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古至今,不管是什么样的男人,都有几个共同点。那就是无法忍受另一半对自己的不忠诚,给自己戴绿帽子,还有就是生不出儿子。虽说如今大多人的思想已经没有那么古板,但是还是会在意,这不,科技的发展解决了男人的这一大难题,那就是人工授精儿子,但古代就没有这么发达的科技了,在古代想要生儿子,只能靠夫妻双方的努力了。要知道,古代是没有人工授精的。
所以就有了借种生子。大家看见这四个字并不陌生吧,因为一般这个桥段,在电视上常有上演。而促使这个桥段发生的前提,那就是家有大业,若是没有继承人,家产可能就会被别人抢走了,在中国历史上,也有这么一位借种生子的荒唐皇帝,他所害怕的,就是怕自己没有儿子,会让江山流落外人之手。于是就强迫大臣来睡自己的妻子。目的就是为了生个儿子好继承家业。
这个皇帝就是宋明帝刘彧。他是宋文帝刘义隆第十一个儿子,刘彧,十岁受封为淮阳王,食邑二千户;元嘉二十九,改封湘东王。太初元年三哥宋孝武帝即位后,因为同年刘彧生母沈容姬过世,年仅十五岁的刘彧就改由宋孝武帝的生母路太后抚养长大。刘彧对路太后亲奉爱戴,常服侍路太后医药,路太后也特别笃爱刘彧。
因此孝顺的宋孝武帝虽然残暴无道,猜忌、监视宗王诸弟,甚至为了以防万一杀害了很多兄弟,但却对刘彧特别亲密。除了让刘彧历任秘书监、中护军、侍中兼卫尉、领军将军等清官显位之外,还让刘彧掌握少部分的京师兵权和机要权。两个人关系十分融洽。但随着刘骏病死,刘彧也就再也没那么幸运了。当刘骏的儿子刘子业继位称帝,刘彧的灾难生活便开始了。
大明八年,宋孝武帝过世,继位的前废帝刘子业颇为凶暴。在掌权后,因担心自己的帝位,于是先后除去了叔祖刘义恭、叔父刘昶。但他仍然担忧、猜忌叔父刘彧、刘休仁等宗王,因为刘彧、刘休仁和刘休祐正值当年,而且历任一些重要州府的刺史,具有着丰富的政治、军事经验,最重要的是,他们还拥有着兵权,身边有一群文武将吏,这对于年仅16岁的刘子业来说,不能不说是一个很大的威胁。
刘子业深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道理,于是就想尽办法把这几个叔父都调回京师软禁起来。三位皇叔由此失去了自由,不仅如此,他们时刻还受到刘子业的凌辱。刘彧被刘子业称为“猪王”,有一次还被刘子业放在一水坑里扮猪,吃猪食。看着刘子业狂笑不已的样子,刘彧虽然心里愤怒到了极点,但是为了活下来,只能表面上装出一副恭顺、服从的样子。有几次,刘彧差点就被喜怒无常的刘子业所杀,幸得刘休仁机灵地劝阻,才没被杀。
刘彧等几兄弟在受尽凌辱、尝尽担惊受怕的日子后,认识到决不能坐以待毙。于是他们暗中密切注意刘子业的动向,刘彧派他的亲信阮佃夫、李道儿等积极活动,联络了刘子业的侍从寿寂之、姜产之等10多人作为内应,于是先下手为抢,杀了侄子刘子业,自己当了皇帝,还处死了刘子业的兄弟姐妹刘子尚,刘楚玉等人。
本来、历经磨难的刘彧可以成为一个仁慈好学的君主。因为他自幼爱好文辞、好读书,称帝后还引进了不少才学之士共同研习。不料,当他发现自己身体不能长寿之时,为了消除太子刘昱将来的潜在的政敌,他走向了一条残忍滥杀的道路。
也许是坏事做多了,真的会有报应吧,刘彧残暴荒淫,虽然有几百个嫔妃,却始终没有子嗣,这让他很是苦恼,毕竟没有子嗣就没有继承人,外面的人要是知道自己没有生育能力,恐怕自己的皇位也坐不安稳。于是他异想天开,想和大臣借种生子。经过深思熟虑,皇帝最终选择了自己的心腹李道儿来完成这一重任。
对于刘彧为何选择李道儿,后人给出了三种猜测:一是他与宋明帝感情深厚,不会张扬此事。二是史书描述李道儿,才华横溢,智商极高,所以他的基因是最好的,第三,也就是宋明帝最关心,因为李道儿只有一妻一妾,但每年都生一个儿子。因此,他有一个儿子的机会很高。
于是刘彧就和李道儿说起此事,你是皇帝你说了算,我还能不同意吗?于是,刘彧把自己的宠妾陈妙登送给了李道儿,果然,没过多久,陈妙登就成功怀孕,生下了未来的太子刘裕。
不过,这些历史的真实性还有待考证,毕竟谁也不应该大度到把自己的妻子送到别的男人的怀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