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之前,国内第一本全面、系统介绍“艺术家手作书”的出版物《书之极》问世,让很多人第一次知道了这种“书中金字塔式的存在”,一篇《他在北京蜗居30㎡,却收藏价值千万“最美的书”》的文章,也让作者王骥被更多的读者所熟知。
此后,王骥通过举办展览,在北大、清华、央美、首图等地讲座,持续扮演着“艺术家手作书”推广使者的角色。使之从无人知晓到拥趸日众。对于陆续“入坑”的读者而言,上市两月即售罄的《书之极》也成为一个无缘得见的美丽传说,他们在豆瓣、小红书等地殷切求购,询问再版的消息,这本书在当当上的“售价”更是飙升到了16800元。
对于《书之极》,王骥和创作团队本来怀抱着“做一本滞销书”的想法,市场的热烈反响令他们受宠若惊,以至于升腾起一种“使命召唤”的感觉,认为应该再做一本书,将这一使命继续下去。《书之极》的成功也让王骥看到:这个时代不缺少有审美品味,愿意为精致的精神享受买单的人。各地读者的提问交流,也激发了王骥对于艺术家手作书更多角度的思考,他希望通过深入研究回应他们的期待,《奇迹之境:艺术家手作书》(以下简称《奇迹之境》)的写作由此开启。
《奇迹之境:艺术家手作书》首发上线
限量20本签名版 先到先得
在这本书中
有50场私人订制的艺术展
虽然《书之极》被很多人赞誉为“艺术家手作书教科书”。但这其实是一本饱含深情的感性之书,王骥将他与24本极致之书相遇的故事娓娓道来,在细致入微的描述中,你可以感受到他彼时彼刻的喜悦和震撼,正是这份毫无保留的灵魂颤动深深感染了读者。
虽然这样的文字风格收获的都是溢美之词,王骥还是忍不住反思:过于感性的描述与私人的理解,可能会给读者一个先入为主的引导,限制了他们的思考方向——“在书中,我将一本艺术家手作书的封面比作一个装满了葡萄美酒的月光杯,在银色月光的映照下,轻轻弹了一下杯沿,杯中泛起微微的涟漪。这样的文字固然很美,却固定了读者的想象。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为什么是涟漪呢?为什么不可以是一个漩涡,一个迷宫?”
因此,在《奇迹之境》中,王骥希望将更多的主动权、参与感和思考空间交还给读者,让他们更为自如沉浸地漫步于这50个“纸上展览”之中。
在王骥看来,每一本艺术家手作书都是一个私人定制的艺术展览。在翻阅的过程中,手指的捻动代替了脚步的交替,页面的层层交叠代替了展厅的连续空间,封面与封底则代替了入口与出口。在《奇迹之境》中,有50场这样的展览,王骥选择后退一步,尽量不去剥夺读者欣赏艺术家手作书的美好,不去干扰读者探寻的乐趣。
相比《书之极》,《奇迹之境》是一本更“客观”的书,王骥会介绍50本艺术家手作书的尺寸、重量、创作者、创作年代、制作技术等指标,但不会过多地用感性的文字去描述,读者可以通过高度还原的图片与细节,自行去感受艺术家手作书的“五感俱全”,精妙创意,在“逛展”过程中生发出无穷无尽的美妙想象。
为了让读者更为深入了解艺术家手作书,王骥在前言中下足了功夫,用7个章节讲述了艺术家手作书的起源、前世今生、鉴赏方法、获得途径、收藏重点、分类规则等。
为此,他从网上买了很多专业书籍,用荧光笔和贴纸做了密密麻麻的标记,通过手写笔记一点一滴累积素材,往往早上一杯咖啡在手,再一抬头已经天光昏暗。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他三易其稿,只是为了让《奇迹之境》离“艺术家手作书教科书”的目标更近一步。
全方位、多角度展示
书中“极品”的多元魅力
十多年来,王骥通过拍卖、旧书店、朋友介绍等渠道,先后收藏了200多本艺术家手作书,《书之极》只不过展现了这个宝藏的一角。到了《奇迹之境》,王骥想通过50本书的体量,为读者展现艺术家手作书更广阔绮丽的风景。在这本书中,不仅有达利、赵无极、亨利·摩尔,藤田嗣治等名家之作,更有一些陌生的艺术家名字,他们的手作书无论是从思想的深度、创作的精细程度、呈现形式的创新性,都丝毫不输于那些大艺术家。
点击图片购买《奇迹之境:艺术家手作书》↓
《奇迹之境:艺术家手作书》封面及部分内页
如果说《书之极》中的24本艺术家手作书是王骥的“个人严选”,那么《奇迹之境》收录的50本则是整个团队的意见共识。王骥将《书之极》之外自己拥有的艺术家手作书都拉到摄影师闫实的工作室中,与设计师潘焰荣、出品人张向东一起翻阅了一遍,结合四人意见最终选出了60多本(出版时最终选定50本),尽可能多角度、全方位展示艺术家手作书的多元化创作。
《书之极》限量版曾附赠了意大利艺术家Angela Occhipinti亲手制作的蚀刻版画作品。这位90多岁的传奇艺术家曾经跟毕加索、米罗、杜尚等大师一起工作过,还手把手教会君特·格拉斯制作手作书。《奇迹之境》中就收录了她的一本独一无二的艺术家手作书。
从外表看,这本手作书是一个平淡无奇的木头盒子,打开之后里面却“暗藏乾坤”。上世纪80年代她曾经去西藏旅行,获得了一卷空白的转经轮经文纸,她在纸上写下了很多关于人生、宇宙、艺术的理解与思考,然后卷成转轮形状用胶固定在了盒子里,相当于尘封了一段记忆在这段卷轴之上,也给读者提出了一个“to be or not to be”的哲学问题。
你可以选择去阅读,这就意味着去破坏它且无法复原,也可以选择不去阅读,让这本书“沦为”一件装置艺术。艺术家手作书的“小中见大”通过这本书展露无疑——小小尺寸背后蕴藏着深不可测的内涵。
《奇迹之境》中的另一本“奇书”其实是一段木头。艺术家选中了一棵15米的欧洲红松,将其截为50段,每一段又从中间横截为三段,两边装上合页,就成了一本以松木为封面、封底的手作书,书皮的纹理与年轮历历可见。这本书中只有一页纸,正面是一首手写诗歌,背面则是一幅丝网版画。有意思的是,这本书在意大利时安然无恙,当王骥将它带回北京后,一年之内就由于北京气候的干燥,封面、封底就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变形,成了一本再也合不上的书。
还有一本艺术家手作书,是王骥写作《奇迹之境》过程中的“意外收获”。这本书是他几年前在意大利的一家珍稀书店中无意发现的,作者是他最爱的意大利艺术家Arnaldo Pomodoro,此次重新拿出来研究,他发现文字作者竟然是博尔赫斯,这本《7首撒克逊诗歌》也被誉为博尔赫斯一生中最美的一本书。
在王骥看来,如果艺术家手作书是书籍中的金字塔尖,这本书就是塔尖上那颗耀眼的明珠。
为5%的品质提升
付出500%的努力
《书之极》的设计和印制曾经备受赞誉,才刚刚出印厂,就毫无悬念地获得了2020年中国“最美的书”。而《奇迹之境》继续由著名设计师潘焰荣操刀,在延续了《书之极》的庄重、精美的同时,有意弱化阅读上的仪式感,无论是小一圈的开本设计还是编排的节奏,都让读者更专注于阅读和欣赏本身。
《奇迹之极》还借鉴了艺术家手作书常见的“插页”方式,来调适读者的阅读节奏。书中有50张介绍艺术家手作书的插页,选用的是极度轻薄的“圣经纸”,薄到可以产生静电吸附,当你翻到这一页,它并不会从书里掉落出来。此外,《奇迹之境》的封面选用的是意大利艺术纸,序言部分是日本竹尾纸,四色部分则是日本再生环保纸,依旧由中国印刷质量最高的机构雅昌负责印制。
2023年下半年,《奇迹之境》的文字和图片部分已经基本完成,潘焰荣已经完成了最初的版本,却迟迟不愿意发给王骥,在几次追问之下,潘老师略显难为情地表示:“我觉得现在的设计也就能打个90分,但是我想再想想,争取做到95分。”对这样精益求精的态度,王骥深表认同,于是他们又一起沉淀、打磨了一年。
点击图片购买《奇迹之境:艺术家手作书》↓
在后来与王骥的对谈中,为《书之极》和《奇迹之境》作序的艺术家徐冰表示:“咱们都是愿意为作品那5%的品质提升去付出500%努力的人,这个努力外人也许不理解,但是我们自己知道。”
“现在的AI把‘术’的部分推进到比任何个人能力都强的程度,那‘艺”的部分也能得到推进吗?我的回答是:‘艺’的核心部分不能。因为这部分是自然人身上‘分泌’出的一种特殊的东西,它是独有的、随机的、拒绝总结的、不可复制的,它与‘术’浑然一体,造就了艺术。”在《奇迹之境》的前言《我们为何如此着迷手制书》中,徐冰借由艺术家手作书,道出了他对艺术最本质那部分核心的思考。
在AI发展一日千里的今天,我们更需要慢下脚步,在一本本做到极致的艺术家手作书中重拾纸质书的尊严,感受艺术家们毫无羁绊、突破边界的想象力,体会机器永远无法感同身受的审美愉悦。从这个角度来看,《奇迹之境》的到来恰逢其时。
本文《奇迹之境》实拍图均来源于@雅昌文化集团
9月24日,一场《奇迹之境》同名艺术家手作书展开幕也在杭州天目里X Sign Space开幕,由两位设计师梅树植、潘焰荣担任策展人,将展出《书之极》中收录的全部24本艺术家手作书,以及《奇迹之境》中收录的大多数艺术家手作书。如果你手中有《书之极》或《奇迹之境》,参加这个展览应该会有别样的感受,新世界的大门或许将会为你开启。
《奇迹之境:艺术家手作书》首发上线
限量20本签名版 先到先得
展览预告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