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上将在国际战场一战定乾坤,战后却称太遗憾:去晚了!
1953年春,美军在朝鲜战场遭到失败,又迫于世界舆论的压力,不得不接受苏联驻联合国代表马立克提出的停火谈判的建议。但是,美军为了增加在谈判桌上的筹码,并没有停止军事攻势。朝鲜战争形成了边谈边打、军事斗争和外交斗争交织的复杂局面。
4月18日,杨勇被任命为志愿军第二十兵团司令员,迅速赶赴朝鲜。在这种情况下受命,他深知自己肩上的责任。
第二十兵团司令部驻台日里,与之对峙的是美国第八集团军。此时,美军利用空中优势,又在筹划所谓的“夏季攻势”。南朝鲜李承晚则蓄意拖延、无理阻挠朝鲜停止谈判。
针对这一情况,刚从国内回朝鲜的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发电报向毛泽东请示:“拟再给李承晚伪军以打击,再消灭伪军1.5万人。”
得到毛泽东回电同意后,彭德怀即指示杨勇:再歼李承晚集团万余人,教训美军,巩固金城防线。
为了了解敌方情况,研究和制定作战计划,杨勇带领作战处长等冒着敌机轰炸的危险,到前沿阵地观察地形。
金城以南,从山所里至金城川和北汉江的汇合处,是敌军的突出部位。敌军凭借轿岩山等高地作屏障构筑阵地。由于山高坡陡,山前又有100多米的开阔地,易守难攻。
作战处长指着敌阵地对杨勇说:“敌人在阵地前设置了10多道铁丝网,中间埋满了地雷,纵深达300余米,而且明碉暗堡密布,火力交叉,各火力点之间还有坑道和堑壕相通。”
杨勇放下望远镜,苦思良久。
6月23日,杨勇召开军以上干部会议、研讨作战方案。最后,他集中大家的意见,指着桌上的地图说:“第五十四、六十、六十七、六十八军,分3路实施突击。先打开梨船洞防御阵地,然后向气峰、赤根山、黑云吐岭方向发展。第二十一军担任警戒……”
会后,杨勇将会议结果写成《夏季战役第三阶段反击部署》,上报志愿军司令部,得到批准。
为了使战役准备更加充分,他亲临前沿阵地,向战士们提出许多问题,如:夜袭如何避免一切响声?怎样防止武器走火?怎样打击坑道内的敌人……并对身边的连队干部说:“要组织连队开展‘提困难、想办法’和’出情况、想对策’的军事民主活动。”
杨勇还指示各军先派出一些小部队,选择敌军营以下的目标,实施小规模进攻,以迷惑和消耗敌人,锻炼部队。
7月13日晚上9点,乌云密布,大雨将至,一场大战打响了。隐蔽在敌人眼皮底下的3000名战士,忍受了20多个小时的日晒夜露、蚊叮虫咬,听到千门大炮的轰鸣,看到万发炮弹的火光,都从地上一跃而起,冲向轿岩山高地。
随后,第二十兵团的3个突击集团在友邻第九兵团第二十四军和朝鲜人民军的火力支援下,向敌4个师防御的长5公里的阵地作正面突击。
对这次重大战役,志愿军司令部特派许世友、李天佑等战将前来观战。杨勇请他们一起参与指挥。
14日,杨勇接到前方传来的捷报:已经打垮了李承晚的王牌部队——首都师,活捉了副师长林益淳。不久,第二十兵团司令部接到缴获的该师第一团(号称白虎团)团旗。杨勇下令给作战功臣杨育才记特等功。
当日,杨勇接到报告,攻坚部队在轿岩山下受阻,未能控制金城公路。如果时间延长,敌军肯定会迅速增援,对攻坚部队不利。杨勇随即命令第六十七军第二梯队投入战斗。激战3个小时后,终于控制了金城公路。
遭到致命打击的敌军一片惊慌。美国第八集团军司令泰勒和南朝鲜国防部长官孙连亲赴前线,了解战况。这时,他们才知道对手是年仅40岁的杨勇。
李承晚也坐不住了,与“联合国军”总司令克拉克飞往前线督战,布置反扑。19日和20日,志愿军打退了敌人1000多次反攻,顶住了1万多架次敌机的轰炸,阵地岿然不动。
这时,志愿军代司令员邓华打电话到第二十兵团司令部:“解方从板门店传过话来,说敌人要恢复和谈,我看你们先停火吧!”
杨勇放下话筒,对王平说:“真没想到敌人会来这一手,在谈判桌上拖了2年不服输,眼看战线要垮了,又急忙讲和,真是太便宜他们了。”政委王平说:“这叫敬酒不吃吃罚酒。”
金城战役,第二十兵团歼敌5.2万,击落敌机20架,超过预定歼敌数的5倍,收复土地178平方公里。7月27日,交战双方代表在板门店停战协议上签字。
可以说,杨勇指挥的金城战役,实现了抗美援朝的“一战定乾坤”。但多年后,已于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的杨勇回想起当年赴朝参战的往事时,却表示自己在朝鲜战场上有一个最大的遗憾,那就是去得太晚了,只打了这最后一仗。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