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经济地理丨湖北应城:现代农业绘丰年

0
分享至


沃野千里尽“丰”景

编者按

秋色美如画,最美是丰收。眼下,各地正多措并举推进秋收,确保秋粮颗粒归仓,总体看全国秋粮有望再获丰收。本期经济地理走进黑龙江、湖北、天津等地,领略“喜看稻菽千重浪”的丰收胜景,共享“稻花香里说丰年”的丰收喜悦,探寻提高种粮农民收益的有效路径。

探粮仓


湖北省应城市39万亩糯稻迎来丰收季,农民抢抓晴好天气收割糯稻。孙缙 摄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魏昊星冯璇 李梦婷

乐见穗满万顷黄,沃土千里尽欢畅。9月22日,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湖北主场活动在湖北省应城市举行。来自全省各地的农民群众代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代表等齐聚应城,共庆丰收成果。

在田店镇畅马村“应城糯稻”收割现场,随着机器的轰鸣声响起,机械收割比赛拉开帷幕,5台收割机来回穿梭,不断将金黄的稻穗“收入囊中”,在参赛人员的竞技下,110亩红糯4小时收割完毕,现场测产,每亩达1350斤。

近年来,应城深耕现代农业,全力打造全国优质农业生产区。从“全国籼型糯稻生产第一市”的荣耀到“楚天甲鱼第一镇”的声名远播,再到数字农业新标杆番茄公社的崛起,应城擦亮了一块块农业金字招牌。

应城是全国商品粮大县,有“全国籼型糯稻生产第一市”之称。今年,应城糯稻种植面积达到39万亩。

在陈河镇,湖北中磐粮油食品有限公司门前售粮车络绎不绝,烘干车间与加工车间内机声轰鸣。该公司通过订单农业模式,今年已发展15万亩糯稻种植基地,并开始了大规模收购。该公司总经理助理刘超介绍,低温循环烘干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糯稻的出米率和整精米率,还使加工出的“应城糯米”在色泽、糯性和口感上更胜一筹。

为了建设全国优质糯稻生产区,应城推动良田良种,开展高标准农田整县推进、全域国土综合整治、“小田并大田”等省级试点,增加了耕地面积、提升了耕地质量,提高了糯稻产量。杨河镇全域国土综合整治项目入选全国第二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典型案例。

应城汤池是有名的温泉之乡。在上个世纪80年代,应城人便利用温泉水养殖甲鱼。如今,汤池甲鱼已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和农产品地理标志,汤池镇也获评全国“一村一品”先进乡镇、湖北省“灵甲小镇”。

为叫响“楚天甲鱼第一镇”,汤池镇着力建设现代化甲鱼产业园。在养殖温棚内,记者见到了正在忙碌的唐余庆,他是第一个入驻产业园的养殖户,“温棚里控温、增氧、水体监测都实现了数字化、自动化管理,再加上温泉水的滋养,每斤甲鱼的养殖成本降低了一块多,产量却从每平方米60斤增加到了100斤左右。”

目前,汤池甲鱼养殖面积达5000亩左右,年产量2000万斤,年产值近4亿元,带动近千人增收。产品占据了湖北甲鱼市场的半壁江山,还畅销北京、湖南等省市。

除了遍地糯稻黄,应城还有满枝番茄红。

番茄公社由湖北富邦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引进以色列现代数字农业技术,目前已建成300亩智慧大棚,以种植樱桃番茄、水果黄瓜、水培蔬菜和阳光玫瑰葡萄为主。

大棚里,平均每1000平方米有10个传感器,组成“数字大脑”。工作人员只需设定好温度、湿度和光照等参数,番茄就能在适宜的环境中长大。“在智能设备助力下,人均打理上千平方米不在话下。”湖北番茄公社数字农场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祖清介绍,3000平方米的大棚年产番茄最高可达20吨,亩年产值超过10万元。

番茄公社不仅是数字农业的试验田,还是技术应用的中转站。其研发的土壤快速检测技术,通过安装传感器的CT测土车,能够准确测出土壤的健康状况,为精准施肥提供科学依据。该技术已为周边地区100万亩水稻田进行了体检,成功绘制出了数字土壤地图。


总 监 制丨王 辉车海刚

监 制丨李丕光陈 波王 彧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蒋 帅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中国经济时报
中国经济时报
国研中心主办的综合性经济日报
37784文章数 63356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强军之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