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少年时曾进行过多次游学,为的是更深刻地体验社会底层的民生百态,而让他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和萧子升一起的那次了,而途中逗留的一个寺庙,遇到的方丈更是为当时的他解决了许多问题。
除此之外,方丈更是一语留下两个预言,当时的毛主席和萧子升都十分不解,但神奇的是这两个预言如今都已实现。那么,和尚留下的两个预言为什么能实现,为何晚年的毛主席和萧子升均因为其中一个而深感遗憾呢?
人生无处不青山
1893年正处社会动荡的年代,革命不断,恰是新旧两个时代的交叉点,毛泽东正是出生于这个时候。出生于农民家庭的他,母亲慈祥,父亲能干,攒了点微薄家业。毛泽东从8岁开始就读各种古典书籍和进步书籍。
但在闭塞的农村,读书在他们眼中不见得是一件好事,因为只有种地和收成才是他们想要的,所以父亲想着让他继承家业,毛泽东14岁便辍学在家了。但这期间他一直没有放弃读书的习惯,依旧在劳动的间隙研读各种进步书籍,他的思想已在进步文化的浸染下悄然发生变化,不知不觉间他知道此刻所在的环境已满足不了他。
毛泽东
最关键的就是他读到了从亲戚那借到的《盛世危言》,他明白了只有多读书才能改变一些现象,比如读私塾时那个经常打骂学生的先生,比如在自己14岁时父亲强行给自己说了一门亲事。他抵抗那个先生逃学几天,他不同意亲事因此坚决不同居。
可只有自己抵抗是不行的,很多东西依然存在。于是,那唤醒了他恢复学业的渴望,他努力说服父亲,并留下了一首著名的诗表明自己的决心,即“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无处不青山”,义无反顾地独自求学。
是的,人生无处不青山,从8岁开始阅读各种书籍,到在田间劳动时依旧不放弃阅读,再到少年时一个人的求学之路,再到他坚信中国要走的一定是马克思主义道路,带领中国前行。毛主席的一生,因为他的决心和相信,到处是青山,而中国,也因为他的带领,迎来了青山。
求学路漫漫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这是至理箴言,也是毛泽东的真实写照,他知道学习之路十分艰难,但他愿意一点点探索。离开家乡以后,毛泽东湘乡驻省中学,最后又以第一名的成绩来到了后来的湖南省第一师范中学。
他曾说过,虽然他在学校的时间不多,但湖南省第一师范中学这所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学校带给他很大的影响,5年半的时间,不仅让他形成了不一样的人生观,世界观,其中学习到的进步思想和进步理论更是为他后来进行革命,建立一番事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那期间,他是杨昌济的爱徒,杨先生对他的人品和思想是赞不绝口,而毛泽东也非常喜欢杨昌济,他被杨昌济丰富的知识和不凡的谈吐所折服。
后来,他曾这样评价杨昌济:“给我印象最深的教师是杨昌济,一位从英国回来的留学生,他教授伦理学,是一个唯心主义者,一个道德高尚的人,他对自己的伦理学有强烈的信仰,努力地鼓励学生立志做有益于社会的正大光明的人。”
事实上,杨昌济不仅仅如此,他思想进步,不刻意要求学生,对学生的想法有包容性和指导性,他道德高尚,不为钱财,当有人邀请他做官时他毫不犹豫拒绝,只想做个老师。
在学习中,他教导学生首先要立志,正所谓“人无志则不立”,一个正确的志向可以让自己在前进的道路上事半功倍,其次主张学生读书治学,如果遇到难题,那么在书中可以找到自己想要的答案,自学能力很重要的一点是阅读大量的书籍,再然后就是讲究实践,杨先生主张学生们学以致用,如果只输入大量知识却不知道如何去用,那么就像“纸上谈兵”一样毫无用处。
杨昌济是毛泽东很重要的老师,不仅帮助他研读进步书籍,而且会结合当时社会现状进行分析。所以毛泽东一有什么问题就会来找他,和蔡和森、陈昌等同学每逢星期天就去杨昌济家里拜访,一起探讨论学方法、疑难杂题、读书笔记等。
毛萧二人相识相逢相知
毛泽东和萧子升二人可以说在毛泽东刚入校不久就认识了,当两个文采飞扬的人碰到一起,他们表现的都是对彼此的欣赏。当时学校里有一个展览室,常常展览一些学生们写的优秀文章供大家学习,毛泽东和萧子升的文章经常出现在那里,甚至有次萧子升的文章被杨昌济在满分的基础上又加了5分,久而久之,他们便认识了。
毛泽东文采飞扬是因为自小便开始读书,久而久之对文章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而萧子升则是自小耳濡目染,受到文化的熏陶。
萧子升出生于1894年湖南省湘云县的一个书香门第,在这种环境下长大,萧子升才思敏捷,学识渊博,曾写下“不为我而造就我,而为国家造就我;不为我求学问,而为学问求学问。”表明了自己的学习态度和为国奉献的远大抱负,受到了杨昌济的认可与赞赏。
杨昌济本人曾说过,自己在湖南省第一师范中学教过那么多学生,唯独对毛泽东、萧子升、蔡和森三人最是欣赏,由此可见他们三人身上有着未有的学识和抱负。
自毛泽东与萧子升相识以后,他们二人便形影不离,经常在一起讨论学问,闲暇时候遇到的美景,你赋诗来我来对,好不快活。在他们学校后面有一个妙高峰,那是他们的秘密基地,他们登到山顶,向下俯瞰,从古代大事到当今社会动态,每一个都是他们展开讨论的话题。他们的友情也在一场场讨论中迅速升温,大有遇到知己的感觉。
萧子升
这种状态即使到萧子升毕业后也未曾减退,只萧子升毕业后的一年时间里,毛泽东就给萧子升写了13封信,字里行间都是两个热血青年的激情,舒展的信封是他们想伸展的抱负。
毛泽东的治学态度、治学途径、治学方法、治学目的在纸上写明,他在信纸上大施拳脚,萧子升在那头指出改善方法。对于他们之间的友谊,毛泽东当时曾说:“相违咫尺数日,情若千里三秋。”
萧子升懂毛泽东的爱书嗜学,于是提出把祖遗的经史子集无偿送给他,毛泽东很是激动,但觉得不能贸然接受,平常自己读的很多书都是从他那接的,于是婉然拒绝,说:“一则吾兄经济未裕,不可徒耗。”
毛泽东和萧子升是同学,更是知己,他们懂得彼此的想要,也知道彼此的理想—为了更好的中国而奋斗。
二人游学得预言
到了1917年的暑假,毛泽东谨记恩师的教诲,谨记自己救国救民的抱负,觉得自己不仅要读书,更要读社会这本无字之书,从所看所感中进行学习,于是建议萧子升一同去游学,不带一分钱,去体验社会最底层的人生百态,深入了解和体会百姓疾苦。萧子升欣然答应,于是,二人便开始了一个多月身无分文的游学生活。
二人说走就走,而且没有任何准备工作,只剃了头发,穿着短装布衫就出发了,走到哪算哪,有点乞讨的感觉,只有时候会写字卖钱,即写些对联卖出去换些盘缠。二人边走边学习,都能在到达一个新地方后很快地融入进去,所以增长了许多见识。
期间他们多次以天为被地为床,风餐露宿体验底层生活。有次在他们走到宁乡县城的时候,只见天马上就黑了,可他们还没有找到落脚的地方,他们知道再找不到地方只能再一次露宿在荒郊野外了,可在这时,他们听到了远方传来的浑厚的钟声,于是他们快步来到了那座寺庙。
到了寺庙前,他们敲门并向小和尚表明想要借宿一晚并填些肚子,毛泽东和萧子升游学的目的是想要多了解生活,于是在来到寺庙的途中就一致达成意见想要见见寺庙的方丈,更深入了解当地的状况。于是向小和尚表明想要见方丈,小和尚要求他们写下各自的名字就去通报了。
毛泽东和萧子升在小和尚的带领下来到了方丈的房间,见到方丈正在闭目打坐,于是并未开口说话,看到屋子里摆满了书籍,除了一些佛教书籍之外,甚至还有《老子》等古典著作,便知这位方丈一定不简单。
谁知方丈突然开口,指着毛泽东说:“你是毛泽东?”在毛泽东点头后又对着萧子升说:“你是萧子升?”他俩很是疑惑,不知之前未曾见过,方丈是如何认出他俩的,便问出了心中的疑惑。
然后方丈解释道:“老衲本是佛门弟子,并没有通晓万物的本事,只是毛泽东三个字在字格里占了三格,萧瑜(萧子升后来改名萧瑜)占了两格,见人如见字,一眼就可明了。”
毛泽东很是惊喜,觉得方丈不同寻常,便向他说明了二人此次出来游学的目的,方丈问其缘由,他说只有这样才能知道如今百姓过的是什么生活。在接下来的交流中,他们从佛教文化到社会状况,从古典书籍到寺院情况,他们聊得不亦说乎,方丈欣赏毛泽东的智慧,毛泽东也从讨论中解开了自己的一些疑惑。
可方丈却突然转向萧子升,思索了一会说:“萧施主,你可愿意于此常伴,青灯古佛?”萧子升听完先是怔住了,随后不假思索地答道:“自己还未娶妻,况且还要与润之兄一起闯天下。”
方丈似乎知道他的回答,但还是略感惋惜地说道:“只怕萧施主不留此山,日后也难留在中国。”萧子升很是困惑,但并未放在心上,但不知几十年后的他想起这段经历时是否会后悔自己的选择呢?
接下来方丈问毛泽东对如今的佛教有什么看法,中国为什么能有那么多宗教信仰并能和谐共处呢,毛泽东说宗教存在自有它存在的意义,而佛教自古就存在,而且还有那么多人信它。所以他说:“几个宗教和谐地共存,对国家来说不是坏事。”方丈欣慰地对毛泽东说希望他日后不要忘记自己现在说的话。
对毛泽东和萧子升而言,他们的游学经历很快就结束了,这次寺庙之旅也许给他们带来了很多的收获,但终归只是一个小插曲,他们未把方丈的两个预言放在心上,孰不知,几十年后悄然实现。
道不同不相为谋
游学回来后,毛泽东和萧子升以及其他同学共同探讨国家的出路,随后,在1918年4月,他们建立了新民学会,萧子升任总干事,毛泽东任干事,他们积极拉动进步青年,学会人员也从最初的十几二十人发展到近百人。
可随着学会的发展以及当时教育发展状况十分不良好,他们为学会成员的出路犯愁了,毕竟学会成员大都是即将毕业的或正在教书的人。这时调到北京大学的杨昌济来信说蔡元培、李石曾等正在组织赴法勤工俭学活动,毛泽东他们很是欣喜,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
最终,萧子升去了法国留学,信仰无政府主义,主张中国走改良主义的道路,而毛泽东在中国不仅参加了1919年的五四运动,更担任了《湘江评论》的主编,深受李大钊等影响,信仰马克思主义。
两人真正的决裂是在1921年3月萧子升专门回到长沙与毛泽东进行讨论,想要说服毛泽东,他们发生了激烈的争吵,毛泽东气得对萧子升说:“你去穿你的长袍马褂去吧。”从此,两人再无多少交集。
他们站在了对立面,这不仅是无政府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对立,还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对立。事实上,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时间证明毛泽东的选择是正确的。
萧子升
萧子升后来加入了国民党,当国民党大势已去时,他几经辗转,最终来到了乌拉圭,至死也没能回到祖国。
而毛泽东在建国后,想起了那段寺庙经历,不仅未打压佛教发展,反而十分重视宗教问题,鼓励其发展,得以让各个宗教在中国继续和谐共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