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2月21日晨,一辆吉普车疾驰在朝鲜坑坑洼洼的公路上,这辆车一路狂奔,伴着美军飞机的轰炸声,最终驶进了中国的边城安东。这辆车里乘坐的是开国元帅、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总司令彭德怀。
身为统帅的彭老总对安东的情况是有所了解的,但尽管如此,他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就在鸭绿江边,粮食堆得如山高,猪羊成群,弹药箱堆在一起看不到边际,棉衣成千上万捆……
彭老总看到这一幕泪目了,就在距离这里不远的朝鲜战场,数十万将士们饿着肚子、忍着寒风在与敌人进行斗争。可他也明白,这些东西都运不过去啊。但彭老总心中的怒火还是燃烧起来,尤其在看到这一幕后,他更是大发雷霆。
彭德怀查看了一个后勤物资转运站。一进大院,一股恶臭扑来,彭老总闻到这个味道几乎要呕吐了,眼前几十垛猪肉全部都烂掉了。
一个正在吃饭的战士一边发牢骚:“又是这么肥的肉!”一边就把碗里的一大块肉扔进了泔水桶。
老总眼都红了,一下冲上去狠狠揪住这个战士的领口:“前线的将士一个月都吃不到一块肉,你竟敢把肉扔进泔水桶!”
吃饭的战士们搞不清怎么回事,吓得扔下碗远远跑掉,那个扔掉肥肉的战士几乎恐惧得晕过去,如果不是彭德怀拎住他的领口,只怕已经瘫倒在地了。
负责的人跑过来,看着浑身泥水、肮脏不堪的彭总说:“你是谁?干什么的!”
彭德怀松开那个战士:“我是彭德怀!”
那个干部几乎都要坐到地上:“彭总……”
“唉!”老总长叹一声,很快就放弃了来这里吃饭的想法,饿着肚子上了北京的飞机。
“大将冲冠怒”
下午1点,彭老总一下飞机就开车就到了毛主席的住处,现在毛主席正在休息。秘书和警卫拦住彭德怀不许进。毛主席此时身患严重的失眠症,入睡艰难,睡着后谁都不敢打扰。
彭德怀急了,一伸手把工作人员全挥到一边去了:“我有急事向主席汇报”!
言毕不由分说,推门而入。
彭老总与警卫人员动作已经吵醒了毛主席,毛主席见到彭老总胡子拉碴、面色青黄、嘴唇上满是燎泡,身上的棉衣已经四处开花……主席心疼了,说了一句:
“也只有你彭德怀才在人家睡觉的时候跑进来提意见。”
主席虽然“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但终究与身处朝鲜战场的彭老总对战场真实情况的了解有一定的不同,彭德怀向毛泽东汇报了朝鲜战场的艰难情况,以及与美军作战和与蒋军作战的不同。这让毛主席对朝鲜战场的情况有了很大的改观。
毛泽东思考后终于表示,根据现在的情况看:“朝鲜战争能速胜则速胜,不能速胜则缓胜。”
后来的几天,彭总参加了一个会议,他充满感情地说:
“国内只知道取得3次战役胜利的一面,并不知道严重困难的一面。第一批入朝的9个军,经过3个月的作战,已经伤亡45000人,另外,生病、冻伤、冻死约40000人。几十万志愿军既得不到充足的粮食供应,更吃不到新鲜蔬菜,一线部队只能靠一把炒面一把雪坚持作战。战士营养不良,面黄肌瘦……”
在会议中,有些部门开始强调很多实际困难,彭总听不下去了,生气的说:
“这也困难,那也难办,你们整天干的是什么?……你们到朝鲜前线去看看,战士住的什么?吃的什么?穿的什么?这些可爱的战士在敌人飞机坦克大炮的轮番轰炸下,就趴在雪地里忍饥挨冻,其艰苦程度甚至超过了红军时期。经过几个月的苦战,伤亡了那么多战士,他们为谁牺牲,为谁流血?战死的、负伤的、饿死的、冻死的,这些都是青年娃娃呀!难道就不能采取紧急措施吗?”
一瞬间,整个会场鸦雀无声。大家没有想到朝鲜这么艰苦,在听了彭总的话后,都低头不语…
周总理的咳嗽声打破了会场的寂静,劳累的总理满脸疲惫,语调严肃的说:
“志愿军在彭老总领导下,在那样困难的条件下,取得许多胜利,值得我们后方的每个人学习。我们后方的工作做得不够好,要继续克服改进,有些具体困难前方同志不了解,这是我们通气不够、说明不够。”
总理后来把国家的困难和所做的努力说了说,彭总听到国家已将财政收入的百分之六十以上都用到了抗美援朝上时,他动容了。
可是总理至始至终没有责怪彭老总“发脾气”,甚至把彭总的每一项要求都找了专人落实。
彭德怀连声说:“我代表志愿军将士感谢大家!”
后来,主席知道后只淡淡说了一句:“大将冲冠怒,惊醒梦里人,不是坏事!”
彭总回到朝鲜战场
彭老总在返回朝鲜前线的途中,看到大批部队和炮车,把公路挤得水泄不通时,说了一句:“杨得志来得好快!”
老总想到前几日在会场上发脾气,又想到宽厚的总理,忍不住骂了自己一句:“你这个臭骡子脾气,唉!”
其实,彭总这次回国,作用还是很大的,毛主席对这个老战友十分熟悉,主席曾经多次说过,他对彭德怀最了解。彭总发脾气说明什么?说明了志愿军困难的严重性,说明志愿军作战到了一个关键的时刻。所以,毛主席十分重视。
彭总返回朝鲜之前,一系列措施就已经下达了:
1、补充西线部队的五万新兵、七千老兵立即前往朝鲜;
2、补充东线的十九兵团的四万多兵员随身携带三个师的苏式武器拔营起程;
杨得志的十九兵团迅速赶往前线;
3、陈赓、王近山的三兵团立即出川赶往东北;
4、空军到朝鲜修机场;
5、炮兵立刻出动一个高炮师、一个战防师、三个火箭炮团和两个榴弹炮团;
6、五千五百辆即将到达中国的苏制汽车分给志愿军四千辆;
7、东北准备十万张病床收治伤员……
彭总这次回国,让很多没有亲临朝鲜战场的指挥员了解到了战场的残酷,他们没有想到志愿军战士们这么苦。“报喜不报忧”的彭老总,这次回国把志愿军真实的困难讲了出来,这才让大家看到四次战役胜利背后的付出…
“六星上将”洪学智
在第五次战役进行的同时,一次中国军事史的巨大变革已经来临,这次事件也是中国军队现代化建设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发生什么事呢?
“洪学智同志,你好,一路辛苦了。”
周恩来站在办公室门口,望着风尘仆仆赶来的洪学智,眼里满是心疼,他紧紧握住了洪学智的手。可是洪学智抬头看到总理的时候,更是吃了一惊。洪学智将军在回忆录中提到这次见面,他写道:“周副主席工作很忙,他显得很憔悴”。
洪学智这次专程从朝鲜前线回国,有两件事,一件事他自己知道,就是汇报志愿军后勤中存在的困难。另外一件事,周恩来知道,但是不会告诉他,那就是他要亲自考察洪学智,观察其是否能出任即将成立的志愿军后方勤务司令部司令。
洪学智将军很快把志愿军的困难一五一十的进行了汇报,总理听得很认真,听完洪学智的汇报后,周恩来心情沉重极了:
“外国军事家说,后勤是现代化战争的瓶颈,志愿军的后勤必须加强,要给志愿军后勤增派防空部门、通信部队…?”
汇报完之后,总理对这个未来的“志愿军后勤司令”十分满意。
洪学智再次奔赴朝鲜战场。5月14日,蒙在鼓里的洪学智将军终于知道了这件事。彭老总要正式任命他为“志愿军后勤司令”。
彭德怀和志愿军的副司令们共同商议“后方勤务司令部司令”人选。洪学智将军不愿意当这个司令,他在回忆录中也提到了为何不愿意当司令:“朝鲜战争的后勤工作太难搞,我担心搞不好,搞砸了,没办法交代!”
可是,雷厉风行的彭总没给他拒绝的机会…
洪学智:“我不能兼这个司令。”
彭德怀问:“为什么?”
洪学智:“前一段让我管,我没管好。现在再让我兼这个后勤司令,还不是弄不好!我什么事都干,就这事不干,让别人干吧。”
彭总脾气上来了,“啪”的一声,他猛拍了一下桌子:“你不干?行啊!你不用干了!”
洪学智小声问了一句:“那谁干呢?”
彭德怀怒吼:“我干!你去指挥部队吧!”
“老总,你讲这个话,可是将军的话了。”
就这样,洪学智将军“赶鸭子上架”地成了志愿军后勤司令。所有人都知道,洪学智将军是最合适的人选。后来,将军也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志愿军后勤司令部的成立,让志愿军整个后勤有了“天翻地覆”的改观。
志愿军比美军穿棉衣还早!
1951年9月,在洪学智将军的领导下,955车皮的冬装顺利运到了朝鲜,143万的棉衣只损失了0.52%。在朝鲜谈判的志愿军穿上了崭新的棉衣,敌方的停战谈判代表都惊呆了。
他们说:“没想到轰炸得这么厉害,你们还能穿上棉衣,比我们还早。”
要知道,此时的朝鲜正在经历美军的空中“绞杀战”,美军在朝空军的80%全部出动,对朝鲜北部的公路、铁路进行了地毯式轰炸,他们想要用这种方式切断志愿军的后勤赢得正面战场的胜利。可令他们想不到的是,志愿军不仅损失减少,而且后勤补给愈战愈强。
这距离彭总回国仅仅半年多时间…
除此之外,志愿军的武器装备、战略战术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志愿军指战员惊人的学习能力让美军“叹为观止”,以苏制“喀秋莎火箭炮”等先进武器装备入朝为代表,志愿军甚至有了与敌人“火拼”的实力。
在震惊世界的“上甘岭战役”中,“联合国军”调集兵力6万余人,大炮300余门,坦克170多辆,出动飞机3000多架次,对志愿军两个连防守地约3.7平方公里的上甘岭阵地发起猛攻。
志愿军防守部队顽强抵抗,与现代化的美军进行了一场“堪比凡尔登”的阵地争夺战。志愿军战士们用机智的“地道”以及顽强的意志力守住了阵地,在43天的战斗中,志愿军共击退敌人900多次冲锋,并最终取得了胜利。
在抗美援朝最后一战“金城战役”中,“喀秋莎”炮兵21师等部队,在28分钟的炮火准备中,发射炮弹1900余吨,步兵部队在火炮和坦克的掩护下,仅用1个小时就在30公里正面全线突破了敌军4个师的坚固防线,21个小时完成了战役进攻任务,收复土地160多平方公里。
这两场“战役”中志愿军的战略战术以及武器装备与刚进朝鲜时有了全面的改观。战略战术上,志愿军由“运动防御”转成了“阵地防御”。武器装备上,志愿军炮兵、反坦克武器等都得到了很大的补充,而且中国空军也已经初步有了战斗力。
1951年2月,彭总回国的时候,堆积如山的物资只能停靠在鸭绿江边,不是没有物资,而是运不过去。所以,前线战士们被迫只能忍饥挨饿,受冷受冻。非战斗减员十分的严重。
而“把鸭绿江边的物资运到前线”,志愿军只用了半年,在洪学智将军的领导下,志愿军后勤部建立了一个真正的“打不烂、炸不断”的钢铁运输线。
洪学智将军带领志愿军发明了多种多样的运输战术,比如“片面运输”、“顶牛过江”、“水下桥”等,建立起了灵活多变的战斗化后勤。让敌人的“空中绞杀战”成为了摆设…
洪学智是新中国首次授衔的上将,1988年恢复军衔制时第二次被授予上将军衔,是唯一两次被授予上将军衔的高级将领。所以,大家都称他为“六星上将”。
他为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后勤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是人民解放军现代后勤工作的莫基人和开拓者,他的贡献在抗美援朝志愿军后勤工作中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