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上半年中美印新生人口:美国178万,印度1140万,中国让人意外

0
分享至

据今年上半年世界人口统计,美国新生人口为178万,印度更是达到了1140万。

相比之下,我国的新生人口的数据却令人意想不到。



美国新生人口数量持续下滑,创45年新低

美国,这个以自由著称的国度,却在人口问题上遭遇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2023年,美国新生儿数量仅为359万,而2024年上半年更是降至约178万,这一持续下滑的趋势引发了广泛关注。



高昂的育儿成本,成为了压垮美国年轻一代的“最后一根稻草”。

海外网数据显示,在美国抚养一个孩子到成年的成本高达24万美元,相当于普通人十几年的收入,这无疑给许多家庭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



再加上近年来美国经济形势的不稳定,失业率上升,更是让不少家庭对生育望而却步,毕竟,养孩子不是养宠物,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很难给孩子一个美好的未来。

当然,还有一个导致美国生育率下降重要的原因,那就是社会观念的转变。



更多的美国女性选择追求个人发展和独立,她们不再把结婚和生孩子视为人生的唯一目标。

社会对多元性别认同和生活方式的包容,也使得传统的婚姻和生育观念受到了影响,晚婚晚育、不婚不育成为了越来越普遍的选择。



面对生育率持续走低的困境,美国政府并非无动于衷。

延长产假、提供育儿津贴等鼓励生育政策相继出台,试图减轻家庭的生育负担。



但是,这些政策的效果却并不理想,政策与现实之间的脱节,未能有效解决生育过程中的实际问题,例如高昂的育儿成本和社会支持的缺乏,成为了政策效果打折的重要原因。

与美国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印度的人口问题则呈现出另一个局面。



印度:新生人口越多越好吗?

印度,这个名字如今总是和“世界第一人口大国”捆绑在一起。

2023年,印度人口正式超过中国,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



回望过去几十年,印度人口增长速度惊人,从独立之初的4亿左右,一路飙升至如今的十几亿,翻了不止两番。

相比之下,中国虽然曾长期占据人口榜首,但近年来增速明显放缓,甚至出现了人口负增长的趋势。





对于这波“人口爆炸”,印度社会内部的声音并不一致。

政府和一部分民众表现得相当兴奋,认为这是“人口红利”,意味着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和巨大的消费市场,是推动经济腾飞的绝佳机会。



但是,庞大的人口规模就像一把双刃剑,机遇的背后也隐藏着巨大的挑战。

首先,就业问题就成了一个巨大的难题,印度每年都有数百万年轻人涌入劳动力市场,但就业岗位的增长速度却远远跟不上,导致失业率居高不下,社会矛盾也随之加剧。



更让人担忧的是,印度的资源和基础设施建设远远无法满足如此庞大的人口需求。

水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交通拥堵等问题日益突出。



面对这些压力,印度政府并非无动于衷。

早在几十年前,印度就开始推行计划生育政策,鼓励民众减少生育,甚至资助民众进行输卵管结扎手术。

虽然印度的总和生育率已经从上世纪中叶的5个孩子,下降到如今的2.1个孩子,但整体势头依然迅猛。



2023年,印度新生儿数量高达2322万,即使在政府采取了多项措施后,2024年上半年,印度新生儿数量依然达到了1140万

那么,为什么印度的生育率依然居高不下呢?



首先,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根深蒂固,在印度,多子多福的观念依然盛行,特别是在农村地区,生育被视为女性的义务,没有孩子的女性甚至会被视为“不完整”。

经济发展水平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印度虽然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但贫富差距巨大,很多底层民众依然生活在贫困线以下,为了维持生计,他们只能依靠多生孩子来增加家庭收入。



另外,教育普及程度和医疗卫生条件的限制也是重要原因。

印度女性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缺乏避孕知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加上医疗卫生条件落后,导致意外怀孕的情况时有发生。



未来,印度人口增长趋势依然不容乐观。

联合国预测,到2050年,印度人口将突破17亿,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



如何妥善应对人口爆炸带来的挑战,将是印度未来几十年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而我国2024上半年新生人口,则让人意外。



我国令人意外

2024年,本是万众期待的龙年,专家预测新生儿数量有望突破千万大关。

但是,现实却给了我们一记重锤。

官方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新生人口仅约432万,与预测相去甚远。



其实,生育率下降早就是全球性难题,数据不会说谎,看看那些发达国家,哪个不是愁白了头?

生育率低,意味着未来劳动力不足,经济发展后劲乏力。



疫情后,经济疲软,不少企业裁员降薪,失业风险增加,竞争也越来越卷。

年轻人,尤其是刚毕业的,找工作难,不少人被迫送外卖、跑快递。

经济压力这么大,谁还敢生孩子?



更扎心的是,养娃成本越来越高,房价高不可攀,教育、医疗更是无底洞,"精养"理念下,父母恨不得把最好的都给孩子,经济压力可想而知。

社会观念也在悄然改变,受教育程度提高,晚婚晚育、丁克等现象越来越普遍。



很多女性认为,结婚生子像完成任务,给家里一个交代,不如把时间和精力投入工作,实现自我价值。

说完了中、美、印三国上半年新生人口,我们再来说说日本、韩国上半年情况如何?



日本、韩国

韩国统计厅的数据,就像一记重锤,狠狠地砸在了他们的心口上:2024年上半年,韩国新生儿仅有23万。



这数字,低得可怕,也难怪韩国人自嘲“2024年韩国新生儿数量,两只手就能数过来”。

更让人意外的是,韩国的总和生育率已经跌到了0.72,全球垫底。

这意味着,平均100个韩国女性,一辈子生不到一个孩子。



同样是东亚国家的日本,也好不到哪里去。

日本厚生劳动省的数据显示,2024年上半年,日本新生儿同比减少了5.7%





生育率断崖式下跌,让东亚国家集体陷入了“低欲望社会”的泥潭。

年轻人不是不想生,而是不敢生。

高昂的养育成本,压得年轻人喘不过气。



除了经济压力,职场压力也是压垮年轻人的最后一根稻草。

韩国职场,出了名的“卷”,加班是常态,996都算好的。

日本虽然没那么卷,但非正规雇员比例高,收入不稳定,未来堪忧。



一边是沉重的育儿负担,一边是不友好的职场环境,年轻人们只能无奈地选择“躺平”。

面对生育寒潮,各国都在想办法破局。

中国出台了二胎、三胎政策,一些地区还给现金奖励、购房优惠等。



西方国家则试图通过转移中低端产业,发展高附加值产业来应对人口减少。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养育成本也是关键。



只有减轻年轻人的经济压力,才能让他们没有后顾之忧地生育。

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例如发展养老产业、调整退休政策等,是摆在各国面前的难题。



参考信源

第一财经



北京商报



  • iWeekly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断崖式分手带来的伤害有多大?网友:一夜白头!

断崖式分手带来的伤害有多大?网友:一夜白头!

钟爱下雨天
2025-02-20 12:58:21
陈妍希大量出轨证据曝光!小三挑衅陈晓,喊了3年老婆,是校园恋

陈妍希大量出轨证据曝光!小三挑衅陈晓,喊了3年老婆,是校园恋

娱圈小愚
2025-02-19 09:45:37
扎卢日内和波兰申科表态,泽连斯基要被他们坑死,中国成唯一后路

扎卢日内和波兰申科表态,泽连斯基要被他们坑死,中国成唯一后路

梁讯
2025-02-20 13:06:44
“客官,打尖还是住店?”打尖是干什么?老祖宗用词太生动

“客官,打尖还是住店?”打尖是干什么?老祖宗用词太生动

长风文史
2025-02-13 21:48:07
百色力压柳州,贵港跌16.4%!广西各地2024年1-12月财政收入排行

百色力压柳州,贵港跌16.4%!广西各地2024年1-12月财政收入排行

农村阿祖
2025-02-20 08:44:35
这样的女星,你敢娶回家吗?

这样的女星,你敢娶回家吗?

文刀万
2025-02-19 16:12:47
养生打油诗,背下来,能顶半个老中医!

养生打油诗,背下来,能顶半个老中医!

黄河新流域
2023-12-07 08:56:38
越南填岛最关键的时候,中方突然放出重话,河内明白事情闹大了!

越南填岛最关键的时候,中方突然放出重话,河内明白事情闹大了!

头条爆料007
2025-02-19 19:23:30
790可以舌吻摸私处,这女孩不愿意的话还可以换人,网友:恶心

790可以舌吻摸私处,这女孩不愿意的话还可以换人,网友:恶心

说真话的小陈
2024-12-19 18:39:40
医生调查发现:一周吃3次苹果的人,不出一个月身体或有3个变化

医生调查发现:一周吃3次苹果的人,不出一个月身体或有3个变化

荷兰豆爱健康
2025-02-03 17:55:35
毛伟杰将签约法甲球队!新东家已向他发出邀请,准备好10号球衣

毛伟杰将签约法甲球队!新东家已向他发出邀请,准备好10号球衣

我就爱说足球
2025-02-20 09:31:56
S妈宣战后续来了!向汪小菲讨要2.5亿欠款,王伟忠发文力挺具俊晔

S妈宣战后续来了!向汪小菲讨要2.5亿欠款,王伟忠发文力挺具俊晔

历史看阿敞
2025-02-19 15:48:55
导演郑某峰被指涉嫌猥亵儿童被刑拘,海口警方:已报请检察院批捕

导演郑某峰被指涉嫌猥亵儿童被刑拘,海口警方:已报请检察院批捕

澎湃新闻
2025-02-19 21:24:26
“进口专柜正品”竟是境外“汏浴蟹”?!涉案金额超2000万,上海警方出手

“进口专柜正品”竟是境外“汏浴蟹”?!涉案金额超2000万,上海警方出手

上观新闻
2025-02-20 14:18:05
2025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代表持续关注“一老一少”议题

2025年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代表持续关注“一老一少”议题

环球网资讯
2025-02-19 15:00:08
78年妻子去世,丈母娘逼着我娶小姨子,新婚夜那晚我才知道真相

78年妻子去世,丈母娘逼着我娶小姨子,新婚夜那晚我才知道真相

温情邮局
2025-02-17 17:36:05
男子强奸未遂致19岁女生溺亡,曾重返案发地!死者家属发声

男子强奸未遂致19岁女生溺亡,曾重返案发地!死者家属发声

南方都市报
2025-02-19 18:39:54
显微镜追番!《哪吒2》隐藏彩蛋逼疯细节控,饺子在下一盘大棋!

显微镜追番!《哪吒2》隐藏彩蛋逼疯细节控,饺子在下一盘大棋!

玫瑰讲娱
2025-02-20 09:48:05
AI眼镜即将引爆市场,这三家A股龙头或将迎来史诗级行情!

AI眼镜即将引爆市场,这三家A股龙头或将迎来史诗级行情!

将本求财
2025-02-20 10:42:17
特朗普:考虑将政府效率部省下的20%资金分给美国人

特朗普:考虑将政府效率部省下的20%资金分给美国人

财联社
2025-02-20 06:57:11
2025-02-20 15:52:49
铁锤简科 incentive-icons
铁锤简科
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
2185文章数 343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财经要闻

万亿小米,“泡沫”有多大?

头条要闻

美驻华外交机构要有"大动作" 或迎史无前例重大裁员

头条要闻

美驻华外交机构要有"大动作" 或迎史无前例重大裁员

体育要闻

皇马F4唱起流星雨,曼城是旁边的那颗菜

娱乐要闻

汪小菲打响遗产争夺战 汪小菲用此法化解

科技要闻

苹果发布iPhone 16e:4499元起售

汽车要闻

尊界S800申报图 提供更多车身配色/上半年上市

态度原创

家居
时尚
旅游
教育
艺术

家居要闻

轻奢惬意 纵享舒适生活

为什么74岁的刘晓庆,突然被那么多年轻人追捧?

旅游要闻

凭哪吒电影票和一张门票,可全年游张家界

教育要闻

弘扬教育家精神 铸魂育人启新程——青岛包头路小学开展2025年春季开学师德第一课专题活动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