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物理学的波粒二象性听起来就像是科幻小说里的情节,微观粒子既能像粒子一样独立存在,又能像波一样扩散开来,这究竟是怎么回事?
前不久,法国科学家成功拍摄到锂原子的波粒二象性,不仅挑战了我们对物理学的传统认知,更为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量子力学中的基本概念是波粒二象性,即所有的微观粒子都既具有波的特性,又具有粒子的特性。这一点听起来有些难以理解,因为按照我们日常生活的经验,波和粒子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东西。
其实波粒二象性正是量子力学诞生背景的一部分,当时科学家在研究黑体辐射和光电效应时发现,用经典的波动理论根本无法解释实验现象,而且无论是黑体辐射还是光电效应中的光子,其实都属于波动光学和粒子物理这两个看上去毫不相干的领域。
爱因斯坦和德布罗意就凭借着这些现象提出了光子和波粒二象性的理论,并且为此还分别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虽然波粒二象性已经成为物理学中的公认观点,但是迄今为止我们仍然很少在日常生活中看到这两种性质能够同时表现出来的情况。
因此科学家只能在实验室中借助各种手段来研究它,最近一些法国的科学家就通过特殊的技术拍到了量子微观世界中粒子和波相互转化的场景。
这项研究的核心就是一种叫做布洛赫振荡的技术,研究人员将锂原子囚禁在一个三维光晶格之中,并且周期性地打开和关闭晶格。通过这种操作,原本呈现出粒子特性的锂原子被赋予了波的特性,并且还记录下了相应的光子。
照片中那个红色的小点就是锂原子,而周围那些模糊晕开的区域则是锂原子转化而成的波。这个实验的成功对于量子物理学的研究意义重大,同时也为以后的研究工作打开了新的大门。
根据法国科学家的说法,他们下一步准备对强相互作用粒子系统进行研究,希望能够从中增进对奇异物质状态的认识。比如目前人类对于中子星物质构成的认识还非常有限,而中子星上发生着大量的奇异物质活动。
如果能够通过量子物理学的手段对其进行深入研究,那么对于我们解开宇宙中一些未知谜团的帮助可能会很大,比如对夸克胶子电浆的形成过程进行研究,或者是探索其它一些宇宙大爆炸后所形成的状态。
这些目标看上去都很遥远,但是只要量子物理学继续朝着现在的方向努力,相信总有一天会取得突破的。
从这个实验我们不难看出,量子世界中所具备的一些特性常常会让人感到惊奇和不可思议。而这背后所付出的努力,往往也是异常艰辛。
为了能够拍摄出锂原子波粒二象性转化的场景,这位参与拍摄的物理学家可谓是倾尽了全力。因为根据经验判断,只有在接近绝对零度时,原子运动才会变得足够缓慢,从而更容易展现出波的特性。
但是锂原子越是接近绝对零度,运动就越是难以控制。因此这位物理学家只能每隔几秒就对其温度进行检测,并及时关闭或打开光晶格以保证实验能够顺利进行。
这样做不仅让整个实验耗时长达数月之久,而且在效果不明显时还需要多次更换锂原子以及改进其它设备。如果没有他对科学研究无比执着的信念,那么也许这项突破性的研究早就夭折了。
由此可见,人类探索未知世界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是巨大的。但即便如此,仍然有大量的科学家愿意为之努力奋斗,并且从中取得属于人类自己的一些成果。
这些成果可能微不足道,但是正是这些微小的积累最终汇聚到一起才有可能成就大爆炸。而我们日常所受益的各种各样的发明和发现,无一不是他们努力工作的结果。值得我们向他们致敬。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