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
没耐心,生活里一遇到小事就容易崩溃,别人的几句话就能挑动自己的怒火;
害怕别人发脾气,心里却隐约希望来一场冲突,释放一下压抑的情绪;
情绪过后,感觉很疲惫,又陷入不该这样的内耗里。
情绪稳定,是个好东西。
但是对于习惯性愤怒的人来说,道理都懂,改掉真难。
作为一个被身边人认证的“火药桶”,也曾因为脾气损害了几段关系的人,在接触学习心理学后,我才慢慢理解了,消化了:
“易怒型人格”的真相是,一个害怕被伤害的人,随时防御和准备战斗,背后是对不安的恐惧。
如果你也容易被点燃情绪,恭喜你,这是一个觉察自己的好机会。
害怕?恐惧?想要逃开?或是感到兴奋和痛快?
我第一次意识到自己对于愤怒“上瘾”这件事,源于一次出行经历。
那次我和朋友定了火车卧铺出远门,本来已经是傍晚,天气又热,想着上了车正好睡一觉。
匆匆忙忙被人流“赶”上车,找到了位置后,才发现朋友的卧铺位置上躺着一位中年女性。
我把朋友拉到一边再三确认号码,看着这个躺着呼呼大睡的陌生人,不知怎么地,心里迅速脑补了一场“大戏”。
平时总在网上看到这类事件,被霸座,遇到无理取闹的人,然后就是争吵和一系列的麻烦。
“怎么一出门就能遇上这种事。”
“这个人要是不讲理怎么办?”
“万一吵起来了,我们怎么应付?”
想到出门在外一定不能给别人留下“好欺负”的形象,我做好心理建设,直接叫醒这位大妈;
没好气地问,“这是我们的位置,你为什么躺在这里?”
我已经做好了“争执”的准备,没想到对方说了句“好的好的”,然后就走了。
事情就这么解决了。
想象里的“冲突”没发生,我平复心情却用了好久的时间。
朋友笑我,“你那么激动干嘛?”
是啊,一件很小的事竟然轻易调动起了我的愤怒。
这样的经历不只一回。
曾经有一次我在某平台买了大件物品,理应送货上门,没想到却被误送到快递站。
联想到每次都跑远路去取快递,花了钱却得不到相应的服务,我的情绪又“上头”了。
先是给快递员打电话发了一通脾气,然后要求他必须晚上送到。
发出指令后,我的愤怒好像还没消解,和朋友吐槽了一顿,小到现在快递偷懒,大到机制不合理。
怀着这样的心情晚上回到家后,发现我的快递就放在家门口;
快递员短信解释了没有及时派送的原因,并向我道了歉。
你看,多么平常的事,但是这样的情绪累积,却会轻易破坏掉个人的感受和关系的建设。
轻而易举愤怒的人,实际上是对周遭环境缺乏信任。
在冲突“来临前”,潜意识里感受到了危险,所以触发了应激抗争反应。
但是这个危险其实只是预设的,不一定是真实的。
我们生活里处处是这样的情绪“陷阱”:
也许是伴侣不经意的一句话,让你先占据“道德高地”,攻击对方不够爱你;
也许孩子的一个小举动,让你觉得ta是和你“对着干”,最后亲子关系愈发紧张;
甚至是父母的一通电话,就能轻而易举破坏掉你的好心情。
这样的应对模式,就像被拍了肩膀我们就会回头一样,已经刻在我们的“习惯”里。
那么这种“条件反射”是怎么养成的呢?
电影《心灵捕手》里男主威尔与女友吵架的一个场景让人印象深刻。
女友邀请威尔一起去加州,憧憬的是两个人美好的未来。
然而这一变动却触动了男主敏感的神经。他拒绝听女主解释,暴怒地推开对方。
在他眼里,女友之所以和自己在一起,完全是对他的“天才”头衔感到好奇。
作为一个富家女,她早晚会抛弃他。
“别随意指责我的人生!”
威尔的应激情绪似乎来得莫名其妙,然而他对他人的不信任和敌意,是因为满目疮痍的原生家庭。
从小被抛弃和虐待,心里怀着深深的不安全感,久而久之,威尔的心里就形成了一个固有信念:
与其被伤害,不如先一步拒绝对方。
当一个孩子被忽视或者在不安的环境下长大,又无力处理外界的“危险”,很容易养成受惊的体验。
回想过去的成长经历,我的脑海里似乎也浮现了很多被父母被指责的场景;
无理由的压力常常让我感到紧张和焦虑。
我想这就是我潜意识里敌对情绪的由来,这样的高防御背后,是我不愿面对被评判的恐惧。
觉察到自己无意识的攻击模式,就能改变发脾气的行为吗?
一个扎心的事实,无法停止的敌对情绪,无法控制的地“发脾气”,往往是一段关系里的两个人“合谋”的结果。
朋友小水和我吐槽,自己一直是一个温和宽容的人,唯独每次和母亲单独相处,心里都有止不住的火气。
上周小水的母亲来看望她,本来许久再见的团聚,没成想在来的路上,坐在副驾的母亲就开始了指责;
从开车技术不好到还没有嫁人,从不好好吃饭到“越来越像你爸”……
小水的情绪逐渐从委屈上升到了愤怒,果不其然到家后就和母亲大吵一架。
我见过小水的母亲,那是个端庄又温文尔雅的女人,听了小水的抱怨我感到不可思议。
“而且我发现她对所有人都好,唯独对我各种控制和不满!”
“有时候听到声音心里都发紧,还是不住在一起的好。”
争吵-抱怨-和好,小水都没发现自己已经陷在这场和妈妈的“游戏”里。
尽管每次都是针对同一件事争执,女儿要自由,母亲要关注,两个人却都用对抗来“说话”。
因为发脾气是要求对方响应自己需求的、也是最熟悉的一种方式。
在一个家庭里,当妻子发怒,”你怎么又这么晚回家?是不是瞒着我干了什么事?”
她真实的语言是:“能不能多给我一点陪伴?”
当丈夫不耐烦地说,“能不能别天天总唠叨!”
那在此前,两个人一定多次经历了这样的场景。
一遍遍重复创伤关系中的强烈的情感冲突,所谓“情绪应激”“发脾气”,其实也是两个人的情绪需要。
既然情绪应激伤身又伤关系,我们该如何成为情绪的“主人”呢?
德芬老师曾说过,“人都有驱乐避苦的习惯,非常难以改变,然而我们的痛苦,只有完全地去经历它,才能够超脱,得到智慧。”
有时候,越是抗拒和评判自己的习惯,往往越是适得其反。
几个小方法,帮助我们从情绪应激里解脱出来,亲测有用。
1、识别不属于当下的情绪,化解自己的敌意
德芬老师在她的书里写道,“你的情绪不是你,你的念头也不是你。”
第一次看到这句话的时候,感觉醍醐灌顶。
当我们为了一件事发脾气时,这样糟糕的感受里往往混合着过去的创伤,对方熟悉的行为模式激活了我们不好的体验。
但是那可能不是我们当下的情绪,甚至不是我们的情绪。
比如丈夫忘了买礼物,可能唤起了你童年不被重视的恐惧,所以你的愤怒加倍;
别人没有响应你的需求时,你可能认为对方是在故意忽视你,而这只是你的“猜想”。
当情绪来临时,可以用手上的皮筋弹一下自己,打断这种负向思维,提醒自己回到当下。
然后可以问问自己,对方的哪种行为让自己感到不适?
过去的成长记忆里,是不是有同样的情绪体验?
两者有没有什么联系?
联想到过去的体验再回到现实,辨别事实和情绪:
找到应激的原因点,再慢慢应对,让情绪穿过自己,此刻,你的火气差不多也消失一大半了。
2、不断积累正向体验,形成积极反馈模式
正向的心态可以帮我们管理负面情绪。记录幸福的体验,是个不错的调节情绪的方法。
比如:
吃了一顿美食;
完成了一项任务;
和伴侣有了一次难忘的旅途回忆……
把这些美好的事情写下来,装在脑海里,就像随时可以抽奖的盲盒。
每次不开心的时候拿出来看一看,关注积极的一面,可以培养我们获得幸福的能力。
3、头脑无法化解的情绪,可以用舞动去表达
道理容易,做起来却很难。
好在我们的大脑可能欺骗自己,身体却是诚实的。
可以注意感受一下,每当我们的负面情绪升起的时候,是不是会感到胃部和背部不适?
因为胃是我们感受情绪的容器,而背部是收藏压力的中心。想要卸掉日积月累的负面情绪,同样可以从身体入手。
身心舞动,不需要任何舞蹈的门槛,随着音乐尽情表达自己,让身体替我们说话,感受和真实的自我重新联结的感觉。
尝试过就能会了解它的神奇。
最重要的一点,我们不会因为指责自己而变好;
只有接纳内在小孩受过的创伤,学会谅解自己,告诉自己是安全的,抱持缺爱的内在小孩。
当自己感到安全了,敌意减少了,关系里的爱才会流动。
当固有的念头松动了,改变其实就已经开始了。
十点读书开视频号啦!
金牌主播夏萌出镜,带你重读经典
从唐诗宋词到中外名著,短视频里学知识
欢迎点赞关注
本期解读:苏轼《水调歌头》
作者 | 本文转载自张德芬空间(ID:tefenchangpublic)
主播 | 绛染 ,电台主播、爱配音,神秘的爱猫人。
图片 | 视觉中国,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