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4567字|阅读需10分钟
内容简介:他是抗战军人后代,14岁入伍,当了8年班长。1979年对越作战前,他由班长直接提干为副连长。开战首日带尖刀排绕到敌后端掉指挥所,17分钟打下敌门户高地,被军报报道。
参战25天向前攻击80公里,10次带尖刀排出击,4次担任断后任务,身先士卒,挽救全连于危险之中,自身竟无一处负伤,被战友誉为——打不死的副连长。
他带尖刀排缴获了越军一台装甲车,是昆明军区全线单件最大的战利品,战后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展览。战评时不给自己报功,上级为其记三等功。
他就是郭云疆。
郭云疆
一、14岁参军,当了八年班长,战前直接提干为副连长
郭云疆,山西省晋城市人,1955年10月出生,1969年2月入伍,原为昆明军区14军41师123团三连副连长。
号称丛林猛虎的14军前身部队创建于山西省中南部,军内山西籍官兵较多。郭云疆的父亲1942年在老家山西入伍,后随部队南下驻守云南。1969年12月,受父辈影响,年仅14岁的郭云疆入伍到原14军41师123团,驻贵州省贵阳市修文县马家桥营区。
因为年龄小,个子还没有展开枪刺立起的56式半自动步枪高,力量不足,训练明显落后。但身体里流淌着军人血液的郭云疆自我激励,多练苦练,各项训练成绩突飞猛进,成为训练尖子。第二年就当上副班长,多次参加师团组织的军事六项比武并取得好名次,是全团响当当的示范班班长。
郭云疆
1978年底,当了8年班长的郭文疆正考虑是否复员时,正在外地拉练的部队接到参加对越作战的命令,他立即写下请战书。经过三天的准备,12月19日4:30,部队集结完毕离开营区,开赴云南边境。
25日,41师在新驻地进行扩编,恢复甲种师编制,补充大批新兵和外军区抽调的战斗骨干,郭云疆由班长直接提干为三连副连长,战前主管全连训练,战中要带尖刀排。
二、首战全连掉队严重,带仅有的14人突击,端掉敌指挥所
经过近2个月的战前训练和准备,2月17日,战斗打响,二连担任主攻,负责打下1372高地,为主力夺取炮台山打开通路。全连5:00出发越境,由于天黑、路陡、雾大,全连大部分掉队。炮击结束后,连长杨利民下达攻击命令时,担任主攻的一排近30人只上来3个人,配属的重火器全部没有跟上来。
郭云疆在训练中
带主攻排的副连长郭云疆果断命令:有多少人先上多少人,跟我来!随即提着冲锋枪,带着身边仅有的三排7班和本排3人共12名战士和通信员、指导员向右侧冲去。刚跑了几米,被一个5米深的峭壁阻止。他随即转向,不幸掉进越军挖的一个陷井里,右腿被尖石划破,鲜血染红军装。
他爬出深坑,回到悬崖前,扯藤蔓抠石头第一个跳下崖底,战士们一个个跟着下去。意想不到的困难又来了,一道厚密的藤蔓形成的天然屏障挡住了去路。郭云疆试图用身体撞开藤蔓,结果被反弹回来。
此时炮火呼啸,时间不等人。他拿过一把步枪,后退几步,猛地跑向屏障并高高跃起压在藤蔓上,双手横展开步枪,硬生生将这道天然屏障压出一条通道,15人快速通过。
行进不远,遇到分道口,带队的七班长请示方向。此时天仍极黑,郭云疆蹲下趴在地上,用手掌探触路面并轻闻,左边的路草深茂密,右边则稀疏平整,并杂有牲畜粪便味道,他结合我方炮击弹着点方向,遂果断选择右边道路,到达冲击出发地。
郭云疆在战场上
上来的仍然只有他们15个人,气喘吁吁的指导员说道:郭副连长,现在连长仍没有上来,由你代理连长指挥战斗!郭云疆没有推脱,举起望远镜观察阵地后,自信地下达命令:由指导员留下就地掩护,接应掉队人员上来,他带领现有人员绕到敌后攻击。
经过一个结合部,遭到3号高地敌人猛烈阻击,郭云疆指挥战友立即占据有利地形还击。他嫌自己的自动步枪没有班用机枪火力猛,夺过战友的机枪向敌猛烈扫射,随后用自己的全自动步枪一口气打光三个弹匣,才猛然意识到自己是代理连长,不能光顾自己打得过瘾,指挥才是他的第一职责。
在他清醒指挥下,小分队两挺轻机枪分段压制,不留死角,敌人无法抬头观察,射击精度大打折扣,而步枪手专打单个露头敌人。战术极为管用,敌人的火力弱了下来,郭云疆趁机指挥小分队交替掩护,顺利通过敌人封锁线,绕到1号高地敌后,14人无一伤亡,此时大雾散去,天色已明。
郭云疆
按作战计划,他带一排应该先打东侧的3号高地,再打中间的2号高地,最后与二排合围西侧的3号高地。但他发现2号高地距自己不足百米,且又是敌排指挥所所在地,于是果断改变计划,兵分两路,偷袭主峰。
后背突然被猛力插入一刀,2号高地敌军被打得措手不及,当即死亡近10人,其他人如鸟兽散,纷纷奔向西侧的1号高地,还有几个人慌不择路往西南方向奔跑,被小分队全部击毙在路上。
14人突击队轻松拿下2号高地,端掉敌指挥所,此时距发起进攻只有17分钟。与此同时,连长收拢掉队人员上来后与指导员会合,攻下3号高地,兵锋直指仅存的1号高地。敌人反击猛烈,加上附近两个敌高地火力增援,郭云疆指挥三排固守2、3号高地,自己带领小分队堵住1号高地东南侧,断敌退路,左手持枪射击,右手扔手榴弹,不断变换射击位置,终于全歼1号高地42人,俘敌1人,打下1372高地。
打下1372高地的三排七班
三、南下攻入敌境80公里,连长听错命令,他及时将全连从危险中拉回
打下1372高地后,当日下午,郭云疆奉命带领三连支援二连打1361高地。他带领一个排迂回到敌背后,在1196高地上指挥一个60炮班连续发射四发炮弹,将山顶一个隐蔽指挥所炸毁,当场炸死五人。清理时,发现其中竟有一名苏军顾问。
之后两日,部队继续向前推进,拔除外围据点,122团成功迂回到敌孟康县西侧、南侧,切断敌南逃公路,郭云疆所在的123团继续从正面进攻,合围之势形成,两个团于2月19日19时联手攻下孟康县城。20日,在东侧独立作战的121团攻陷发隆镇并就地清剿。
21日,122团、123团在41师指挥下,沿着8号公路南下向敌纵深挺进。郭云疆与三连先后担任断后、配合126团夺取扣周、保卫军指等任务,在班菲进入7号公路,沿着东南进入东家、栋光等地。一路打来,只要上级分派任务,他总是积极响应,不惧危险,跑前跑后,漂亮完成前锋或断后任务。
郭云疆|前右
26日晨,三连驻守越方东家一带。上级通报越方从安沛省调来一个装甲旅,准备沿7号公路配合步兵反击,命令三连从驻地前出约5公里,占据有利地形,构筑第一道防线。命令一级级传达到三连连长杨利民时,竟然变成“前出保卫师部”。
接到命令后,全连迅速出发,郭云疆带着三排担任尖刀走在最前面,急行军10多分钟,遇到友军126团正在路左侧山腰挖工事,提醒他们再往前走就没有自己的部队了。他与友军告别,带着部队前进2公里,在一座刚被炸断的桥前停下,发现桥对面路上布了许多反坦克地雷,附近空无一人。
郭云疆停下,感觉不对劲:一是师部加上直属部队那么多人,追了这么久竟然不见一兵一车;二是公路桥被炸断,师部怎么可能自断后路?他立即向连长报告,并对保卫师部的命令提出质疑。
郭云疆
老实的连长问了问桥的情况,命令他们下河沟,越过断桥继续前进。郭云疆走在最前面,绕过密麻的地雷,爬上公路,又走了两公里,发现路上安放的定向雷,见四周无人,遂斩断连接线,仍然没有发现师部踪影。又向连长通报异常情况,连长回复:上级让我们去保卫师部,只能执行命令,继续前进吧。
郭云疆越发警觉,干脆不向连长汇报了,命令队伍停止前进,观察敌情,发现前面200米竟然有一座敌兵营和防御阵地。同时有战士发现公路右边山上有两人快速跑进树林,他派九班长带两名战士担任尖兵向前搜索,结果与5人遭遇。
行进中的123团官兵
由于担心是自己人,尖兵组没敢贸然开枪。对方也许不敢相信,光天化日之下,竟然有解放军孤军深入其装甲部队驻地,也没敢开枪。双方都迅速卧倒散开,据枪瞄准对方。对峙一阵,对方5人爬起,猫腰端枪走过来,距离20米时,九班长问对方口令,只听到叽哩呱啦的声音。双方顿时明白各自身份,几乎同时开火,尖兵组当即打倒二人,其他三人滚入路沟,最终被全部击毙。
郭云疆立即指挥三排抢占左侧菠萝山,占据有利地形,构筑第一道防线。在后面的连长听到枪声,立即指挥部队就近上山,形成第二道防线,两部之间距离150米。
直到下午5时,营长王佐明带二连一个排上来协助构筑防御工事,郭云疆才明白真相:保卫师部的命令是误传,三连的真实任务是担任全师第一线战斗警戒连,做好抗击敌坦克和步兵反攻准备。人在阵地在,与阵地共存亡,没有命令不准撤退,为全师赢得反击时间。
幸亏郭副连长果断停下,否则孤军深入,全连面临被包围的危险。
四、引导炮兵炸敌坦克连,缴获昆明军区最大单件战利品
当日晚上,郭云疆监视敌阵地,发现敌一个坦克连配合步兵向自己开来,似要进攻,同时前方山谷里传来巨大的轰鸣声,明亮、刺眼的车灯光束旋转照射,不时划过己方高地,直觉告诉他敌人装甲部队要逃跑。
他将情况报告连长,并建议连长呼叫炮火轰炸,同时将敌具体位置上报。连长赞同其分析,随连前进的军务股长朱建军摊开地图,熟练确定敌坐标后报告团司令部。不久,师122榴弹炮群和营属82炮分别向远近目标射击,爆炸声、喊叫声,仓促逃跑的敌坦克、装甲相互碰撞的声音传来,5分钟后,炮击停止。
27日晨,41师命令122团、123团沿7号公路继续向前推进,进攻为麻地区,3团在左,2团在右。处于全师最前端的郭云疆带三排继续担任尖刀,沿七号公路左侧行进到朗勒西北侧公路桥时,发现桥下河边停有一辆越军装甲车,左右履带被炸断,系头天晚上被三连呼叫炮火轰炸所致。
被炸断履带的越军装甲车
郭云疆将情况上报师工兵科,并撕下一张纸写上三连缴获字样压在车上,随即离开继续前进,担任尖刀一直攻击到郭敦地区。直到3月6日开始回撤,最前面的三连又变后卫担任全师断后任务,于3月13日撤回国内。征战25天,10次带队冲锋陷阵,4次掩护撤退,全身竟然没有负一次伤,被战友们戏称为打不死的副连长。
这辆缴获的装甲车此后杳无音讯,三连上报战利品时,没敢填报,因活要见人,死要见尸、战利品要见物。那么重的装备,单凭步兵连的力量是没有办法弄回来的。但郭云疆一直记挂着这件事,直到33年后,才在首都北京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发现它,此时是2012年,郭云疆已退休四年。
郭云疆与装甲车合影
后来找到一系列当事人回忆,才搞明白这台车被拉回的过程,师工兵科得到缴获装甲车的消息后,马上派人到现场,发现凭工兵的现有装备没办法拖走。师参谋长请配属的军区独立坦克团帮忙,用坦克将该车拖回,战后送到军区展览馆。
由于该台装甲车和广西方向55军163师489团6连缴获的越军坦克都具有重要意义,后被送到北京的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展出,供全国各地的群众参观。
经过一系列证据链验证,确认该装甲车系郭云疆和三连所缴获,出处清晰,2012年8月1日,军事博物馆文物处发函向已转为武警部队的原步兵41师表示感谢,郭云疆也了却了自己多年的心愿。
战后,连队进行战评总结,二连被记集体二等功。副连长郭云疆就没给自己报功,后来上级仍为他记三等功,并任命他为三连指导员,在战火中实现由班长到正连的三级跳。此时他仅有24岁,被推荐到军校学习,毕业后历任一营副教导员、教导员,123团政治部主任、政委。1996年,原步兵41师转隶武警,郭云疆出任武警41师副政委,武警西藏森林总队政委,武警广西总队政治部副主任,并在2009年退休。
郭云疆
退休之后,郭云疆收集资料,自费编写战史,宣讲战斗故事,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精神血脉,被评为南宁市最美五老。他说:作为一名军人,你的使命就是保家卫国,当国家有难的时候,人民需要的时候,军人就得义不容辞冲上去。战友们用生命、鲜血保卫了国家,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不能够让烈士的鲜血白流。
郭云疆
——全文终,感谢您的阅读——
作者简介:深耕10年对越作战历史和当代优秀军人事迹,忠于史实,文字干净简练流畅。强军路上传递正能量!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