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降息前后,楼市的小作文就开始满天飞。
这两天尤其多,这让我有种感觉,总觉得有点风雨欲来的味道,尤其进入9月以后,这种感觉越来越强烈了。
美联储降息前,彭博传出说我们酝酿降低存量房贷利率。
随后美联储降息,然后又有消息说一线城市的限购政策要调整。
昨天,刷到成都的一个项目准备要涨价。
还有贝壳要在成都拿地盖房子,一个曾经只做卖房和租房服务的企业,竟然要拿地盖房了?
这背后又是一场怎样的洗牌,难道贝壳已经嗅到了抄底的机会?
9月最后一周,我和大家一样,静待大招落地。
但在此之前,有些新的思考和变化,想拿出来和大家聊聊。
美联储降息造成轰动后,我们所有人的目光都开始聚焦到:
接下来,我们会怎么走?
先说结论,当下的环境,到了需要一场大放水来解决的时候了。
所以降息是必然的,只是什么时候降,降多少的问题。
美联储降息后,我们的人民币汇率大涨,一度从1:7.2涨到1:7.04的关口,虽然人民币升值已经是大趋势,但短期如果涨得太猛,就不利于我们的出口。
现在什么局势,大家伙多少心里有数,产能过剩是摆在明面上的。
出口本就有关税卡着,如果人民币再大幅升值,对出口只会更加不利。
所以哪怕是为了保住出口,我们也会跟进降息。
其次,是我们现在的消费问题,看几组数据感受一下吧。
8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05.05万亿元,同比增长6.3%。
狭义货币(M1)余额63.02万亿元,同比下降7.3%。
M1是你手上可以随时用的钱,M2则是你手里的钱+银行存的钱。
当M1下降,M2却上升的时候,就说明一个问题:
要么大家手里真没钱,要么大家有钱但更愿意存在银行。
如果这个情绪继续蔓延,那就会出现消费降级,现在不就正在经历吗?
刚过去的中秋假期,看似出游人数比2019年要好,但月饼和白酒的销量可不好。
门市月饼类产品销售额,比去年同期下降了45%,白酒整体销量也下滑10%左右。
所以哪怕是为了刺激大家的消费,放水也在所难免。
之前我说过,接下来可能是先降准,然后降低存量房贷利率。
LPR的降息,四季度一定会至少有1次,幅度大概率在20个bp左右。
站在老百姓角度来看,房价的下跌=负债的加重,如果再不少点月供,真就不敢消费了。
所以一定要想办法让老百姓钱包先鼓起来,消费和经济才能复苏。
最后,放水势在必行的原因之三,在于地方。
地方更饥渴,他们更需要一场大水来缓解他们的债务。
截至2024年7月底,地方政府债务余额高达42.80万亿元,约占2023年GDP的34%。
之前贵州的城投债问题,就够突出的了,而且还不能赖掉,最后怎么办,只能展期。
所谓延期还,不就是赌货币贬值,债务稀释吗?
而且放水开始有迹可循了,9月21日,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上,国发研究中心前副主任刘世锦建议,要推出一揽子刺激加改革的经济振兴方案,带动经济回归扩张性增长轨道,建议以超长期国债的方式,未来1-2年形成10万亿的经济刺激规模。
如果按照预想,真的能形成10万亿的刺激规模,那这哪里是放水,可以说是发洪水了。
他的提议是提升新市民在保障性住房、教育、医疗、社保、养老等方面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还有加快都市圈范围内中小城镇建设,以此带动中国的第二轮城市化。
发现了吗?
他的提议和我们现在正在做的高度重合,唯一的差别就是资金体量的差异。
之前收储的城市已经扩大到60多个,很多城市出台了收储的细节,但很多人没有感受到收储在如火如荼的落地。
大概率是等收储的资金到位。
之前说3000亿用于收储,这个资金体量显然是不够的。
如果接下来能加大资金量,收储的速度就可以加速了。
看到底会不会能不能形成10万亿的刺激体量进行救市,大家就要关注发行国债、政策落地、降准、降息的时间节点。
我给普通人一个建议:
当多数人已经感受到通胀的时候,其实已经通胀很久了。
普通人落后市场变化至少半年,这是感知的滞后性。
所以当你发现很多城市开始有一些新变化的时候,你就要注意起来了。
比如收储的速度突然加快了,还有以旧换新的房票置换,细则开始出来了,一些基建的工程审批速度加快了。
比如土拍的价格越来越高了,土拍参与的开发商开始增加,法拍房的数量开始减少了等等。
很多市场变化的信号,就是楼市逆转的信号。
你想为什么很多人要关注美联储降息,还关注降息后我们会怎么出招,市场有什么变化,这就是原因
我希望大家先达成一个共识:我们楼市正在进入改革深水区。
我之前一直强调,楼市没有全面普涨的机会了。
我们不存在那样的条件了,人口问题、城市化率的问题、供需问题等等,都意味着我们很难有过去那样全面上涨的机会。
但很多人又会放大以上几个问题,我只能说还是没有看到本质的问题。
人口负增长了,没有需求了,但实际上我们只要没有走到人人住别墅的时代,需求本质上都是存在的。
60后70后父母买的那套房子,00后和10后真的不一定还看得上,而且房子会老会旧会破败,住的也不舒服。
当然,有人说00后可以不买房,可以租房,因为他们不想当房奴。
没关系,住房本质就是刚需,不买房就租房,只不过租房也会涨租金,哪怕是公租房,不用杠,深圳就有公租房涨价的先例了。
当租房的成本无限接近于房贷成本的时候,年轻人又会重新做出选择。
何况,我们现在是看似不缺房,但实际上优质的商品房是偏少的,大多数人都是住老房子的。
四大一线城市房龄在25年以上的住宅占比大约是36.1%;
二线城市与三四线城市房龄大于25年的住宅占比分别为24.4%和23.7%。
再过15年,超过25年的房子可能会达到80%。
这就是房屋养老金出台的背景,老房子太多了,不可能全部拆掉,就只能想办法修修补补。
这些老房子的归宿是什么,要么在老龄化趋势中接受破败,然后遭人抛弃。
要么靠着国家现在还愿意给以旧换新的红利,抓紧置换,又或者靠着房屋养老金再修修补补又三年。
所以我想说什么结论呢?
就是分化,以后楼市分化越来越严重。
而债务和财富的分化也会越来越严重。
这条路,人家发达国家走就替我们先走一遍了。
在韩国,首尔的房子都卷上天了,能攒的起钱买的年轻人越来越少,但首尔都市圈外呢,很多便宜的房子,但年轻人却不愿意放弃首尔的高薪,去住宽敞的房子。
就像现在北上广深,年轻人也不是一毕业工作几年就买得起房的,但很多四线城市,比如鹤岗呢,几万块的房子不少。
可是年轻人也不见得会愿意放弃一线城市的高薪,去县城住大房子。
那你们说,房子到底是过剩还是紧缺呢?
房子的真正价值,根本不是一堆建筑材料堆起来的水泥盒子。
房子背后的创业机遇、就业机会、公共服务、邻居关系远比这房子本身更有价值。
而且,我们现在也在人为“创造”人们对房子的需求,或者你可以理解为是迎合。
现在大家的居住条件,真谈不上好,尤其是大城市,要么住得小,要么住得老。
所以我们提出了要建设好房子,要建设第四代住宅,减少公摊、降低容积率,就是为了满足大家对住好房子的想象。
你就会慢慢发现,我们走进了楼市的改革深水期。
过去大家是没有房子,所以我们在新建。
但未来,是缺好房子,所以我们要优化库存。
以前从无到有,又是一次财富创造周期。
现在从有到优,也会是一次财富创造周期。
这个周期中,每个人都还有机会。
这个机会,就是优化,我们开始进入存量时代,大家不再是拼房子数量多的时候,而是要拼谁的房子好的时候。
可以流动变现的房子才叫资产,而不能变现流动的叫做不动产。
这2年大家卖房的时候,应该都感受到挂牌周期的拉长了吧。
在房价上涨的时候,购房者都是盲目的,但在房价下跌的时候,他们好像终于知道去挑房子了。
他们会考虑地段、户型、得房率、学区、小区绿化等等,这才是“开智”的过程。
所以,你手上那些挂牌时间越长的房子,你越要开始反省,这房子真的还要继续持有吗?
要不要卖掉?关键是卖掉之后,要怎么做,不可能空仓吧?
我之前说过,美联储降息意味着全球进入一轮降息周期,你可以理解为放水周期。
这个周期中,最错误的决定,就是空仓。
持有大量现金,却没有抓住任何资产,这是很危险的。
你想象一下,一个人40岁,辛辛苦苦攒了50万存款,准备用这笔钱躺平不工作了,结果大通胀来了,他的50万,购买力变成了25万。
相当于半辈子继续打水漂了,所以一直以来,存钱是不可能变富的,因为通胀的存在就是对财富的一次掠夺。
所以接下来怎么办,是所有人共性的疑问。
手上的房子怎么做置换,如何换到有价值的房子?又如何守住自己的财富不被通胀给稀释掉,有些人是卡在卖房上了,这房子怎么卖掉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