的一种专用工具)、铁锨到蟒河滩分拣、翻筛砂砾石。基本上是把北姚段的蟒河滩平均深翻1米半,蛇脱皮式的把不符合规格的较大石头整整齐齐的堆砌起来,把符合要求的石子和砂砾按规格分类堆放,然后由有小平车的劳力负责往小丁斗运送。
当时,往小丁斗运送石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从我们村蟒河滩到小丁斗约30多华里,除了济邵公路、济洛公路以外,要有三分之一的便道,约3华里的新开土路。除公路比较平坦以外,便道坑坑洼洼,下了公路往小丁斗绝大多数的道路都是上坡。遇到多少下点雨,便道泥泞不堪无法行走。但时间紧、任务重,我们村的人没有一个抱怨、叫苦叫累,基本上都是一个人拉着一辆小平车运送石料。还有当时的报酬是按方计量最后结算。因为工地收料员比较忙,多以抽查量方、按最少的计入,所以每辆车每次都要保证一定的基数,这样才不至于吃亏。
因为负荷超重,凡是到了上大坡或较大坡的地方,都需要最少3辆车停下来,主家拉着,一边一个人要么在前面用绳子拉着,要么在后面用劲推着,一般情况下,多为短坡推着,长坡拉着,搭伴轮换把搭伙人的车子推上坡。一趟下来,所有人都是筋疲力尽,加上当时生活条件不太好,经济状况不允许,再苦再累,大家没有一个人舍得到饭店吃顿饭,只能是啃口干粮,到附近百姓家喝口凉水,拖着疲惫的身子、拖拖沓沓的往家赶。因为第二天还有任务。
为了减轻家里主要劳动力的一些劳动强度。当时五、六年级的学生放假或礼拜天,都会用一根绳子栓在自家小平车的右前边,走在家大人的前面,使劲的拉着,渴望能够在便道上、或上小坡、或上漫长坡时帮家人一把。要知道,小平车重载时,人们往往借助惯性走起来都比较快,所以小学生在平路或下坡时根本跟不上趟,只能是一溜小跑。到了上小坡或漫长坡时,还得用劲跟上大人的步伐,在前面使劲的拉着,的确难为了孩子们。家大人看到孩子们每每大汗淋漓、疲惫不堪,特别是小女孩更是体力透支、满脸通红、气喘吁吁,但听话、懂事、无助、无奈的表现时,心中真的是五味俱全,只能是在回来途中,让孩子们坐在车上,默默地把孩子们拉回来。这样一来,无形中也增加了家大人的劳动强度,但家大人在心痛孩子们的同时,目睹孩子们长大、成熟的过程,总会在心中或与他人交谈中,流露、表现出欣慰的感情和骄傲、赞赏的表情。
运送石料,最怕的还是车子闪叉,或遇到坑洼折断了辐条、或车胎扎了钉子跑气、或车胎气嘴因为充气不足负重碾压裂缝漏气、或轻便车的车轴断裂无法行走。但凡遇到这些问题,最少同行的3个以上的人都要停下来帮助修车,或把车轮卸下来背到附近维修站修理。因为一个人即使能把车子修好,但遇到上坡时再怎么也拉不上去。那时候的人最有情谊,再怎么的也不会丢下任何一个人欣然离去。往往是为了帮助照顾一个遇到麻烦的人,几个人都不能在工地下班前到达目的地,还得等到人家下午上班时才能交货。
经过半年多的奋战,北姚村基本上拉完了自家蟒河段的全部石料,但还没有满足小丁斗桥涵建设需要,遗憾的远离了支援三线建设的战线。但50多年来,只要是人们谈及到这些事,仍然是群情激昂热血沸腾,因为大家知道,小丁斗铁路桥的桥墩和绝大部分涵洞的用料来自我们北姚村的蟒河滩,是我们北姚村的贡献。
而当时的在册劳动力自打有了小平车以后,凡是与小平车有缘的活儿可就多了去了。
农闲时往田间地头运送农家肥堆放闷熟,以备农忙时往地里边裱粪(把平时堆积在田间地头或闲置场所的农家肥和当时棉花地的熏粪,按照需要运送指定位置),既节约了时间,还缓解了劳动强度。
用小平车裱粪
用小平车拉麦子
在三夏期间开始使用小平车拉麦子,只是在某种程度上减缓了汽马车拉麦子的压力,大包干责任制后则成为了家家户户拉麦子的必用工具。还有在场上脱粒以后,起场拉麦秸、腾穰后往我们村办纸厂送麦秸、脱粒后往家里拉麦籽,哪一样都离不开小平车。
秋收期间,往家里拉玉茭、拉红薯、拉小杂粮、拉玉茭秸秆储备牲口饲草、拉小杂粮秧藤加工后喂养家畜家禽。
庄稼管理期间,往田间拉水点种、查苗补苗用水,喷施农药,犁地前上底肥、秋管上化肥,也都有小平车包管运输。
还有一项最最重要的任务,就是小平车要履行农业生产联产承包(双联)责任制、特别是大包干责任制以后人们交公粮、卖余粮的光荣任务,直到2006年才退出了这一战线。
而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小平车也扮演了主要角色。人们上工下工运送劳动工具需要它,拉煤、打柴需要它,购买生活用品需要它,加工农副产品需要它,70年代开始拉着小麦、棉籽到荆梁观(县粮油加工厂)或更远的地方换面、换油需要它,走个亲戚瞧个朋友需要它,卖个家畜家禽需要它,甚至是外出看病、或遇到急诊,都要靠小平车救急救难。还有几年,在那个革命化的年代,人们结婚也用它作为婚车风靡一时。即使在人们搬运生活物资时,也没有轻易放过小平车。
那个年代,我们村建房,基本上都是河卵石扎根基,上面根据家境状况,各自沿或三、或五、或七层青砖,往上全是用土坯或泥巴垛墙。运输这些材料的任务基本上都会落在小平车身上。那个年代实行的全部是义工、换工,人们管它叫做打忙工。就是不论谁家修房盖屋,主家只要一声招呼,所有被招呼人都会自带小平车按时到场,一些关系好的,或近亲近邻甚至不需要主家打招呼,也会自觉带着小平车前来参战。那个时候,给人打忙工,是没有任何报酬的,主家只是管顿饭,家庭条件好的,或许还管根香烟,但人们从来没有计较过,能以回报的就是你有来我有去,待到别人家需要时自己前去服务。还有,那个年代,生产队对劳动力管理是十分严格的,但只要是打忙工建房,生产队从来没有挡过口,甚至在打忙工的人提前完成任务回来后,队长还会问问为什么提前回来。那个时候的良好
社会风气,至今还真的叫我羡慕。
小平车在服务于人们生产生活的同时,还会给小朋友们增添极大的生活乐趣。
80后的小朋友在压高低
70后的小朋友推车玩耍
80后的小朋友在玩飞车
70后的小朋友在推车轮
在我们结婚、弟弟成家以后,弟弟家新添了一辆加重小平车,直到现在仍然在需要的时候拉出来使用。
这就是那个年代家家户户都离不开小平车的缘故。
未完待续
作者简介
徐占元,思礼镇北姚村人,曾任思礼乡党委秘书,《思礼镇志》《北姚村志》主编,现为济源市诗词楹联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