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我叫李国强,今年已经五十有五。回想起年轻时的往事,仿佛就在昨天。那是1980年的春天,我刚满25岁,在县城的新华书店当售货员。
我出生在县城郊区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父亲是生产队的老实巴交的庄稼汉,母亲在公社食堂做烧火丫头。我从小就爱看书,成绩还算不错,但因为家里条件不好,初中毕业后就没再继续读书了。好在我爱学习的劲头得到了赵叔的赏识,这才有机会到新华书店工作。
赵叔是新华书店的老店长,今年55岁了。他是个和蔼可亲的老同志,待我就像自己的晚辈一样。记得我刚来时,连怎么跟顾客说话都不太会,还是赵叔手把手教我的!
那时候,我的工资是38块钱一个月。虽然不多,但比起在生产队干活儿挣工分强多了。每个月发工资的时候,我都会给家里寄去20块钱。剩下的钱,除了日常开销,我最喜欢买几本书看。
新华书店里,《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岩》这些书特别受欢迎。我没事就偷偷看几页,觉得里面的英雄人物特别了不起。可我自己呢,连跟别人说话都脸红,哪儿像个英雄了。
我性子内向,不太会跟人打交道。同事们都说我老实巴交的,有时还爱拿我开玩笑。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应对,只能傻笑着应对!
就这样,日子一天天过去。直到那年春天,我遇见了张巧玲。
那天,我到邮局去寄信。刚进门,就看见一个英姿飒爽的姑娘正在分拣信件。她穿着邮局的制服,头发利落地扎成马尾,动作麻利,神情专注。我不由得多看了几眼,心里直犯嘀咕:这姑娘看着真精神。
等轮到我办理业务时,那姑娘正好来到窗口。她冲我一笑,说:"同志,你要办什么业务?"我一下子愣住了,结结巴巴地说不出话来。她也不急,耐心地在那等我说完。
办完业务后,我总觉得心里怪怪的。以后几天,我总是找各种理由往邮局跑。每次看到她,心里就美滋滋的。后来我才知道,她叫张巧玲,是个退伍女兵,现在是在邮局当投递员。
就这样,我们慢慢熟悉起来。我发现巧玲性格开朗,待人热情,跟我简直是两个极端。她总是鼓励我多与人交流,说这样能增强自信。
有一次,我鼓起勇气约她看电影。那天放的是《小花》,我们两个坐在电影院里,我的手心直冒汗,连电影演的啥都记不太清了。散场后,巧玲笑着说:"国强,你看电影的样子比电影还好看呢!"我的脸一下子红到了脖子根。
就这样,我们开始了恋爱。巧玲比我小一岁,今年24岁。她的爸爸老张是个退伍老兵,性格严肃,对我这个准女婿总是横挑鼻子竖挑眼的。我每次去他们家,都紧张得连话都说不利索。
巧玲常常笑我,说:"国强,你这样可不行。要是被人欺负了怎么办?"我只能讪讪地笑笑,心里却在想:有你在,谁敢欺负我啊?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我和巧玲的感情也越来越深。我们常常一起散步,听收音机里放《乡恋》、《在希望的田野上》这些流行歌曲。有时候,我们还会骑着自行车去郊外野餐。那时候,一斤大白菜才2分钱,鸡蛋5分钱一个,我们的野餐也简单,但却充满了甜蜜。
眼看着我们的婚期越来越近,我心里既高兴又忐忑。高兴的是终于可以和心爱的人在一起了,忐忑的是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成为一个好丈夫。每次想到这里,我就愁得整晚整晚睡不着觉。
就在这时,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彻底改变了我的生活!
那是个周末的下午,我刚下班,想着要不要去台球室学打台球。最近,我听说同事们经常去打台球,我想着要是学会了,没准儿能跟他们有共同话题,也好融入他们的圈子。
我战战兢兢地推开台球室的门,里面烟雾缭绕,一群人围着台球桌你来我往。我站在门口,不知道该往哪儿走。这时,一个彪形大汉走过来,拍了拍我的肩膀:"哟,这不是新华书店的小李吗?来打台球啊?"
我抬头一看,是王大力。这人在县里有些名气,据说是个混混头目。我吓得直往后缩,结结巴巴地说:"我...我就是来看看。"
王大力哈哈大笑:"看什么看?来都来了,打两杆呗!"说着,不由分说地把我拉到了台球桌前。
我哪里会打台球啊,拿起球杆就像拿着烫手山芋。王大力他们笑得前仰后合:"哎呀,小李啊,你这球杆拿得比擀面杖还僵硬!来来来,我来教你!"
就这样,我成了他们的"陪练"。说是陪练,其实就是让我出洋相。每次我打歪了,他们就哄堂大笑。我心里难受,可又不敢说什么,只能强颜欢笑!
这种情况持续了好几个星期。我每次去台球室,都像是去受罪。可我又不敢不去,怕他们说我不够朋友。
有一天,我正在整理书架,孙小梅——我们书店新来的售货员——走过来问我:"国强哥,你最近怎么老往台球室跑啊?"
我愣了一下,支支吾吾地说:"没...没什么,就是想学着玩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