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776年,清军平定大小金川叛乱之后,乾隆在高兴之余大开筵席,宴请在这次战役中立下赫赫战功的将领。
席间乾隆询问海兰察和乌尔登:“金川大捷,朕甚欣慰,两位将军想要什么封赏?只要你们说得出来,朕一定会有求必应!”
一身戎装的乌尔登对乾隆说道:“臣愿继续为圣上和大清戍守边疆。”乾隆听后只是满意地点了点头,随后将目光投向了海兰察。
当时,已有几分醉意的海兰察起身说道:“陛下,臣乃一介布衣出身,能有今天的成就,全仰仗陛下的栽培。如果陛下非要给臣赏赐,那我就直言不讳了。”
乾隆饶有兴致地继续听海兰察说下去:“臣想让陛下赏赐几位国色天香的美女,让她们陪伴臣度此余生。”
此言一出,立即引起了哄堂大笑,乾隆连声说:“好、好、好,朕就满足你们的心愿。”
但乌尔登最终却落得个斩首的下场,而海兰察不仅平稳着陆,而且还荣耀千秋!
那么,乾隆为何对海兰察信赖有加?他究竟做出过哪些贡献呢?
海兰察是多拉尔氏索伦人,他的祖先世居黑龙江中上游地带,那里有广袤的原始森林,和一眼望不到边际的大草原。
索伦族就是现在的鄂温克族,作为一支古老的游牧民族,最初居住在贝加尔湖沿岸,过着逐水草而生的放牧生活。
由于索伦族常年过着放牧和打猎的生活,所以在归入满洲之后,他们每年都要向清廷进献上等兽皮,以及由兽皮制作的裘皮大衣等。
索伦族的青壮年男子,皆被编入八旗序列。海兰察身为索伦族的一介贫民,他的命运自然也和其他索伦族人一样。
乾隆二十年,海兰察以索伦马甲的身份被征召入伍,此后随八旗军前往准噶尔进行征战。而“索伦马甲”指的是,身着铠甲的索伦族普通骑兵。
期间,海兰察创造了单枪匹马,追击并生擒叛将巴雅尔的契机。当时,巴雅尔在逃窜时误入塔尔巴哈台山中,海兰察在奋力追赶之时,搭弓射箭将他射于马下。
随后,海兰察将巴雅尔放在马上,带回了清军的营地。此举,不仅让海兰察名声大噪,也彰显出了他过人的胆识。
事后,海兰察因功被赐予额尔克巴图鲁的称号,即有权力的勇士之意。为了表彰海兰察的功绩,他还被擢升为二等侍卫,领授正四品官阶。
清朝时期的二等侍卫,可以戴孔雀翎、穿红豹皮外套,袍子上可以刺绣行蟒。而这也成为了海兰察,不断跻身于权力核心的起点。
海兰察在接下来的战斗中,不仅表现出了一位勇士的战斗力,而且还彰显出了不一般的军事才能。故此,不久后又被提拔为一等侍卫。
乾隆对海兰察大为赞赏,特许宫廷画师为他画像,并将画像悬挂于紫光阁,并亲笔题写:“是其伟绩,勇鲜伦比。”
按照乾隆时期的惯例,每次清军凯旋而归之后,立功的将领都会有此待遇,即将功臣的画像悬挂于紫光阁,继而彰显他们的功绩。
十年后,供职于八旗军营的海兰察,被授予正二品都统官职。在清朝时期,都统可以理解为“驻防八旗”长官。
两年后,深得圣心的海兰察率领轻骑前往缅甸作战。身为先锋官的海兰察犹如一股旋风一般,很快就席卷了缅甸,并以500人击溃了缅甸的骑象大军。
大小金川叛乱之际,海兰察在乾隆的授命下,自云南率军前往四川地区。在这场极为艰难的战役中,海兰察表现出了一位军事将领的睿智和勇猛。
在他的指挥下,清军即便遭到了殊死反抗,但仍然能在险中求胜。平定小金川之后,身为参赞大臣的海兰察归入温福麾下,向大金川境内奔赴。
正所谓兵贵神速,清军抵达大金川之后,立即向该地叛军发起进攻。期间,因叛军熟悉地形且人数众多,海兰察的进攻受阻,并受到乾隆的斥责。
此后,阿桂给乾隆上疏:“海兰察及其麾下将士,没有一人惧敌、畏战,但因没有做到军纪严明,可酌情降职处理。”
在阿桂的力保之下,海兰察被降为领队大臣,在此后的战斗中越战越勇。公元1776年,大小金川被平定之后,海兰察加封为一等超勇侯,并赐双眼花翎。
自此之后,海兰察先后在平定回民起事,以及平定台湾、保卫后藏等诸多战役中,都有十分亮眼的表现。故此,也深受乾隆的赏识和器重。
结语
公元1793年三月,一等超勇公海兰察病逝,乾隆伤心欲绝,第四次将他的画像挂入了紫光阁,并再度为他题词“矜惜无已”。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