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凸显,且呈现低龄化发展趋势,引发广泛关注。之前在一份《国民抑郁症蓝皮书》中显示:在抑郁症患者群体中,有50%是在校学生;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到总人数的32%。每当开学季,有关儿童心理健康问题的话题频繁上热搜,这背后的原因难道只是开学压力所造成的吗?
在假期中,孩子无论所面对的学业压力或人际压力相对较小,而到了开学后的紧张状态也会恢复如初,这也是导致儿童心理门诊接诊数量也略高于假期的主要原因。当然,这也不能说,就是开学压力才导致的孩子有心理问题,因为心理健康问题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或因学习环境、生活环境、个人调整能力等均有可能让他们的身心健康存在不利因素。
事实上,造成孩子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因素包括了学校的学业负担过重、家长过度重视学习成绩而忽视孩子的心理感受等,而各方应当是携起手来直面并解决这一问题,在这一点上,学校、家庭、社会都不可缺位,更不应推诿。其中,政府部门应当起到一个带头作用。
2024年2月,四川省教育厅等18个部门联合印发《四川省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实施方案》,旨在进一步健全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体系、构建家校社协同育人的心理健康工作格局、提升学生心理健康素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同时,为了满足青少年心理教育的需要,四川省各地相关部门也会不定期组织一系列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教育活动,旨在帮助青少年更好地成长和发展。譬如5月15日,由教育厅主办、四川省教育基金会协办、四川日报社承办“说句‘心理’话”——四川省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主题活动在成都市锦江区正式启动,该活动以4期视听内容为主体,通过实地探访、专家解读、师生互动等形式,深入剖析“坚韧”“乐观”“活力”“自信”“创造”等积极心理品质的内涵意义,营造积极向上、友爱和谐的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守护孩子们的心灵家园。
成都市锦江区卫生人才服务协会会长、心理咨询师侯紫阳表示,不能忽视孩子心理健康问题是日积月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对于孩子们的心理问题,一定要早识别,早干预,才能让他们尽快恢复心理健康。
不可否认的是,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是主体实施者,因此学校配齐用好心理健康教师、构建“全教师”培训体系是非常关键。同时,也要加强家校共育、医校协同和社会协同,其中家长要切实履行家庭教育主体责任,学校充分发挥协同育人主导作用,强化学生心理问题源头治理与家庭干预,普遍建立社区家长学校或社区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站点。
总之,全社会都应当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并增加心理健康科普知识,一切携手同行,助力学生健康成长。(闻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