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有一位业内人士回忆他与当代名家张旭光先生的一次对谈,张先生当时正在临写怀素的狂草书,放下笔后,他对友人说“书法凡是临写的像的,都俗,临写的不像的,反而高级了”。
很多人一听这句话会一头雾水,临得像是俗,不像才高级,这是什么道理?其实,这正是张旭光多年创作的经验之谈,也是我们常说的“入帖”“出帖”的问题。书法史上很多名家都谈论过临帖,见解不一,都围绕着“离”“合”二字来说。
一味追求与法帖形似,甚至要做到纤毫毕现的还原,真的有必要吗?李邕曾说“学我者死”,齐白石也说过“学我者生,似我者死”。想不成为别人的“影子”,就得能入帖也能出帖,否则自己的字始终都摆脱不了拘谨的弊病。
举例来说,元代赵孟頫有一个忠实的“信徒”,他就是俞和。俞和一生以模仿赵孟頫为荣,甚至能以假乱真,瞒过文徵明、项元汴的法眼,但他在书法上的成就和影响也因此受到了限制,正如一些网友所说“既然已经有了赵孟頫,为什么还需要你?”
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多次谈到“离帖”和“合帖”,他说:“盖书家妙在能合,神在能离,所欲离者,非欧、虞、褚、薛诸名家伎俩,直欲脱去右军老子习气,所以难耳。哪吁拆骨还父,拆肉还母,若别无骨肉,说甚虚空粉碎,始露全身。晋唐以后,惟杨凝式解此巅耳,赵吴兴未梦见在。”
董其昌看来,“离”是要去除古人习气,化用诸家笔法,而不能照抄,他还用哪吒举例,正因为他将骨、肉还给父母,所以能形成自己的风格。晋唐以来,只有杨凝式做到了合古人神采,离古人习气,赵孟頫还尚未做到。
清代王文治认为,米芾也做到了这一点:“米公于右军得骨得髓,而面目无毫厘相似”。那么,我们在学习书法时,如何做到临到精髓而不陷入其中难以自拔呢?南宋书法家姜夔《续书谱》有句话:“余尝历观古之名书,无不点画振动,如见其挥运之时。山谷云‘字中有笔,如禅句中有眼’,岂欺我哉!”
这句话告诉我们,临写某个字,要先在脑中想一想作者写这个字时的书写状态,如何执笔、运腕、行笔,笔画、结构是什么安排的。这才是真正需要学的,如果能领悟到,哪怕写出来的字与原帖不一样,也不要紧,因为已经学到了笔法精髓,形似就不重要了。
您对此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