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3日,贝壳找房公布了2024财年第二季度的财报。
总营收同比增长19.9%;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4.57%;现房交易服务同比增长14.3%;房屋租赁服务同比增长167.1%......
放眼望去,一片红色的增长数据,令人不禁感叹:房地产的春天又来了?
事实是,房地产还在经历寒冬,只是贝壳的春天来了而已。
网图
如今的房地产行业,用“哀鸿遍野”来形容完全不夸张。
自从2021年某房产集团暴雷,导致万亿窟窿无法填补,留下一地鸡毛后,人们发现:
房地产行业就像个被半路痛击的老鹰一样,自己急转直下的同时,也让无数嗷嗷待哺的幼崽们饿的不轻。
远的不说,曾在房地产行业叱咤风云的万达集团,自2023年起,就不断出售自己旗下的万达广场,以换取流动资金供集团周转。
大名鼎鼎的碧桂园就更不用说了,资金链断裂、营收亏损严重、股市暂停交易,无力偿还债务,今年屡被爆出以资抵债,庞大的房产帝国,如今已经岌岌可危。
最重要的是,纵观整个房产市场,这还算挺得久的。
根据不完全统计,截止到2023年12月22日,当年被A股强制退市的公司一共有43家,其中,房地产企业就有8家,属于行业重灾区。
而根据今年《财富》最新公布的世界500强企业来看,2024年的中国民营房企全军覆没,完全被清退出了榜单。
仅有的几家中国房企,保利、华润、万科等企业,或多或少都沾点“国”字边,大后方稳定的同时,也没有被恒大连累到,故能得以安定发展。
网图
不过,如今传统房地产泡沫一个个碎掉,这个曾经捧出了无数首富的行业,即便有企业依然屹立,但也不妨碍它正在往夕阳的道路上行驶。
而相较这边乱成一锅粥的情况,贝壳找房的发展,算得上是出类拔萃了。
8月13号,贝壳发布了截止2024年6月30日的第二季财报后,低迷许久的两地股市迎来了久违的上涨,尽管涨幅不大,但也算是给投资人吃了颗定心丸。
从财报中能看出来,目前,贝壳延续至今的主打业务都在赚钱,房屋租赁的净营收更是达到了32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了167.1%,整整翻了一倍多。
网图
与此同时,贝壳还发布公告,称公司将股票回购计划扩大至30亿美元。
“股票回购”,尤其是如此大额的股票回购,是一个非常大胆的举动。
不过,贝壳此举完全表现出了企业对自家发展的信心,也向外界传达了良好的经营情况,算是一举两得的计划。
其实,“贝壳找房”并不属于传统意义上的房地产企业,它更多的时候是作为一个平台中介的模式存在,和58同城、安居客是一个赛道的。
但近年来,房地产的不稳定,让这些依托于传统地产存在的平台不免也被泼了一波又一波的冷水。
网图
贝壳找房联合创始人彭永东在2023年7月,发布了一封名为《翻越第二座山,吹响集结号》的信。
信中表示,贝壳将启动“一体三翼”的战略升级,并进行组织架构调整,“一体”其实就是经纪事业线,“三翼”则是家装、惠居和贝好家。
与以往相比,这次的计划新增了“贝好家”事业线。
而所谓的贝好家,简单来说,其主要业务就是房地产开发和经营。
换句话说,贝壳找房,这个做了5年房产搬运工的中间商,终于要去自己“生产”商品了。
网图
房地产行业的特殊性,注定了它即便被啃食的七零八落,依旧是块大蛋糕。
结合如今市场和消费者的双重变动,贝壳的传统经营模式说到底已经不符合如今的发展方向了,再在平台上“动刀子”也是治标不治本。
当然,如果贝壳想的是安家守业,随意而安,大可不必碰“房地产”这块荆棘地。
但贝壳如今身上的压力实在是太重了。
没错,即便如今贝壳找房数据亮眼,但也不证明它的发展就一帆风顺。
网图
第二季的财报纵然亮眼,但其并未将2024上半年的营收扭亏为盈。
原因无他,第一季度的财报,实在有些“惨不忍睹”。
贝壳找房2024财年第一季度的营收为163亿元,同比下滑约19.2%,净利润为13.92亿元,同比下滑约61%。
因为第一季度的“拖累”,上半年整体收入下滑了0.25%,净利润更是跌了31.04%。
网图
如此反复的营收数据对企业的经营不是好事,更何况贝壳近几年这种情况屡见不鲜,甚至已经影响到了股票市场。
2022年4月,多家在美上市的中概股公司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列入基于《外国公司问责法案》的认定名单,其中就有“贝壳找房”。
根据规定,若连续三年被认定,SEC就会禁止企业在相关范围内进行股票交易。
彼时,贝壳正值风雨飘摇之际,2021年营收虽有上升,但净利润降幅明显,再加上疫情、楼市调控升级、反垄断调查舆论等原因,企业在连续打击之下,虽然都有惊无险的度过了,但依旧身心俱疲。
网图
为挽回颓势,贝壳转身洄游港交所,通过“介绍上市”的方式在港交所上市,达成了“双重主要上市”的成就。
“介绍上市”为已发行证券的企业申请上市的方式,因为流通量足够大,所以上市时无需再发行新股。
而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快”。
可见,贝壳当时情况已经到了非常紧迫的地步。
港交所上市后,贝壳暂时稳定住了股市,但与此同时,双重主要上市的压力也牢牢压在了企业身上。
这对于创始人刚刚去世仅一年的贝壳来说,无疑是致命的。
2021年5月20日,链家创始人左晖因病去世,年仅50岁。
这一消息不仅在互联网上引发了轩然大波,也为链家和贝壳的发展打上了“不确定”的标签。
对业内人士来说,这场意外有点太“意外”了。
作为创始人,左晖是链家和贝壳的领路人,甚至即便着眼于整个房产经纪行业,左晖也可以称得上是绝对的灵魂人物。
网图
2001年,左晖创立了链家,在整合房产经纪的同时,也为其定下了初期的统一标准。
2014年,链家在北京的市占率就突破了55%,在上海、成都、武汉等城市也达到了绝对的市占第一的地位。
4年后,面对网络的飞速进步,左晖决定利用链家的优势,建立线上平台,于是,“贝壳找房”上线了。
作为从“链家”脱颖而出的品牌,贝壳在成立之初最原始的任务就是“缔造平台”,缔造一个线下网络和线上流量相结和,集房产交流、转租、买卖于一体的平台。
网图
彼时,链家已经成为了市面上最大的房产经纪公司,垂直领域做到了极致。
但链家的一位高管表示:“你在垂直领域做得越成功,你的敌人也就越多。”
左晖本人也表示:从垂直领域走向平台领域,确实是一种风险。
做平台,招揽经纪公司和房源,就意味着要给竞争对手大开方便之门,但与此同时,同行之间交流经验,也更利于平台整合信息,扩大优势。
这个想法,其实是左晖将近10年前就有的想法了。
链家高层也曾有过讨论,但最终因技术和发展还不成熟,并未付诸实践。
选择在2018年重新捡起“做平台”的想法,是因为链家面对日渐复杂的市场,有了很强的危机感。
网图
当时,不少链家的高层认为,如果他们不能形成门店、经纪人、客户和同行的“圈”,那就很有可能被抓到空子击破,这是很危险的。
因而,做平台,迫在眉睫。
既然已经拍板决定了,那之后的事情也就理所当然了。
2020年,成立不过两年的贝壳在美股上市,左晖在北京“云敲钟”,开盘当日,股价暴涨,较发行价大涨75%,当天收盘市值为422亿美元。
意气风发之时,生命截止终点。
对左晖来说,这是一大遗憾,对链家和贝壳来说,这更是一场“灾难”。
扎根房产经纪行业20年,左晖早已成为了许多老员工心目中的精神支柱和领军人物。
突如其来的噩耗,让当时正值风雨之中的企业动摇的更加厉害,彼时,一位业内人士甚至直言:“失去左晖的贝壳,失了定力。”
网图
就连贝壳的接棒人彭永东都毫不掩饰的承认:“2021年为贝壳‘空前艰难’的一年。”
但幸好,失去了左晖的贝壳依旧不缺背水一战的勇气。
这几年,贝壳动作频繁,许多政策大胆且风险巨大,在诸多无力创新和创新过头的企业中,它走出了一条新路。
左晖在贝壳找房上线之初,就曾说过:他们已经做好了最坏的准备,那就是贝壳没做成功,链家也没了。
如今,至少不会比那时更坏了,不是嘛。
参考资料:
财经杂志:《从链家到贝壳,左晖的野心与恐惧》
中国企业家:《后左晖时代,贝壳艰难守业》
盐财经:《房子没人买,贝壳这个中间商却发财了》
北京商报:《贝壳找房“翻山头”》
作者:又又双
编辑:一乙木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