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董加耕,可能现在的年轻人对他都不甚了解了。但是凡是经历过那个特殊年代的人,肯定都对他十分熟悉,毕竟当年《人民日报》等全国媒体掀起的“学习董加耕、赶上董加耕”舆论高潮那可是席卷全国,影响亿万中国人。
苦水里泡大,董加耕立志改变家乡贫穷面貌
1941年,董加耕出生在江苏省盐城县葛武公社董伙大队。董加耕的儿童时代是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度过,学龄时代是在百废待兴的重建年代度过的。作为祖祖辈辈都是农民的董加耕,亲身体验了父母以及父老乡亲土里求生的艰辛。
当时的苏北水乡每年只能种一季水稻,而且因为土质不好,收成也不高。基本上村上的劳动力,常年都得飘在外面打工才能勉强养活一家老小。
如果不是那两件铭心刻骨的事件的发生,董加耕或许也会和他的乡党一样,遵循着命运既定的路线前行。
有一次,母亲盛饭的时候不小心手滑,盛满饭的碗掉在了地上,舍不得这点粮食的母亲竟然趴在地上把稀粥舔食干净。
贫困带来的屈辱和无可奈何,让少年的董加耕蚀骨侵髓般地痛苦。
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全国闹饥荒,根本无处打工,这让每年只能勉强收点水稻果腹的苏北水乡更是雪上加霜。
当时董加耕家也是整天忍饥挨饿,一天,董加耕的父亲好不容易在一片水泽旁边发现了几株菌菇,自己吃了点,剩下的准备带回家给家人吃,没想到还没到家就毒发身亡了。原来,那个蘑菇平时是能吃的,但是发了芽之后就有毒了。
其实那个毒性不是很猛烈,如果是健康的现代人,顶多上吐下泻一通,打打点滴难受几天也就好了,可那个时候,他的父亲已经饿得皮包骨头、走路都打漂了,自身免疫系统已经没有了,所以稍微一点毒性就要了他的命。归根到底,还是贫穷要了他父亲的命。
这两件发生在至亲身上的事件,让告别贫穷、改变命运的想法深深烙印在董加耕的内心,他苦学勤学,18岁就成为了预备党员,被盐城地区评选为学习标兵。
不上北大,我要回家务农
1961年,董加耕19岁,高中即将毕业,他平时的考试平均成绩从来没下过96分,外加上他校团支部书记、预备党员、县学习标兵的履历,县委准备将推荐去北大深造的名额给董加耕。
上大学后学什么?各科老师们对董加耕的未来规划争论不休,语文老师劝他学新闻学,为祖国舆论战线再立新功;外语老师劝他学英语,为祖国外交事业增砖添瓦;化学老师劝他学化工,为我国工业化进程贡献力量……
让每个人都感到震惊的是,董加耕的报考志愿上只有八个字:回乡务农,励志耕耘。
董加耕的决定不但震惊了全校,还惊动了县委。
董加耕给县委写信解释自己的选择,就是要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以农业为基础,到农村干一番事业的号召,这是自己深思熟虑的考量,他立志要改变家乡贫穷的面貌。
县委在信中看到董加耕要为民办事的务农决心,于是尊重董加耕的选择,并鼓励他在农业第一线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建立新功。
科学种田,彻底解决家乡温饱问题
于是,董加耕回到老家葛武公社董伙大队参加劳动。
看着董加耕长大的乡亲们对他的选择也是十分不解,穷乡村里好不容易飞出个金凤凰,咋又飞回来了呢?
董加耕却说,他不能自己一个人远走高飞,他要带着乡亲们一起脱贫致富!
乡亲们都担心,这么一个学生娃,能干得了又苦又累的农活吗?没想到董加耕一点娇气都没有:暴雨天,他冒着狂风暴雨到田里疏通沟渠;天旱了,他带着社员,奋战十几个日夜拉水浇田,脚上的血泡都磨成老茧;秋天抢收的时候,一口气能扛40多斗稻米不用休息;寒冬闲暇时,还亲自撑船割水草给生产队的牛马驴当饲料。
半年下来,乡亲们对董加耕再没有半点怀疑,纷纷称赞董加耕吃苦耐劳,是种地的好手。
但董加耕知道,仅仅吃苦耐劳是不能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的,田里的收成不会仅仅因为你够吃苦而增加,只有农业科学才能改变乡村的贫穷面貌。
董加耕上学的时候,就经常抽空研究关于科学种田方面的书籍,每次去县里,他都要跑到农业局相关的单位请教专家,或者去县图书馆借阅农业相关的书。所以董加耕在回乡之前,就给家乡农耕改革做好了规划。
苏北水乡千百年来都是一年一熟的水田制,董加耕却“异想天开”地想改变这一百年惯例,变成“一年三熟”的轮作制,具体来说,保持丰水期种水稻的旧制不变,在枯水期种棉花,在寒冬种绿肥,把年产单一、亩产单薄的盐碱水田变为因时因地制宜的丰美水乡。
乡亲们却不太买他的账,在盐碱地种棉花无论如何都有点异想天开。老话说得好“沤改旱、必讨饭”,所以董加耕提出计划后,响应者寥。
见乡亲们不相信自己,董加耕向县里申请了一小块试验田,想用事实说服乡亲们改变“靠天吃饭”的传统思想。
通过董加耕科学的土壤改良、用心栽培、防虫治病,第二年,水乡第一次长出了雪白雪白的大棉花!乡亲们都震惊了,他们终于相信有科学种田这回事儿了,都开始全心全意跟着董加耕干。
稻麦、棉花、绿肥轮作制在葛武公社取得成功后,盐城县委也大为高兴,他们在全县乃至整个苏北地区推广这种科学种田的做法。
董加耕在改良试验田和在社董伙大队帮助乡亲们改善土质,帮助乡亲们解决问题的笔记本,十几万字的数据成了最佳科学种田指导范本,被命名为《务农日记》结集出版。
董加耕在去南京开省代表大会的时候,还提议由团省委、省高教局、江苏省农学院等多个部门共同联合开办“江苏函授大学”,面向全省、全国的学者,对他们提供系统化的农业科学技术培训,实现真正的科学助农、科学富农。
受毛主席接见
1962年秋,《人民日报》《新华日报》《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杂志》《解放军报》等报刊先后报道了董加耕的事迹,赞赏董加耕身先士卒、建设家乡的无私行为,号召全国学习董加耕,建设新农村。
毛主席也对董加耕的行为大加赞赏,当时的国家副主席董必武还为再刊的《务农日记》亲自题词。
此后,董加耕还先后受到了周总理、刘少奇副主席、朱总司令和陈毅元帅的接见。
因为对家乡的卓越贡献,董加耕先后当选为共青团盐城地委书记、全国人大代表、共青团中央中央委员。
1965年,在毛主席70岁生日当天,董加耕的名字被毛主席亲自加进了宴客的名单,和毛主席同桌进餐。
和董加耕一起被邀请进人民大会堂的还有邢燕子、王进喜、陈永贵等几位劳模。席间,毛主席勉励他们运用自己的知识和所学,为人民做好事、做好事。
1977年,董加耕重新回到盐城,让他继续进行脱离贫穷和改变命运的事业。
盐城各单位都抢着为董加耕优先安排工作,但是这几年在北京的见闻,让董加耕知道,土地改良只能让乡亲们脱贫、吃饱饭而已,要想让乡亲们彻底富裕起来,大力创办乡镇企业才是长久之计。
董加耕历经了副乡长、副书记、企业局副局长、盐城政协副主席的职位变迁,不变的是他为家乡人民做实事、做好事的初心和力量,他始终在琢磨如何更大范围更大意义上的脱贫致富,为引进人才、引进资金和引进企业奔波劳碌。
他主政的盐城市郊区(原盐城县)终于在1994年迈入全国百强县第55位,董加耕本人也获得“共和国百星代表”的荣誉。
如今的董加耕已是八旬老人,退休在家却不赋闲,一直在侍弄自己的一小片试验田,用他的话说,他这辈子是离不开土地的。
回首这一生董加耕给了自己16个字的评语:人贵有志,志贵不移,观念更新,不改初衷。
初心不改,方得始终。董加耕用自己的一生,践行了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操行,让自己的人生变得辉煌,也让家乡变得更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