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详解禅宗历代祖师的传法偈,以心传心,顿悟自性!(推荐收藏)

0
分享至



文\杨海涛(潜能训练导师)

01

至尊释迦牟尼佛传法之偈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

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释义】

“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中的“法本”指的是法的本来面目或本质;“无法”是指超越了具体法相的状态,即无固定自性的法;“法亦法”则是指即使是在无法的状态下,这种状态本身也是一种法。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法的本质是超越具体法相的,即使是所谓的无法,实际上也是一种法。

“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中的“付”可以理解为传授或指出;“无法时”是指当认识到法的无法性时;“法法何曾法”则是在问,当认识到一切法都是无法时,那些曾经被认为是法的事物,又怎能被看作是固定的法呢?

这句偈语,深刻地表达了佛教的核心思想之一——“法无定法”。

这句话强调了法的相对性和空性。在佛教中,法并非是固定不变的存在,而是随因缘条件而变化的。当我们认识到一切法都是无自性、无法固定时,我们就不会执着于任何一种法的相状,因为即使是法的概念本身,也是无常和变化的。

【感悟】

世间的一切都是相对的,没有绝对不变的真理。

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规则和法律,但这些都是基于特定条件和情境下的产物,并非永恒不变。因此,我们应该具备一种灵活和开放的思维方式,不应过于执着于形式上的法。

真正的智慧在于看到事物的本质,认识到一切法的空性。这种认识可以帮助我们超越表面的对立和冲突,达到一种内心的平静和自在。在处理问题时,我们能够更加灵活地适应变化,不被固定的观念所束缚。

修行不仅仅是对外在规范的遵守,更是一种对内在智慧的培养。当我们能够领悟到“法本法无法”的真谛时,我们就能够在生活中实现真正的自由,不再被任何形式的法所限制,从而达到心灵的解脱。

02

西方初祖迦叶尊者传法偈

法法本来法,无法无非法。

何于一法中,有法有不法?

【释义】

“法法本来法,无法无非法”中的“法”在佛教中指的是一切存在的事物和现象,包括自然法则、道德规范、宗教教义等;“法法”是指一切法;“本来法”则是指一切法的本来面目或本质。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一切法本身就是法,没有超出法之外的东西,同时也没有所谓的非法存在,因为非法也是法的一种表现。

“何于一法中,有法有不法?”这句话是在提问,既然一切法都是法,那么在任何一个法中,怎么会有法与非法的分别呢?这里的“不法”指的是不符合某个法的规定或标准。

这句话的核心在于说明法性是空的,即一切法的本质是超越二元对立的。在佛教的视角下,法与非法的分别只是人为的设定,并非事物的真实状态。一切法都是因缘所生,没有固定不变的自性,因此不存在绝对的法和非法。

【感悟】

世界上的事物和现象都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结果,没有绝对独立的存在。我们在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各种二元对立的概念,如善与恶、对与错、有与无等,但这些对立都是相对的,是基于特定的视角和条件而产生的。

从这句话中,我感悟到,我们应该超越这些表面的分别,看到事物的本质。在处理生活中的问题时,不应过于执着于形式上的法与非法,而应该从更高的角度去理解事物的内在联系和本质。这种看待问题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减少无谓的烦恼和冲突,更加和谐地与他人和环境相处。

修行不仅仅是对外在规范的遵守,更是一种内在智慧和洞察力的培养。通过修行,我们能够逐渐认识到一切法的空性,从而在日常生活中实现真正的自由和解脱。

03

西方二祖阿难尊者传法偈

本来付有法,付了言无法。

各各须自悟,悟了无无法。

【释义】

“本来付有法,付了言无法。”这里中的“法”,指的是佛法、教义。意思是说,最初传授佛法时,是有所指、有所依的,即有一定的教义和规范。然而,当真正领悟佛法后,就会发现原本的言辞和教义已经无法涵盖佛法的真谛。这是因为佛法并非一成不变的教条,而是需要个人去体悟、去实践的智慧。

“各各须自悟,悟了无无法。”每个人都需要通过自己的努力去体悟佛法。当我们真正悟道之后,就会发现原先的“法”已经不再重要,因为佛法已经融入我们的内心,成为我们生命的一部分。此时,所谓的“法”与“无法”已经不再是对立的概念,而是达到了一种圆融无碍的境界。

【感悟】

真正的智慧和真理是无法用言语和文字完全表达的。庄子曾说:“言者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在学习、修行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借助经典、教义来指导自己,但最终要摆脱这些形式的束缚,用心去体悟、去实践。

每个人的悟道之路都是独一无二的,没有人可以替代我们走完这条路。因此,我们要独立思考,勇于实践,不断探索,最终找到属于自己的真理。

当我们真正悟道之后,就会发现原本的“法”与“无法”都已不再重要,因为我们已经与真理融为一体。

04

三祖商那和修尊者传法偈

非法亦非心,无心亦无法。

说是心法时,是法非心法。

【释义】

“非法亦非心,无心亦无法。”真正的佛法并不是单纯的知识或理论(非法),也不是单纯的心理活动或意识(非心)。如果心中没有真正的悟道(无心),那么也就无法领悟到佛法的真谛(无法)。佛法不是外在的知识,也不是内在的心念,而是超越这两者的存在。

“说是心法时,是法非心法。”当我们谈论心法时,实际上是在谈论一种超越了普通心理活动的佛法。这种佛法虽然通过心来体现,但它本身不是普通意义上的心法,而是一种更高层次的存在。

【感悟】

在禅宗看来,佛法不是一种可以简单用语言或逻辑来描述的东西,它必须通过个人的直接体验来领悟。不要执着于文字和概念,也不要局限于自己的心理活动,而应该追求一种超越心与法的境界。

知识和理论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将知识内化为自己的智慧和行动。我们常常执着于心念,以为思想上的理解就是真正的悟道,但实际上,真正的智慧是需要在实践中体现的。当我们能够做到心无所住,行无所碍时,才能真正体会到“法”的精髓。

真理往往是超越二元对立的。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放下分别心,不拘泥于形式,不固守于心念,才能达到一种无心的境界,从而领悟到无法之法。这种领悟不仅是一种智慧的提升,更是一种生命的觉醒。

05

四祖优波鞠多尊者传法偈

心自本来心,本心非有法。

有法有本心,非心非本法。

【释义】

“心自本来心,本心非有法。”我们的本心即是我们的自性,它是天然纯真、不受外界影响的。这里的“本来心”是指每个人内在的、与生俱来的真心,它不依赖于任何外在的条件和法则。“本心”是自在的,不是通过某种方法或途径可以获得的。“本心”是超越形式和法则的,它不受限于任何具体的教条或法律。

“有法有本心,非心非本法。”如果心中有了法(即规则、方法、教条),那么这个心就已经不是原本的心了。因为本心是超越法,不依赖于法的。“非心”指的是被法所束缚的心,而“非法”则是指不是本心的法。当我们用某种法去界定心时,这个心就已经不是那个纯粹的本心了。

【感悟】

真正的智慧和本心,不是通过学习和模仿某种方法可以得到的,而是需要我们去除心中的杂念和束缚,回归内心的本源。

在现代社会,人们往往过于依赖外在的规则和方法,而忽略了内心的真实感受和直觉。我们追求知识、技能、成功,却往往在忙碌中迷失了自我,忘记了初心。

真正的自我提升和成长,不应该只是技能和知识的积累,更应该是心灵的净化和回归。我们应该学会放下对外在形式的执着,回归内心的宁静和清明。

教育和管理不应该只是简单的灌输和规定,更应该激发每个人的内在潜能,引导他们发现和遵循自己的本心。只有这样,每个人才能发挥最大的潜能,社会也才能更加和谐进步。

06

五祖提多迦尊者传法偈

通达本法心,无法无非法。

悟了同未悟,无心亦无法。

【释义】

“通达本法心,无法无非法。”当我们真正理解和掌握了佛法的精髓,即“本法心”,我们就能够超越一切具体的法(规则、方法)和非法(非规则、非方法)。这里的“无法无非法”指的是超越了二元对立的境界,不再受限于任何形式的法或非法的束缚。通达本法心,意味着心与法合一,心即是法,法即是心,不再有分别。

“悟了同未悟,无心亦无法。”当一个人真正悟道之后,他会发现自己与未悟之前并无本质的不同。这是因为悟道并不是获得了一个新的心或新的法,而是认识到原本的心就是佛心,原本的法就是无法。所谓的“无心”是指没有刻意为之的心,没有造作和执着;而“无法”则是指没有固定的法可以遵循,因为法是随缘应变的。

【感悟】

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禅宗的核心思想——即心即佛,非心非佛。真正的悟道不在于追求外在的变化,而在于认识到自己的本心即是佛心,从而活在当下,顺应自然。

我们常常被各种规则和观念所束缚,追求形式上的正确和完美,而忽略了内心的真实感受。

真正的智慧和解脱来自于内心的觉醒,而不是外在的成就。当我们放下对外在形式的执着,回归内心的宁静和清明,就会发现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都是圆满的。

在学习和工作中,不应过分追求方法和技巧,而应更多地关注内心的体验和感悟。当我们能够以无心之心去应对生活中的种种挑战,就能够更加灵活和自在地解决问题,达到“无法”之法的境界。



07

六祖弥遮迦尊者传法偈

无心无可得,说得不名法。

若了心非心,始解心心法。

【释义】

“无心无可得,说得不名法。”真正的无心状态是无法通过努力去获得的,因为一旦有了“获得”的念头,就已经不是无心了。无心是指没有刻意为之的心,没有执着和分别。任何可以用言语描述的法都不是真正的法,因为真正的法是超越言语和概念的限制的。

“若了心非心,始解心心法。”如果我们能够理解到所谓的“心”并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东西,而是随缘应变的,那么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心与法的关系。这里的“心心法”指的是心与法的合一,认识到心即是法,法即是心。

【感悟】

真正的智慧和修行不在于追求某种特定的状态或境界,而在于认识到一切本无固定不变之相。

我们常常追求物质的满足、精神的愉悦,以为这样就能得到幸福。然而,真正的幸福和自在来自于对“无心”的理解,即不刻意追求,也不执着于任何事物。

在人际交往中,如果我们能够做到“无心”,即不带有先入为主的偏见和期望,就能更加真诚和自然地与他人相处,从而建立更深层次的联系。

在工作中,如果我们能够不强求结果,而是专注于过程,往往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潜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08

七祖婆须蜜尊者传法偈

心同虚空界,示等虚空法。

证得虚空时,无是无非法。

【释义】

“心同虚空界,示等虚空法。”当一个人的心与虚空界相同,即达到了一种无边际、无障碍的境界时,他所展示的方法和法则就如同虚空一样,无边无际,不受限制。这里的“虚空界”指的是一种无限广阔、无所不容的状态,而“虚空法”则是指那种不拘泥于任何形式、能够适应一切情境的法则。

“证得虚空时,无是无非法。”当我们真正证悟到虚空的本质时,就不再有“是”与“非”的分别。因为在虚空的状态下,一切对立的概念都消失了,没有什么是绝对正确或绝对错误的,一切都是相对的、流动的。

【感悟】

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禅宗的修行目标和境界,即心与虚空合一,超越了所有的对立和限制。

我们常常被各种二元对立的观念所困扰,比如好与坏、对与错、得与失。这些对立观念往往让我们陷入无尽的烦恼和挣扎之中。

然而,如果我们能够领悟到心的本质如同虚空,就能超越这些局限。当我们不再固守特定的观念,不再执着于个人的得失,我们的心就能像虚空一样,容纳一切,顺应一切。在这种状态下,我们不再为外界的变动所动摇,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自在。

09

八祖佛陀难提尊者传法偈

虚空无内外,心法亦如此。

若了虚空故,是达真如理。

【释义】

“虚空无内外,心法亦如此”中的“虚空”指的是无限广阔、无形无相的空间;“无内外”意味着虚空没有界限,没有所谓的内外之分,它是统一的、连续的;“心法”指的是修行的方法和智慧。这句话的意思是说,虚空没有界限,心法也是一样,没有固定的界限和分别。

也就是说,真正的修行方法应该是超越形式和界限的,不应该被局限于某种特定的形式或教条之中。

“若了虚空故,是达真如理”中的“了”是指理解和领悟;“虚空故”是指虚空的本质;“真如理”是指宇宙万物的真实状态,即一切法的真实如是。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能够理解虚空的真正含义,那么就能够达到对真如理的领悟。

虚空和心法都是无边界的,它们超越了二元对立的概念。在佛教中,这种超越对立的理解是领悟真如理的关键。真如理是指一切事物的本质,它是不生不灭、不增不减的。

【感悟】

世界上的许多界限和分别其实是我们人为设定的。我们常常被内外、你我、好坏等概念所限制,而这些限制往往导致了我们的痛苦和困惑。如果我们能够像理解虚空一样,认识到心法的无边无际,那么我们就能够超越这些限制,达到一种更加宽广和包容的视角。

真正的智慧在于看到事物的本质,认识到一切存在的互联互通。当我们能够领悟到心法的无限性,我们的心灵就会变得更加开阔,不再被外在的形式所束缚,从而能够更加自在地生活。

10

九祖伏驮蜜多尊者传法偈

真理本无名,因名显真理。

受得真实法,非真亦非伪。

【释义】

“真理本无名,因名显真理。”指出真理本身是没有名字的,它是抽象的、客观存在的。然而,为了让人理解、传播和实践真理,我们需要给真理赋予名字。这个名字并非真理本身,但它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真理。换句话说,名字只是真理的载体,而非真理的本质。

“受得真实法,非真亦非伪。”当我们接受一种真理时,它对我们来说可能是真实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这种真理是绝对的、永恒的。事实上,真理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不同的时间、空间和背景下,同一真理可能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将真理视为绝对的真实或虚假,而应认识到真理具有相对性。

【感悟】

我们往往容易将事物划分为非黑即白,真实或虚假。然而,我们要摒弃这种二元对立的思维,学会从多个角度、层面去审视和理解事物。真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在不断的发展中。我们要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探索,以更全面、深入地认识世界。

名相只是真理的表象,而非本质。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我们不能被名相所迷惑,而要关注实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领悟到真理的内涵,从而指导我们的实践,为人类的发展作出贡献。

我们要具备批判性思维,不断反思、质疑,以更高的智慧去认识和理解世界。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我们要勇于突破名相的束缚,探寻事物的本质,实现自我与世界的和谐共生。

11

十祖胁尊者传法偈

真体自然真,因真说有理。

领得真真法,无行亦无止。

【释义】

“真体自然真,因真说有理。”中的“真体”,指的是真理的实体或本质,它是自然而然真实的,不受外界因素影响。“自然真”强调真理的自在性和自明性,即真理本身就是真实的,不需要额外的证明或修饰。“因真说有理”指出,因为真理是真实的,所以我们才能从中推导出道理和原则,真理是道理的依据和基础。

“领得真真法,无行亦无止。”中的“领得真真法”,意味着真正理解和掌握了真理的方法或法则。“无行亦无止”表达了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真理的实践没有固定的模式或界限,它是灵活多变的;二是追求真理的过程是永无止境的,没有终点。

【感悟】

真理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依赖于人的主观意识,这要求我们在探索真理时要尊重事实,摒弃偏见。真理是道理的源泉,我们在生活中所遵循的种种原则和规律,都来源于对真理的认识和把握。

追求真理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不受限于形式和路径,而是要求我们不断实践、探索和创新。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遵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方式和节奏。同时,真理的追求是无限的,我们应该保持谦卑和好奇的心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12

十一祖富那夜奢尊者法偈

迷悟如隐显,明暗不相离。

今付隐显法,非一亦非二。

【释义】

“迷悟如隐显,明暗不相离。”中的“迷悟”,指的是人们对事物认识上的迷惑与觉悟。“隐显”,则是指事物的隐藏与显现。这句话意味着,迷惑和觉悟就像事物的隐藏与显现一样,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明暗不相离”,说明明亮和黑暗是相互伴随的,无法完全分离。在人生的认知过程中,迷惑和觉悟总是交织在一起,正如光明与黑暗一样,它们是认知的两个方面,共同构成了完整的认识。

“今付隐显法,非一亦非二。”中的“隐显法”,可以理解为认识和把握事物隐藏与显现规律的方法。“非一亦非二”,意味着这种方法不是单一的,也不是完全分割的。它强调了一种非对立的、辩证统一的认知方式,即事物的隐藏和显现不是截然分开的,而是相互包含、相互转化的。

【感悟】

在我们的生活中,迷惑和觉悟往往是一念之间,事物的真相和假象也常常是交织在一起的。我们不能简单地将世界划分为黑白分明,而应该认识到事物内在的矛盾性和统一性。

在追求知识的过程中,要接受认知的不确定性。我们不可能一下子看到事物的全貌,但可以通过不断地探索和思考,逐步揭示事物的真相。隐显法教会我们,认识事物不仅要看到它的一面,还要看到它的另一面,甚至是多面。

在认识世界时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态,接受事物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我们要学会在迷惑中寻找觉悟,在黑暗中寻找光明,不断深化我们对世界的理解,以达到更高的认知境界。



13

十二祖马鸣尊者传法偈

隐显即本法,明暗元不二。

今付悟了法,非取亦非离。

【释义】

“隐显即本法,明暗元不二。”中的“隐显”,指的是事物的隐藏和显现,这是事物存在的两种状态。“本法”,指的是根本法则或本质。这句话意味着,事物的隐藏和显现本身就是一种根本法则,它们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统一的。“明暗元不二”,说明明亮和黑暗在本质上是一体的,它们是同一事物的不同表现,而不是对立的两极。

“今付悟了法,非取亦非离。”中的“悟了法”,指的是通过觉悟来理解事物的法则。“非取亦非离”,意味着这种觉悟的方法不是通过简单的获取或者放弃,而是通过超越对立的思维方式来实现的。它强调了一种既不执着也不远离的中道态度,即在实践中保持一种平衡和超越的状态。

【感悟】

事物的表面现象和内在本质是相互关联的,我们不能只看到一面而忽略了另一面。在认识世界时,我们应该追求一种全面、深入的理解,认识到明暗、隐显之间的统一性。

在修行的道路上,不应追求极端,而是要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悟性的培养不是通过简单的获取知识或者断然放弃,而是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地观察、体验和思考。我们应当在实践中体会事物的本质,从而达到一种超越对立的觉悟。

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现象时,要有洞察本质的能力,同时也要有超越二元对立的智慧。在追求真理和自我提升的过程中,我们要学会在事物的隐显之间寻找平衡,在明暗的统一中领悟生命的真谛。这样的修行态度,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也能够引导我们走向内心的平和与自在。

14

十三祖迦毗摩罗尊者法偈

非隐非显法,说是真实际。

悟此隐显法,非愚亦非智。

【释义】

“非隐非显法,说是真实际。”中的“隐”和“显”指的是事物的隐藏和显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真正的法(真理、法则)既不是隐藏的,也不是明显可见的,它超越了常规的隐藏和显现,这才是真实的本质。在佛教中,认为世间万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一切现象都是相对的,而非绝对。因此,我们不能仅仅通过事物的表面现象来判断其真实性。

“悟此隐显法,非愚亦非智。”当我们理解了这个既不隐藏也不显现的法,我们就不会陷入愚蠢的迷惑,也不会沾沾自喜于自己的智慧。这是因为真正的智慧不是通过分别心去判断事物的隐显,而是超越这种分别,认识到事物的本来面目。

【感悟】

我们往往容易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认为眼见为实。然而,真实往往隐藏在现象背后,需要我们用心去体悟。当我们学会超越事物的表面,不轻易下判断,而是深入观察其本质,才能逐渐接近真理。

我们不要过分依赖自己的智慧。真正的智慧是谦卑的,明白自己的局限性,不对事物做简单的分类和判断。在人生的修行道路上,我们应该保持一颗平和的心,既不自卑也不自大,以平等心去体悟世间的一切。这样,我们才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宁静与自在。

15

十四祖龙树尊者传法偈

为明隐显法,方说解脱理。

于法心不证,无瞋亦无喜。

【释义】

“为明隐显法,方说解脱理。”中的“明”指的是明了、理解。“隐显法”,指的是事物的隐藏和显现。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为了让人理解事物的隐藏和显现都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真理,所以说出了解脱的道理。“解脱”指的是摆脱生死轮回,达到涅槃的状态。通过理解隐显法的相对性,修行者可以认识到一切现象的无常和无我,从而追求心灵的解脱。

“于法心不证,无瞋亦无喜。”这里的“不证”指的是不执着于证明或证实,保持一种不取不舍的态度。这句话是说,对于法的理解,修行者不应有所执着,既不因领悟而沾沾自喜,也不因未能领悟而感到愤怒或沮丧。

理解法的本质是达到解脱的关键。法的隐显是相对的,解脱的真理则是超越这些相对性的。修行者不应被现象所迷惑,而应追求本质的真理。同时,修行者在面对法的理解时,应保持内心的平静,不受情绪的影响。

【感悟】

我们常常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困扰,追求外在的显赫和成功,而忽视了内心的平静和解脱。真正的解脱来自于对事物本质的理解,而不是外在的表象。

我们在修行和生活中保持一颗平常心。我们不应因为一时的成就而沾沾自喜,也不应因为遭遇挫折而心生瞋恨。

生活中的起伏是正常的,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以平和的心态去面对。通过不断修炼,我们可以在纷扰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宁静,达到一种超越喜怒哀乐的境界,这才是真正的解脱。

16

十五祖迦那提婆尊者法偈

本对传法人,为说解脱理。

于法实无证,无终亦无始。

【释义】

“本对传法人,为说解脱理。”这里的“本”指的是根本、初衷,“传法人”指的是传授佛法的人,也就是佛教中的导师或法师。这里的“解脱理”是指达到涅槃、摆脱生死轮回的真理。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根本上是针对那些传授佛法的人,为了让他们理解解脱的道理而说法。

“于法实无证,无终亦无始。”中的“无证”意味着在法的本质上,并不存在一个可以证明或确立的东西,因为法是超越形式和概念的。而“无终亦无始”则表明法是无始无终的,它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永恒的。

佛法传授的目的是为了让修行者理解解脱的道理,而这种理解是超越常规的证明和时间的概念的。在佛教中,真正的解脱是认识到一切法的无自性,即一切事物都没有固定不变的实质,因此不存在一个开始或结束的状态。

【感悟】

佛法的传授不仅仅是一种知识的传递,而是一种智慧的启迪,其最终目的是引导修行者走向解脱。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超越对法的执着,不寻求外在的证明,而是深入体会法的无始无终和无常性。

我们常常追求一种确定性,希望一切都有一个明确的开始和结束。真正的智慧在于认识到事物的无常和无我,从而不被外在的形式所束缚。

我们应该学会在生活的起伏中保持一颗平和的心,不因事物的开始而喜,不因事物的结束而悲,因为在法的本质上,这一切都是无终无始的。

17

十六祖罗侯罗多尊者法偈

于法实无证,不取亦不离。

法非有无相,内外云何起。

【释义】

“于法实无证,不取亦不离。”在这里,“法”指的是佛教教义或真理。“无证”意味着在法的本质上,并不存在一个可以证明或确立的东西,因为法是超越形式和概念的。因此,“不取亦不离”表明修行者不应执着于法,也不应远离法,而应该保持一种不取不舍的中道态度。

“法非有无相,内外云何起。”中的“非有无相”意味着法不是存在或不存在,不是有形或无形,它是超越这些二元对立的。因此,“内外云何起”是在问,既然法超越了内外、有无的分别,那么这些分别又从何而来呢?

法不是可以通过外在形式证明的,也不是可以通过语言或概念完全表达的。因此,修行者不应试图通过逻辑证明或物质证据来证实法,也不应完全脱离法而生活,而应该在实际生活中体验和领悟法。

【感悟】

佛教修行的核心在于超越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我们常常陷入有与无、内与外、取与离的分别之中,而这些分别往往是我们痛苦的根源。真正的解脱并不在于选择一边,而在于认识到这些分别的虚幻性,并超越它们。

我们不应执着于任何形式,也不应追求外在的证明,而应该保持一颗平等和开放的心,去体验生活中的每一个瞬间。当我们能够做到不取不舍,不陷入任何极端,我们就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内心的平静和自在。

真正的智慧在于认识到法的非有非无,并在实践中保持一种平衡的态度,这样才能逐步接近佛教所倡导的解脱境界。



18

十七祖僧伽难提尊者法偈

心地本无生,因地従缘起。

缘种不相妨,华果亦复尔。

【释义】

“心地本无生,因地従缘起。”中的“心地”指的是人的心灵本源,即人的内在本质;“无生”意味着这种本质并非实体,没有固定的形态或实质。人的心性原本是空无的,不是固定不变的实体。它随着外界环境和条件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即“因地従缘起”。这里的“因”是指原因或条件,“缘”是指因缘,即一切事物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

“缘种不相妨,华果亦复尔。”中的“缘种”指的是因缘的种子,即一切因缘关系的起点;“不相妨”则表明这些因缘种子之间并不相互妨碍,它们可以共存并相互作用。而“华果”指的是花与果实,比喻一切行为的最终结果。“亦复尔”则是说,正如因缘种子之间的关系一样,花与果实也是按照同样的法则生成的。

【感悟】

人的心性和命运并非固定不变,而是受到外界环境和条件的影响。我们的每一个思想、行为,都是在特定的因缘条件下产生的。因此,我们应该学会顺应因缘,接受生活中的变化,而不是抗拒或抱怨。

万事万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我们种下的每一个因缘,最终都会以某种形式开花结果。因此,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重自己的言行举止,积极播撒善的因缘,以期收获美好的果实。

人生的许多困扰往往源于我们对事物的执着。如果我们能够理解心性本无生,因缘起灭的真理,就能放下执着,以更平和的心态面对生活中的起伏。

19

十八祖伽耶舍多尊者法偈

有种有心地,因缘能发萌。

于缘不相碍,当生生不生。

【释义】

“有种有心地,因缘能发萌。”中的“有种”指的是内心深处埋藏的种子,即潜在的倾向或习性;“有心地”则是指具有意识的心灵。整句话的意思是,当内心深处有了某种倾向或习性,那么在外界因缘的作用下,这种倾向就能够被激发出来,就像种子在适宜的条件下发芽一样。

“于缘不相碍,当生生不生。”中的“于缘不相碍”意味着在因缘的相互作用中,各种条件之间不会相互妨碍,它们能够和谐共存;“当生生不生”则是指在面对生死的轮回时,能够认识到生命的本质是无常的,从而超越对生死的执着。

人的内心深处埋藏着无数的种子,这些种子在遇到合适的因缘时,就会发芽生长,影响我们的行为和命运。因此,我们的心性和行为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外界环境紧密相连的。

【感悟】

每个人的内心都是一个丰富的世界,里面埋藏着无数的可能性。我们的成长和变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如何去培养和引导这些内心的种子。因此,我们应该积极地去接触正面的因缘,让善良和积极的种子得到滋养,从而生长发芽。

生活中的每一次遭遇,每一次选择,都是在播种因缘。我们应该慎重对待自己的每一个念头和行动,因为它们都将对我们未来的生活产生影响。

要认识到生命的无常和空性,不被生死的表象所迷惑。当我们能够超越对生死的执着,就能更加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起伏,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自在。

20

十九祖鸠摩罗多尊者法偈

性上本无生,为对求人说。

于法既无得,何怀决不决。

“性上本无生,为对求人说。”中的“性上”指的是心性的本质或根本状态;“无生”意味着心性并非实体,没有生灭的变化,它是超越生死的。这句话的意思是,心性的本质是空无的,没有固定的存在。

“于法既无得,何怀决不决。”中的“无得”则表示没有得到或执着于某种东西。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在修行的过程中,我们应该保持一种无所执着的态度,不要把佛法或修行方法看作是一种可以得到的东西。这里的“决不决”指的是对于修行结果的执着与否。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既然我们已经明白了本性本无生和于法无得的道理,那么就不应该再对修行的结果产生执着或担忧的情绪。

心性的本质是超越生灭的,它不是我们可以通过常规方式获得或失去的东西。因此,佛教的教义并不是要我们去追求一个具体的存在,而是要我们认识到心性的本来面目。同时,对于法的理解和悟道,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得到或失去的过程,而是一个对心性本质的认识过程。

【感悟】

心性的真谛在于认识到其无生的本质,这是一种超越常规思维的理解。

对于真理的追求不应被得与失的担忧所困扰。我们常常在是否做出决定的边缘犹豫不决,担心结果不如预期。

要学会放下对外界得失的执着,深入观察自己的心性,从而找到真正的平静和自由。在忙碌和纷扰的生活中,保持一颗无生的心,是对自我最深刻的关怀。

21

二十祖阇夜多尊者传法偈

言不合无生,同于法界性。

若能如是解,通达事理竟。

【释义】

“言不合无生,同于法界性。”中的“言不合无生”指的是言语无法完全表达“无生”的真理,因为“无生”是指心性的本质,它是超越言语和概念的存在。在佛教中,“无生”意味着心性本空,没有固定的自性,不生不灭。“同于法界性”则是指这种无生的状态与法界的性质是一致的。

“若能如是解,通达事理竟。”中的“若能如是解”如果能够像上面所说的那样理解心性和法性,那么就能够通达一切事物的真理。这里的“通达事理竟”意味着彻底理解和掌握了事物的本质和道理。

言语只是指向真理的工具,而不是真理本身。因此,要真正理解心性的无生,需要超越言语,直接体验法界的性质。这种体验是一种超越常规思维的认识,它要求我们放下对言语和概念的执着。

【感悟】

真理往往超越了言语的表达。在日常交流中,我们常常试图用语言来描述和解释世界,但真正的智慧往往在于沉默和直观的体验。我们应当学会在静默中感受心性的无生,而不是一味地追求言语上的解释。

真正的理解必须深入到事物的本质。如果我们能够像理解心性无生一样去理解世界,那么我们就能够超越表面的现象,看到事物的真实面貌。

我们要追求一种更高的智慧,那就是认识到一切事物的相互依存和空性。当我们能够通达事理,我们就能够更加从容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减少无谓的烦恼,找到内心的平和与自在。

22

二十一祖婆修盘头尊者偈

泡幻同无碍,如何不了悟,

达法在其中,非今亦非古。

【释义】

“泡幻同无碍”,这里的“泡幻”是指世间一切事物如泡沫和幻觉般虚幻不实,变化无常。而“无碍”则是指没有障碍,自在通达的状态。这句话意味着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世间万物的虚幻性,就能在无常中找到一种自在,不再被事物的表象所困扰。

“如何不了悟”,这句话是在反问,既然明白了万物的虚幻无常,为何还不能领悟到真正的道理呢?这里的“了悟”指的是对佛法真谛的深刻理解和领悟。

“达法在其中”,这里的“达法”是指达到佛法真理的境界。领悟佛法的真谛就在对泡幻无常的体认之中,不需要外求。

“非今亦非古”,真理不是现代的,也不是古代的,它是超越时间的。佛法真理是永恒不变的,不受时间限制。

【感悟】

世间万象皆是泡影,如果我们执着于事物的表象,就会陷入无尽的烦恼和困扰。

只有认识到一切皆为幻象,才能在变化中保持一颗平和的心,达到无碍的境界。

真正的智慧不在于拥有多少,而在于能否看透事物的本质,达到内心的自在与平和。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我们应当学会放下,不被外物所累,从而找到心灵的宁静和自由。



23

二十二祖摩蝗罗尊者法偈

心随万境转,转处实能幽。

随流认得性,无喜复无忧。

【释义】

“心随万境转”,这里的“心”指的是人的心灵或意识,“万境”则是指世间的一切环境和情境。这句话表明人的心灵往往会随着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外界的种种境遇能够引起我们内心的波动和反应。

“转处实能幽”,这里的“转”指的是心灵的转变,“幽”则是指深远、微妙。这句话意味着在心灵随着外界转变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深入观照,就能发现其中微妙的真理,达到一种深远的境界。

“随流认得性”,这里的“流”指的是世间万象的流转,而“性”则是指事物的本质或真性。这句话说的是在世间万象的流转中,如果我们能够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就能不被表象所迷惑。

“无喜复无忧”,这句话表明当我们认识到事物的本质,就能够超越喜怒哀乐等情绪的束缚,达到一种平静的心境。

【感悟】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外界的变化常常引起我们情绪的波动,我们往往因为外界的得失而感到喜悦或忧虑。然而,真正的平静来自于对事物本质的认识。

当我们能够认识到一切境遇都是暂时的,都是无常的,我们就不会因为一时的得失而感到极端的情绪。

学会在变化中寻找不变,在无常中找到常,我们就能超越情绪的起伏,保持一颗平和的心。

24

二十三祖鹤勒那尊者法偈

一法一切法,一切一法摄。

吾身非有无,何分一切塔?

【释义】

“一法一切法,一切一法摄”中的“一法”指的是单一的法,可以理解为一种法则、教义或现象;“一切法”则是指所有的法,即宇宙间的一切法则和现象;“摄”是指包含、统摄。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单一的法包含了所有的法,所有的法又能被单一的法所统摄。这是在说明法性的一体性和普遍性,即一切法虽然表现形式各异,但其本质是相同的。

“吾身非有无,何分一切塔?”中的“吾身”指的是自己的身体,这里比喻为个体的存在;“非有无”意味着超越了有和无的对立,即不落入存在或非存在的二元对立;“一切塔”是指所有的佛塔,这里比喻为一切法或一切现象。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我的身体已经超越了有和无的分别,那么又何必去区分一切法的不同呢?

【感悟】

宇宙间的万事万物虽然形态各异,但其本质是相同的。我们常常被事物的表面现象所迷惑,忘记了它们背后的统一性。如果我们能够看到这一点,就能够减少无谓的分别和执着,达到一种更加和谐的生活状态。

真正的智慧在于看到事物的本质,认识到一切存在的互联互通。当我们不再被形式上的差异所困扰,我们就能够更加专注于事物的内在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世界和自我。

修行是一种超越二元对立的过程。通过修行,我们能够逐渐超越有和无、好与坏、得与失的分别,达到一种内心的平静和自在。这种超越不仅是一种个人的精神提升,也是对整个宇宙生命的一种深刻理解和尊重。

25

二十四祖师子尊者传法偈

正说知见时,知见俱是心。

当心即知见,知见即于今。

【释义】

“正说知见时,知见俱是心”中的“正说”是指正在阐述或讨论;“知见”是指知识和见解,包括我们对世界的认知和理解;“俱是心”则意味着这些知识和见解都是心的产物。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当我们讨论知识和见解时,实际上这些知识和见解都是由心所生发的。

“当心即知见,知见即于今”中的“当心即知见”是指当心直接体现为知见时;“知见即于今”则是指此时的知见就是当下的现实。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心直接表现为知见时,这些知见就是我们所经验的现实。

在佛教中,心是万法的根源,所有的认知和理解都是心活动的结果。知见不是独立于心的存在,而是心的一种表现。

【感悟】

我们的知识和见解并非客观存在,而是我们心灵的反映。我们常常认为自己的知见是绝对正确的,却忽略了它们其实是由我们的心所塑造的。

修行的过程实际上是对心的修炼。通过观察和管理我们的心,我们可以净化知见,使其更加接近事物的真相。当我们能够意识到心与知见的密切关系时,我们就能够更加主动地调整自己的心态,从而改变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活在当下是智慧的表现。当我们能够将心完全投入到当前的知见中,而不是被过去的记忆或未来的幻想所困扰,我们就能够更加真实地体验生活,更加清晰地看到事物的本质。这种对当下的全然投入,是达到心灵平静和智慧的关键。

26

二十五祖婆舍斯多尊者偈

圣人说知见,当境无是非。

我今悟真性,无道亦无理。

“圣人说知见,当境无是非”中的“知见”指的是知识和见解,而“当境”则是指当下所处的环境或情境。“无是非”意味着超越了对与错、是与非的分别。这句话的意思是,圣人在教导知识和见解时,实际上是在指出在真正的境界中,并没有是与非的分别,一切都是平等的,没有对立。

“我今悟真性,无道亦无理”中的“真性”指的是事物的本质或真实状态,“无道”意味着超越了特定的道路或方法,“无理”则是指超越了常规的道理或逻辑。说话者已经悟到了事物的真实状态,在这种状态下,既没有特定的道路可走,也没有固定的道理可循。

【感悟】

在追求真理和智慧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被表面的现象和二元对立的思维所束缚。我们习惯于区分对错、是非,以为这样才能找到真理。然而,真正的智慧往往在于超越这些分别,看到事物的本质。

我们常常因为坚持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而与他人产生冲突,但这些冲突往往是因为我们陷入了是非对立的陷阱。如果我们能够理解“当境无是非”的境界,就能更加宽容地看待不同的意见,更加和谐地与他人相处。

真理不是一个固定的道理或道路,而是一种不断探索和体验的过程。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地放下成见,开放心胸,直接体验事物的本质。

当我们能够做到“无道亦无理”时,我们就能够更加自由地探索生活的真谛,不被任何固定的模式所限制。



27

二十六祖不如密多尊者偈

真性心地藏,无头亦无尾。

应缘而化物,方便呼为智。

【释义】

“真性心地藏,无头亦无尾。”中的“真性”指的是事物的本质,即佛性。“心地”是指心灵深处,即人的内心世界。“藏”意味着宝藏,寓意着每个人内心都蕴含着佛性。佛性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它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结束,是永恒的。这种佛性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是众生平等的本源。

“应缘而化物,方便呼为智。”中的“应缘”是指顺应因缘,即根据各种条件和因素来应对事物。“化物”是指教化众生,使其觉悟。“方便”是指灵活运用各种方法,以适应不同的情况。“智”在这里指的是智慧。佛性需要通过智慧和方便法门来教化众生,使其回归真性。

【感悟】

我们常常被纷繁复杂的事物所迷惑,难以看清事物的本质。然而,只要我们深入挖掘内心的佛性,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智慧。这种智慧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需要我们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

我们要珍惜内心的佛性,努力修行,使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当我们面对生活中的种种困境时,不应忘记真性心地藏,要相信佛性始终伴随着我们。只要我们顺应因缘,运用智慧,便能化解一切难题。

智慧并非高不可攀,它就在我们的内心。只要我们用心去感受,用心去实践,就能找到那把开启佛性的钥匙。

在修行过程中,我们要学会方便法门,以适应不同的众生,共同走向觉悟之路。

28

二十七祖般若多罗尊者偈

心地生诸种,因事复生理。

果满菩提圆,华开世界起。

【释义】

“心地生诸种,因事复生理。”中的“心地”指的是人的内心世界,是心性的基础。“诸种”指的是各种各样的种子,比喻为心性的各种可能性或潜能。“因事复生理”意味着通过具体的事物和经历,心性的种子得以生长和发展。人的内心是万物生长的土壤,一切心性的表现都是通过外在事物的触发和内在心理的互动而显现出来的。

“果满菩提圆,华开世界起。”中的“果满”指的是修行成果的圆满,“菩提”指的是觉悟或智慧。“圆”在这里指的是圆满无缺的状态。“华开”比喻智慧之花绽放,“世界起”则是指因为智慧之花的开放,而使得整个世界焕然一新。这句话表达了修行达到圆满境界时,智慧如花般绽放,从而影响和改变整个世界。

【感悟】

我们的内心就像一片肥沃的土地,种下了什么样的种子,就会生长出什么样的果实。我们的每一个念头和行动都是心性的体现,都在不断地塑造着我们的世界。

我们的心性不是孤立存在的,它需要通过外在事物的磨练和内在的省思来不断成长。每一次的经历都是心性成长的契机,每一次的挑战都是心性成熟的考验。因此,我们应该珍惜每一个当下,用心去体验和感悟,让心性的种子在生活的土壤中茁壮成长。

修行的最终目的是达到智慧的圆满,而这种智慧不仅仅是个人修养的提升,更是能够影响和启迪他人的力量。当我们内心的智慧之花盛开时,它不仅照亮了我们自己的道路,也为世界带来了光明。

29

二十八祖

中国禅宗初祖达摩

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

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

中国禅宗的六位祖师的传法偈,作为中国佛教的禅宗,从二十八祖的菩提达摩祖师为中国禅宗的初祖,到三十三祖慧能大师为中国禅宗六祖,共传承了三十三代。

达摩祖师在中国始传禅宗,其核心理念是“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不立文字,教外别传”。这一理念经过了二祖慧可、三祖僧璨、四祖道信、五祖弘忍以及六祖慧能等大师的大力弘扬,终于一花五叶,盛开秘苑。后人便尊达摩为中国禅宗初祖,尊少林寺为中国禅宗祖庭。

【释义】

“吾本来兹土,传法救迷情。”中的“吾”指的是佛陀自己,“本来兹土”意味着佛陀原本就来到这个世界。“传法”是指传授佛法,即佛陀的教义。“救迷情”则是指救度那些迷失在无明中的众生。这句话表达了佛陀来到这个世界的目的是为了传授佛法,帮助众生摆脱迷惑,找到真理。

“一华开五叶,结果自然成。”中的“一华”比喻佛陀的教法,是纯净和唯一的。“开五叶”则是指佛陀的教法分化为五个主要流派,即佛教的五乘或五门。“结果自然成”意味着只要按照佛陀的教法修行,最终自然会得到圆满的果实,即达到觉悟的境界。

【感悟】

佛陀之所以来到这个世界,不是为了自身的利益,而是为了引导我们这些迷失的众生找到回家的路。这种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对众生的深切关怀,是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和效仿的。

佛陀的教法如同花朵,虽然分化为不同的流派,但它们的根本目的是相同的,那就是引导众生走向觉悟。虽然修行的方式可能不同,但最终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认识自己的本性,实现自我超越。

修行是一个自然的过程,不需要刻意强求。正如花朵自然开放,果实自然成熟,只要我们按照佛法的指引,踏实地修行,最终自然会得到成果。这种自然成就的智慧,让我们放下急功近利的心态,专注于当下的修行和成长。

只要我们坚守佛法的教诲,不忘初心,我们每个人都能在修行的道路上开花结果,最终达到圆满的境界。

30

二十九祖

中国禅宗二祖慧可

本来缘有地,因地种华生。

本来无有种,华亦不曾生。

【释义】

“本来缘有地,因地种华生。”这里的“地”可以理解为因缘,即事物生起的条件。这句话意味着一切事物的生起都有其因缘条件。“华”则代表事物的表象,如花的绽放。这句话指出,因为有适宜的土地(因缘),种子才能生长、开花。换句话说,任何事物的出现都不是偶然的,而是有其特定的条件和原因。

“本来无有种,华亦不曾生。”如果没有种子(因缘),那么花(事物)也就无法产生。

【感悟】

一切现象都有其内在的因果联系。要想得到某种结果,就必须种下相应的因缘。

要善于观察事物的因缘,从而更好地把握事物的发展规律。

人生没有偶然,一切都是必然。我们要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为每一个行为都可能成为未来结果的因缘。

在遭遇困境时,不要抱怨命运不公,而要反思自己过去的言行,从中找到问题的根源。

要珍惜身边的因缘。人与人之间的相遇,事物的发展,都离不开因缘的聚合。懂得珍惜因缘,我们才能更好地把握人生,让生命之花绽放出最美的光彩。



31

三十祖

中国禅宗三祖僧璨

华种虽因地,从地种华生。

若无人下种,华地尽无生。

【释义】

“华种虽因地,从地种华生。”这里的“地”不仅是指物理意义上的土地,更广泛地指的是一切有利于种子生长的条件。虽然花朵的种子依赖于土地这个条件才能生长,但是花朵的生长实际上是从土地中发芽、生长出来的。

“若无人下种,华地尽无生。”这里的“人”代表了行动和实践的因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直接推动力。即使土地再肥沃,如果没有人的参与,没有将种子播撒下去,那么土地再好也不会有花朵生长。

【感悟】

在人生旅途中,机遇和条件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的行动和决心。机遇如同肥沃的土地,等待着我们播撒希望的种子。如果我们不主动去播种,那么再多的机遇也会白白浪费。

不要坐等命运的安排,而要主动去创造条件,努力实现自己的目标。在现实生活中,很多人抱怨没有机会,实际上,机会就在我们的身边,关键在于我们是否愿意去把握和利用。

任何成就的取得都是因缘和合的结果。我们要感恩身边的每一个条件,同时也要认识到自己的努力在事物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只有将内在的愿望与外在的条件相结合,我们才能让生命之花在肥沃的土地上绽放。

32

三十一祖

中国禅宗四祖道信

华种有生性,因地华生生。

大缘与性合,当生生不生。

【释义】

“华种有生性,因地华生生”中的“华种”可以理解为种子,比喻为佛性或自性;“生性”是指这种子具有生长成华(花)的潜在能力;“因地”指的是合适的土壤或条件。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佛性,就像种子一样,只要遇到合适的条件,这种佛性就能够生长、显现。

“大缘与性合,当生生不生”中的“大缘”指的是一切因缘聚合的大环境,“性”指的是佛性或自性。“合”是指两者的结合。这句话的意思是,当外在的因缘与内在的佛性完美结合时,就会达到一种“生生不生”的境界——“生生”指的是不断的生长、变化,“不生”则是指超越了生死的束缚,达到了一种不生不灭的涅槃境界。

【感悟】

这句话深刻揭示了佛教中关于佛性本自具足、不假外求的教义。

每个人的内心都有一颗能够开花结果的种子,这颗种子不依赖于外界的评判或认可,它就在那里,等待着合适的时机和环境。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追求外在的成功和认可,而忽略了内在佛性的培养。实际上,真正的智慧和成就,来自于对内在佛性的认识和开发。

要善于把握和利用外在的条件,让内在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挥。

当我们能够做到内外合一,心与境不二时,就能够超越事物的表面现象,看到其本质,从而达到一种超越生死、自由自在的生命状态。

33

三十二祖

中国禅宗五祖弘忍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

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

【释义】

“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中的“有情”指的是有情众生,即一切有情感、意识的生命体;“下种”是指播种,比喻为造作因缘;“因地”是指因缘所生的条件或环境;“果还生”则是指因缘成熟后,果报自然产生。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有情众生在世间的一切行为(善或恶)都是一种播种,当这些行为的条件成熟时,相应的果报就会产生。

“无情既无种,无性亦无生”中的“无情”指的是没有情感、意识的存在;“无种”是指没有播种的行为;“无性”是指没有自性或本质;“无生”则是指没有出生或产生。这句话的意思是,对于那些没有情感、意识的存在,它们不会造作因缘,因此也就不会产生相应的果报,它们没有自性,所以也不会有生灭的现象。

【感悟】

这句话深刻地揭示了佛教中的因果律,即一切有情众生的行为都会产生相应的果报,而这种果报不是由外在的神或命运决定的,而是由自己的行为和因缘条件所决定的。

我们的每一个念头、言语和行动都是重要的,它们如同种子,将在适当的时候开花结果。因此,我们应该谨慎行事,种善因,以期得到善果。

世间的一切都是因缘所生,没有永恒不变的自性。即使是果报,也是因缘和合的产物,不是孤立存在的。

世间的一切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没有绝对的独立个体。因此,我们应该以平等心看待一切,不执着于事物的表面现象,而是要看到其背后的因缘关系。

34

三十三祖

中国禅宗六祖慧能

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

顿悟华情已,菩提果自成。

【释义】

“心地含诸种,普雨悉皆萌”中的“心地”指的是人的内心,是心性的基础;“诸种”是指各种各样的种子,比喻为潜在的善念或恶念;“普雨”是指普遍的、平等的雨水,这里比喻为佛法或智慧;“悉皆萌”则是指所有的种子都开始发芽生长。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的内心包含了各种各样的可能性,当佛法如雨水般普降时,内心的所有种子都会得到滋养,开始生长。

“顿悟华情已,菩提果自成”中的“顿悟”是指瞬间领悟真理,超越了渐修的过程;“华情”可以理解为花朵的情感,这里比喻为一切情识或烦恼;“已”是指结束或超越;“菩提果”是指达到菩提(觉悟)的果实,即最终的解脱和觉悟。这句话的意思是,一旦实现了顿悟,超越了所有的情识和烦恼,那么菩提果就会自然成就。

【感悟】

每个人的内心都像一片肥沃的土地,充满了无限的可能性。佛法的智慧就像及时的春雨,能够唤醒并滋养这些潜在的可能性,使它们得以生长发芽。无论我们的过去如何,都有可能在佛法的指导下,实现内心的转化和成长。

在佛教修行中,顿悟被视为一种直达真理的捷径,它超越了常规的渐修过程。当我们能够在瞬间领悟到一切事物的本质,放下所有的执着和烦恼,我们就能够自然而然地达到菩提果的成就。这种顿悟不仅是智慧的提升,更是一种生命状态的彻底转变。



编撰整理|释放能量 (ID: SFNL88 )

素材来源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仅限交流学习,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声明:个人原创,仅供参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湖南省委深改委会议通过重磅文件,涉及高校整合优化、学科专业停招!

湖南省委深改委会议通过重磅文件,涉及高校整合优化、学科专业停招!

新浪财经
2024-11-16 10:31:04
“寿有5不过,后代福气多”,60岁以后尽量别过5种寿,对谁都好!

“寿有5不过,后代福气多”,60岁以后尽量别过5种寿,对谁都好!

枫叶的枫1516
2024-11-16 08:52:31
7座以下小轿车免费政策调整?取消全免改为5000公里限额?车主炸锅

7座以下小轿车免费政策调整?取消全免改为5000公里限额?车主炸锅

猫小狸同学
2024-11-15 14:55:03
神枪手张桃芳的遗憾:功成名就之后,上级不再让他执行狙击任务

神枪手张桃芳的遗憾:功成名就之后,上级不再让他执行狙击任务

无所而不能
2024-11-13 16:50:19
同心所向 跨越山海(和音)

同心所向 跨越山海(和音)

人民网
2024-11-16 06:04:08
年龄越大,男女性欲差距越大!

年龄越大,男女性欲差距越大!

智见派
2024-11-16 12:17:46
5场5球,39岁的C罗并列欧国联射手榜第一位

5场5球,39岁的C罗并列欧国联射手榜第一位

懂球帝
2024-11-16 07:08:10
vivo+OPPO旗舰之和都不是小米的对手,吓人吗?

vivo+OPPO旗舰之和都不是小米的对手,吓人吗?

科技锋说
2024-11-16 13:33:33
看了越南上半年1.34万亿出口额,再看中国广东,差距实在太大了

看了越南上半年1.34万亿出口额,再看中国广东,差距实在太大了

莫将离
2024-09-12 16:28:04
2024年大家都穷到什么程度了?网友:30多岁了,一万块都拿不出来

2024年大家都穷到什么程度了?网友:30多岁了,一万块都拿不出来

阿康四岁啦
2024-10-18 15:36:31
SpaceX 星舰第五飞:“即便成功,也没想到是如此完美的成功”

SpaceX 星舰第五飞:“即便成功,也没想到是如此完美的成功”

Thurman在昆明
2024-11-14 16:41:27
证监会再次发声!11月16日,下周A股市场怎么走?

证监会再次发声!11月16日,下周A股市场怎么走?

风口招财猪
2024-11-16 02:45:44
窦靖童:妈妈钱多到用不完,但穷苦潦倒的爸爸,却成她如今的心病

窦靖童:妈妈钱多到用不完,但穷苦潦倒的爸爸,却成她如今的心病

三公子娱乐丫
2024-11-16 09:55:02
74岁刘晓庆,丰胸肥臀前凸后翘,和小鲜肉玩起来一点不含糊

74岁刘晓庆,丰胸肥臀前凸后翘,和小鲜肉玩起来一点不含糊

南城无双
2024-11-10 21:16:02
反诈老陈称当年辞职太冲动:看不起现在的自己

反诈老陈称当年辞职太冲动:看不起现在的自己

大象新闻
2024-11-15 14:08:34
休城双煞!火箭两大新星持续输出 乌度卡太幸福

休城双煞!火箭两大新星持续输出 乌度卡太幸福

胖子喷球
2024-11-16 12:37:26
爽翻《24小时》,Netflix这部爆款谍战剧终于定档

爽翻《24小时》,Netflix这部爆款谍战剧终于定档

天天美剧吧
2024-11-16 10:31:50
突发,禁止台积电海外生产2nm芯片!

突发,禁止台积电海外生产2nm芯片!

粤语音乐喷泉
2024-11-16 11:17:11
2973!哈登命中本场第3记三分 生涯三分追平雷-阿伦并列历史第二

2973!哈登命中本场第3记三分 生涯三分追平雷-阿伦并列历史第二

直播吧
2024-11-16 09:38:35
刘晓庆的瓜愈演愈烈!小男友再爆猛料私密视频流出,他得寸进尺了

刘晓庆的瓜愈演愈烈!小男友再爆猛料私密视频流出,他得寸进尺了

辣条小剧场
2024-11-09 06:22:17
2024-11-16 14:24:49
释放能量
释放能量
解放心灵、释放能量、喜悦幸福
227文章数 42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头条要闻

牛弹琴:朔尔茨抢先给普京打电话 泽连斯基痛骂背叛

头条要闻

牛弹琴:朔尔茨抢先给普京打电话 泽连斯基痛骂背叛

体育要闻

39岁C罗1战2神作:倒挂金钩+梅开二度

娱乐要闻

麦学后亮学也来了!李行亮人设崩塌

财经要闻

中铁七局致歉!对5人就地免职

科技要闻

马斯克双翼齐飞,SpaceX和xAI估值齐飙升

汽车要闻

配易四方+云辇-Z系统 仰望U7于广州车展亮相

态度原创

艺术
房产
时尚
本地
军事航空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房产要闻

最新房价!海口新房,年内新低!但二手房,开始回暖!

这双鞋连穿一个月,我超爱!

本地新闻

重庆记忆|山城特色“过山车”上天入地穿花海

军事要闻

运-8反潜巡逻机首次亮相中国航展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