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这一年在讨论人民大会堂设计方案的时候,有人提出来这么一个问题:大会堂的高度可不能超过天安门城楼的高度!
1959年,这一年是我国建国十周年的大喜日子,为了庆祝这十周年,国家决定在首都修建十个建筑作为庆典礼物。
在这之前,原本规划在首都建设的“大礼堂”项目,地位一下就被拔高了,被立为十大建筑头名。地位被拔高了,就意味着整个项目要重新立项了,之前规划的“大礼堂”规模显然有些小家子气,这就要重新进行设计和规划了。
于是乎,在1958年这一年,来自全国各个省市很多有名气的建筑学者,在9月8号这一天都来到了北京,参与到大会堂的设计方案中。
这次来到北京的专家们,总共有30多个,他们都被安排住在了和平宾馆。
这些专家们知道自己要参与的项目,是可以载入史册的一个项目,因此,在来北京的路上,他们就已经在钻研着设计方案了。到了宾馆,稍作休息之后,有的人直接就在宾馆的地上展开自己的设计图纸,就这么在地上开始了工作。
初稿虽然用很短的时间就出来了,但是很不尽人意,这些专家们最大的优势是很有经验,但这很有经验此时却成了一个最大的问题。直观的反映就是在方案的设计上,拘泥于国内外现有的设计经验,很难去突破固有的思维。简单的来说,就是缺乏创新,设计出来的方案乏善可陈。
那么,怎么来解决这个问题呢?
答案很简单,那就是让更多的、优秀的年轻人参与进来。年轻人虽然缺乏经验,但是他们敢想啊!年轻人的思维是很活跃的,加入了这一批新鲜的血液之后,效果立竿见影。很多新鲜的灵感顿时就爆发了出来,大家也在你一言我一语的讨论中,产生了很多新的思考,同时,也产生了一些新的问题。
比如说比较突出的一个问题,就是有人提出来:人民大会堂的高度要不要超过天安门城楼的高度呢?
很多人都觉得,大会堂的高度不适合超过天安门城楼。
当时,更多的是从建筑的美学上来考虑这个问题的。我们先来看看天安门广场的一个整体结构。
天安门广场南北长约八百米,东西宽五百米,这么大的一个地方,应该如何布局,大会堂的高度要不要超过天安门城楼,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就是这么一个问题,当时引起了众多专家学者们的争论,都没有得出一个满意的结论。于是乎,后来特意召开了一次会议,专门解决这些很突出又很难的解决的问题。
这次会议上,就作出说明:大会堂的高度可以超过天安门城楼,但是需要注意协调。
以上只是大会堂在建设过程中的冰山一角,这座恢弘的建筑,是咱们中国人群体智慧的结晶,是咱们呈现给这个世界的一个新面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