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武汉大学发布通知,从9月24日7时起,实施新的社会公众及团队进校参观规定。按照新规定,社会公众在周末及节假日规定时间内可直接刷身份证步行进校,无需预约,其它时间则谢绝进校。
“十一”小长假将至,高校尤其是知名院校,成为不少人心仪的旅游目的地。如何尽快满足公众的游览需求,是摆在高校面前的一道必答题。
在这方面,武汉大学交出了一份让人满意的答案。武汉大学不仅是一所学术底蕴深厚的名校,更是一座如诗如画般的花园式学校。梅园的幽香、珞珈山的秀丽、东湖村的宁静以及武汉大学牌坊的庄严,让无数游客流连忘返。武汉大学取消预约制,为公众参观校园提供了便利,也拉近了学校与社会的距离。
为武汉大学叫好的同时,也要看到,一些高校在校园开放问题上,仍“扭扭捏捏”,不彻底,不痛快。
至今,仍有不少高校迟迟不肯面向公众打开大门,有些高校虽然宣布开放,但前置了预约等条件;还有些高校甚至需要有在校生的“邀请码”才能放行。种种繁杂的入校手续,犹如一道无形的墙,堵在公众面前。如此“挤牙膏”似的开放,既伤了公众的心,又让各种“黄牛”有了生存的空间,影响校园管理秩序。
这些高校为什么要这么做?有的说是为校园安全考虑,有的则称是为了维护教学秩序。其实,这些理由都站不住脚。
无论是保护校园安全,还是维护教学秩序,一张门禁卡就可以解决,在教学楼、宿舍装上门禁,这在技术上并不难。此外,校方也可以提前立好规矩,比如说武汉大学便规定,公众只能在固定时间固定地点入校,这有效避免了公众对教学活动的干扰。
高校拿这些理由搪塞,恰恰说明他们在校园管理上存在“懒政”思维,觉得校园开放是一件麻烦事,本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则,校园的门缝自然能开多小就开多小。
这样的观念需要纠正了!
绝大多数高校的运营,都以公共财政为基础。公众要求高校开放,并不是一件过分的事情。如今很多高校都在强调社会责任感,加大校园对公众的开放程度,不正是履行社会责任的体现吗?
“开放”也是高校软实力的体现。相信每一所高校的校训,都包含了对大学生服务社会的期待。但如果高校对公众摆出一副“避之唯恐不及”的姿态,教育出的学生能食人间烟火吗?又如何指望他们能够关怀社会?
一步到位开放校园,武汉大学已经“打样”,期待其他高校也能跟上。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评论员 朱文龙)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