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栏的话
为迎接新中国成立75周年,展现75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民航高质量发展取得的系列成就,展望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民航振翅高飞的新图景,本报推出《奋力谱写交通强国建设民航新篇章》大型系列报道。本报记者深入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西北、新疆实地调研采访,记录民航系统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奋力谱写交通强国建设民航新篇章的生动实践,为庆祝祖国75周年华诞献礼,敬请关注。
祖国的大西北,地域辽阔,山河壮美,风光绮丽。这里既有“风吹草低见牛羊”的壮丽画卷,又有“大漠孤烟,长河落日”的壮阔图景。
万古江河,从这里出发,奔向大海,川流不息;万里天路,由这里启航,纵横交错,连线成网。悠远的驼铃声声,在古丝绸之路的历史中回响;时代的银鹰轰鸣,承载着梦想与希望,远举高翔。
一代又一代民航人,上高原,下川道,闯戈壁,进沙漠,初心如磐,不辱使命,架起大西北连通祖国乃至世界各地的空中桥梁。西北民航事业从筚路蓝缕、艰难起步到艰苦奋斗、奋力追赶,再到腾飞加速、跨越发展,空港新貌与时俱进,航路航线持续延伸。
日益完善的航线网络,不断提升的服务品质,实现了西北各族人民飞出去、飞得更高更远的梦想,为陕甘宁青四省区谱写西部大开发的时代新篇章、抢抓“一带一路”机遇、打造“空中丝绸之路”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支撑。
建设中的西安咸阳机场T5航站楼与T2航站楼遥相呼应
党旗引领
筑牢安全发展根基
“CES2359,兰州,雷达看到”。2022年8月11日,随着兰州进近管制室指令的发出,民航甘肃空管分局负责的600多公里外的嘉峪关机场进近管制服务试点正式启动,首创国内异地管制服务运行模式。这是西北空管的一次新尝试,更是西北民航提升安全管理能力的一次创新之举。
西北地区目前共有24个颁证运输机场,其中20个为中小机场,高原、高高原机场占比达到50%。自然环境恶劣,工作条件艰苦,硬件设施相对落后,专业人才难招更难留,成为西北民航发展长期面临的问题。
面对先天不足,西北民航迎难而上,补齐短板,确保安全运行标准不降。西北民航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坚持安全第一不动摇,向管理创新要安全,向技术升级要安全。辖区民航各单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安全生产重要论述和对民航安全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积极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民航局各项决策部署,强化政治担当、细化任务分解、压实安全责任,确保安全生产责任层层传导、压力层层传导。
民航西北地区管理局局长孙剑岷表示:“我们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安全工作始终,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进一步完善民航安全管理工作指导意见的实施方案,紧盯安全形势,查找空隙盲区,加强分析研判,狠抓工作落实,西北民航各单位形成了‘党政同责、一岗双责、齐抓共管、失职追责’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一系列有力措施的落地实施,让西北民航安全发展的基础更加坚实。”
通过“平安民航”考核等机制,西北局及所辖陕西、甘肃、宁夏、青海监管局持续加强辖区安全监管,加大重点单位监管力度,开展重大安全隐患排查整治专项行动,实现高整改率,挂牌督办重大安全隐患,强化飞机关键系统故障风险管控。同时,西北局积极推动安全监管创新,建立多项安全检查机制和安全信息管理办法,实现安全管理的智能化、系统化,有力推动安全管理水平整体提升。
西宁机场航班保障
近年来,西部机场集团通过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安全隐患动态清零、作风建设等专项行动,推动安全管理体系与双重预防机制建设,消除了安全隐患,进一步完善安全管理机制,提高了安全管理效能。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知责、明责才能更好履职尽责”。西部机场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陈波说,集团建立健全党委、纪委、安委会和工会“四位一体”协同安全监管机制,充分落实党委巡察政治监督、纪委监督执纪问责、安委会专业督查指导和工会民主管理监督职责,切实形成安全监管合力,推动安全生产责任真正落地落实。
西部机场集团还从主要负责人、分管负责人、部门负责人、岗位员工四个层级,将履职要求转化为200余项具体任务,编制了可执行、可监测、可追溯、可考核的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履职尽责清单。
西安咸阳机场坚持“盯人、盯事”抓安全管理,按照“公司级查机制、部门级查接口、科队级查落实”的检查重点,组织各级定期开展安全检查,分级分类梳理确定了208个关键检查点,对检查发现的问题制定针对性管控措施,确保“发现一个问题,解决一类问题”。
西安机场航班保障
青海机场公司履行纪委政治监督职责,优化完善监督手段,督导落实二级党组织抓安全工作的政治责任,并依托工会组织,多形式、多层级开展岗位练兵和技术比武等,全面提升一线员工的专业能力和基本功,增强员工的安全意识、责任意识。
宁夏机场公司则建立了以《机场使用手册》为引领,《安全管理手册》和《安全管理程序手册》为支撑,以71本部门级《运行管理手册》、科室级《运行手册》为根基的安全管理制度体系。其中,宁夏机场公司的鸟防工作经验已在西北民航全面推广。
甘肃机场集团把党的领导贯穿安全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不断强化“事前预测、主动预防”的安全管理机制,坚持以责任落实为纲、以体系建设为根、以标准化建设为要、以班组建设为基、以科技支撑为翼,持续深入推进治本攻坚三年行动,压紧压实安全责任链条,落实落细各项安全措施。
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狠抓安全责任落实,多方协调联动,系统抓安全成效显著,确保了西北民航航空和空防安全持续平稳,安全生产形势逐年向好。
在持续完善安全管理体制机制、不断提升安全监管效能的同时,西北民航还针对辖区中小机场地形地貌复杂、气象条件恶劣的不利因素,持续加强RNP(所需性能导航)等新技术应用,补齐安全运行短板。青海玉树、果洛机场位于狭窄的川道内,地形复杂、气候多变,对运行正常性和安全性都造成较大影响。RNP AR(需要特殊授权的所需性能导航)程序的实施极大提高了机场运行安全裕度,运行正常性和可靠性显著增强。同时,RNP技术也实现了航班在榆林机场等中小机场复杂气象条件下的正常起降。
民航西北局表彰长安航空9H8409飞行机组
万里航程,安全为本。西北民航保持着连续29个航空安全年和41个空防安全年的纪录,特别是去年创造了全年无一起人为安全事故征候的安全佳绩。近年来,西北民航涌现出一批践行安全发展理念的先进楷模。长安航空强化全员安全意识不放松,提高飞行技能水平不松劲,2023年9H8409机组成功处置“8·26”鸟击事件,受到民航局通报嘉奖。宁夏机场公司不断增强关键岗位人员能力,推进人员资质能力建设,2021年机场机务放行员杨磊凭借扎实过硬的业务功底和严谨细致的优良作风,及时发现并消除安全隐患,避免了发动机运行不安全事件,进一步彰显了西北民航在保障航空安全中的严谨态度和高效执行力。伴随着安全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和新技术应用,西北民航人有决心更有信心将良好的安全纪录不断延续。
笃行初心
百姓畅享航空出行
走进即将竣工验收的西安咸阳机场T5航站楼,“长安盛殿”的恢宏气势、人文气息、数智技术令人叹为观止。在航站楼国际出发层,有一个区域地面的颜色与众不同,与周围的仿古建筑、壁画交相辉映。
“这个区域的材料来自西安咸阳机场运行了数十年的老跑道、老站坪,一部分破拆后的道面经过加工铺在这里,不仅是三期工程‘绿色机场’建设的具体实践,也是为了提醒我们每一名员工,不能忘了民航人的初心。”西部机场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机场建设指挥部总指挥杨鸥告诉记者。
民航人的初心,就是让百姓畅享安全优质的民航服务。西北民航所辖陕甘宁青四省区地域辽阔、地貌多样,地面交通不便捷,航空出行需求潜力巨大,民航发展优势得天独厚。近年来,西北民航秉持“人民航空为人民”的宗旨,不断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让人民群众充分享受民航发展成果,更好满足其美好航空出行需求。
“老李,我们这次去三亚‘做’什么?”“还是‘坐’飞机。”“‘首次乘机请找我’。她咋知道咱俩没坐过飞机?”这是宁夏机场公司拍摄的微电影《枸杞大叔第一次坐飞机》中两名农村老汉的对话,“做”与“坐”之间体现出坐飞机的快乐。该系列微电影一经播出,便在多个网络平台上迅速传播开来,让很多从来没有坐过飞机的民众,特别是身处偏远地区的民众发现,原来航空服务离自己这么近。
银川机场特殊旅客服务
在西北地区,还有很多民众像宁夏“枸杞大叔”老李一样,认为坐飞机离自己很遥远。2021年9月,在西北局的大力推动、统一指导下,西北民航在全国率先开展“为首次乘机旅客送温暖保畅通”活动,让更多民众能够“无忧无虑”地与飞行亲密接触。西北辖区各机场、各基地航空公司纷纷建机制、定标准,促协同、强推广,持续推动首乘服务迭代升级,将首乘服务打造成为集团服务提升的突破点、市场营销的价值点和特色服务品牌的着力点。
西安机场首乘服务
在西北地区各机场,首乘旅客都能得到全流程陪伴。旅客提前通过线上平台、电话预约,也可以像老李一样,在航站楼首乘服务站、首乘服务柜台提出申请。航空公司和机场地面服务部门科学统筹资源、全力协同配合,针对航空知识普及、问询、值机、安检、登机、中转等各环节打磨服务细节、优化服务流程,推出首乘旅客“从家门到舱门”一站式全流程乘机服务。
随着服务迭代升级,西北民航将首乘服务与特殊旅客服务深度融合,推出针对青少年和大学生首乘旅客、老年首乘旅客、残障首乘旅客、航延旅客等的首乘服务,并不断结合机场服务特色,将首乘服务打造为亮眼的服务品牌。长安航空“长安首乘无忧”、兰州机场“小红帮您·首乘无忧”服务、西安机场“暖易行”、青海机场“青和阳光”等已经成为旅客高度赞誉的服务品牌。
兰州机场“小红帮您·首乘无忧”服务
民航局在2023年“民航服务助力行业恢复年”主题活动中,将首乘服务作为重点工作之一在全行业进行推广,印发了《关于首次乘机旅客服务便利化的指导意见》。西北局联合中国民航大学正在推进首乘服务行业标准制定工作,西北局开展的首乘服务软科学项目研究已结题,为全行业提供了典型经验。
截至2024年6月,西北民航共保障首乘旅客13.25万人次,西北地区市场份额最大的东方航空2024年累计销售首乘特惠机票10.5万张,让更多边远地区的各族群众享受到了现代化的航空服务。
满足人民群众美好航空出行需求是西北民航持续提高服务能力的初衷。在让更多旅客“飞起来”的同时,西北民航还持续加大服务提升力度,让旅客“飞得好”,获得更优质的乘机出行体验。
西北民航致力于缩短航班截载时间,发挥航空出行的便捷优势。目前,西安咸阳机场国内客运航班截载时间缩短至35分钟,在全国4000万量级以上机场中截载时间最短。飞机拖曳、气象预警等8项措施确保靠桥率、航班正常率保持较高水平。今年上半年,西北地区航班正常率达89.45%,机场放行正常率达91.19%。
提供让旅客满意的服务更在于用心与细节。在西安咸阳机场T2航站楼,游历天南海北的李先生对机场的中转服务赞不绝口。西安咸阳机场依托独特的地理中心区位优势,致力于打造“全国最佳中转机场”,确定了“最佳中转网络”“最佳中转流程”“最佳中转价格”“最佳中转体验”“最佳智慧中转”等“五个最佳中转”实施路径。机场改造航站楼硬件资源、制定专属流程,优化MCT(最短衔接时间),实现同楼同航企50分钟、同楼跨航企60分钟、跨楼80分钟的MCT时间。
西安咸阳机场在为中转旅客提供一站式行李转运服务的同时,打造“西悦行”中转服务品牌,涵盖“悦享中转、臻享中转、智慧中转、无忧中转、急速中转、空铁中转、团队中转”七大类19项服务,在旅客出行的各个环节提供专属服务。
中转服务品牌的打造、升级,不仅给旅客带来了便捷无忧的航空出行体验,还促进了机场通达率的持续提升。目前西安咸阳机场国内外通航点达到230个,运营国内、国际和地区航线360条,通达性在全国各大机场中名列前茅。
使命在肩
航空服务国家战略
打造内陆开放高地和开发开放枢纽,发挥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通道、节点作用,助力陕甘宁青四省区积极参与和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民航业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中亚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首倡之地,也是中国对外开放和国际合作的重要方向。在民航局的大力支持下,近年来,西北局积极协助西安市,全力推进对中亚五国六城的航空覆盖,国际和地区航空市场的发展进入新阶段。”孙剑岷表示。
近年来,西北民航大力推进辖区内区位复合型航空枢纽和地区枢纽功能建设,积极新开、加密辖区枢纽机场至中亚以及西亚、欧洲等地区的国际航线航班,为提高西北地区对外开放水平,扩大西北地区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经贸往来,促进西北地区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和地区的产业融合,助力地方产业结构持续优化升级提供了动力源,实现地方经济社会和民航高质量发展的共赢。
如今,西安咸阳机场是中亚通航点最多的国内枢纽机场,西安至中亚每周往来航班增至14班,年保障旅客近10万人次,中亚旅客市场份额排名全国前3,市场潜力快速释放。6月新开的西安—撒马尔罕航线更是继2023年实现中亚五国六城航线网络全覆盖后新开通的又一条至中亚地区重要城市的直飞航线,推动西安咸阳机场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实现中亚五国七城航线网络全覆盖。
国航西安一哈萨克斯坦阿斯塔纳首航仪式(陶冉/摄)
自今年初以来,西安咸阳机场已累计开通国际和地区航线35条,先后恢复至吉隆坡、布达佩斯、胡志明市、大阪、河内航线,新开至撒马尔罕航线,加密至东京、香港、阿斯塔纳等多条航线航班。今年1月~8月,西安咸阳机场累计保障国际及港澳台客运航班6458架次,运输旅客82.5万人次,同比分别增长133%和171.4%。
“今年,以西安为新起点的‘空中丝绸之路’呈现出内畅外联运输忙的可喜景象。”陈波告诉记者。依托中亚五国七城航线网络,西部机场集团航空物流公司打破传统商业模式,开展点对点直达、空空中转、陆空中转等关键业务,将陕西省内和周边省份客户的货物顺畅运达目的地。同时,通过多方渠道提高产品的市场触达度,凭借货源、场站、商务团队、航线运力等系统资源,为客户提供定制化的综合物流解决方案,实现美洲、非洲地区5日内到达,欧洲、中东城市3日内到达。
2024年9月26日东航开通西安至意大利米兰航线(东航供图)
青海作为青藏高原重要核心区域,对民航的需求更加迫切,民航发挥的作用也更加显著。“青海省面积约72万平方公里,主要城市之间的距离均在500公里以上,这些先天因素使民航成为青海省交通建设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青海机场公司党委副书记、总经理庞晋虎表示。青海省现运营1个干线机场、6个支线机场,其中西宁曹家堡国际机场是青藏高原重要交通枢纽和青海省主要对外口岸。
近年来,青海机场公司全力构建更好服务产业“四地”建设的航线网络,加密重点地区客货航班,大力宣传推广青海国际生态旅游和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在全国首创以“通达性+低票价”为基本特征的“通廉航空”模式,充分发挥“干支通、全网联”优势,将安全、高效、经济的航空服务链条延伸至偏远落后的乡村牧区,改善人民群众出行条件,在助力脱贫攻坚和促进民族团结进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方面作出了民航贡献。
青海省机场建设指挥部藏族员工秋拉曾亲身经历青海玉树地震的抗震救灾。在她心中,一个机场对偏远地区而言,绝不仅仅是百姓出行的交通设施,更是生命的空中通道。
2010年4月14日,玉树发生7.1级地震,路面交通受阻,通信信号中断。当日值班的秋拉爬上塔台,在地震仅一个多小时后向甘肃区管中心发出了“玉树机场畅通,可运送伤员和物资”的信号。多亏有了玉树机场。当年4月14日~5月7日,玉树机场共保障救援飞行490架次,运送救援人员17051人次,运送救灾物资2174.86吨,运送伤员2133人次。
对我国西部来说,民航开辟了生命空中通道,也架起了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空中金桥。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花土沟镇,坐落着世界海拔最高的油田——中国石油青海油田。青海省最西端的海西花土沟机场建在戈壁滩上,被称为“中国最荒凉的机场”。2015年机场投入运营后,让支援油田生产的工人离家近了,离亲人近了。
陕甘宁青机场航线网络的持续完善,对进一步优化西北地区立体化交通网络、改善投资环境和对外形象、加强民族团结、维护国家和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彰显了民航业在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进程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也彰显了西北民航人的使命与担当。
C919客机在西安机场执行商业飞行
在积极服务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同时,西北民航还发挥辖区独特的资源优势,积极支持国产民机产业发展,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认真研究差异风险,逐项核实工作流程,全力保障C919机型在辖区安全运行;开展C919、ARJ21机型国产替代产品零部件项目设计生产批准审查,保障国产民机试验试飞,助力国产大飞机展翅翱翔,飞得更高更远。
“到2025年,我们将基本建成服务国家战略更加有力、支持地方发展更加主动、在交通强国建设中更加有为的西北民用航空体系。”孙剑岷表示。
蓄势待发
高质量发展动能强劲
今年,西北地区航空市场供需两旺,高质量发展态势显现。
今年暑运期间,西北民航共完成运输起降14万架次、旅客吞吐量1972.56万人次、货邮吞吐量7.78万吨,同比分别增长3.86%、9.22%、7.91%。主要城市运输机场起降架次和旅客吞吐量不断创下新高:8月9日,西安咸阳机场单日旅客吞吐量达到15.8万人次,7月~8月总客运量排名全国第6,创历史新高;青海机场公司8月单月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120万人次;8月,兰州中川机场单月旅客吞吐量达到202.41万人次,首次突破200万人次;银川河东机场单日旅客吞吐量连破纪录,8月9日正式进入“4万”时代……西北民航在挑战与机遇中迸发出强劲发展动能。
银川机场航空客货运输量保持快速增长
基础设施建设步伐的加快,成为西北民航快速发展的重要“推进器”。为扭转“起点低、底子薄、基础差”的局面,西北民航坚持问题导向,补短板、强弱项,抢抓重大发展机遇,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提高西北民航基础设施保障能力。近10年间,西北地区新增运输机场5个、迁建3个,完成或实施改扩建机场9个,新增机位215个、航站楼面积31.39万平方米,新增通用机场22个。
目前,西安、兰州、西宁机场扩建工程正在紧锣密鼓的推进中。项目投运后,三地机场的保障能力将实现质的飞跃,西北民航将迎来更大发展空间与更多机遇。
作为全国民航标杆示范项目和西北民航发展史上规模最大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西安咸阳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完成后,机场将拥有4条跑道、4座航站楼,可满足2030年旅客吞吐量83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00万吨、飞机起降59.5万架次的保障需求。本次工程建设应用新技术70余项,其中5G通信、BIM(建筑信息模型)、云计算、智能安防、智能跑道等技术让西安机场更加智慧。同时,在流程设计中践行以旅客体验为中心的理念,采用到发混流、全自助便捷流程、全覆盖无障碍环境系统、无高差行李传送系统等新流程设施,建设全国首家机场在地文物展示博物馆,聘请专业色彩顾问优化航站楼引导标识……这些创新举措不仅提高了机场的运营效率和服务质量,也为旅客带来了更加便捷、高效、舒适的出行体验。
西安机场三期扩建工程
作为青海民航“头号工程”,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2100万人次、货邮吞吐量12万吨的保障需求,将进一步发挥青海进藏入疆、连甘入川的区位和战略优势,实现“以立体交通带动产业聚集、辐射青藏引领向西开放”的目标。
建设中的西宁机场三期扩建工程
兰州机场三期扩建工程作为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和甘肃省交通强国项目,主体工程于今年7月31日全面竣工,明年转场投运后将成为国内领先的集民航、铁路、公路、轨道于一体的综合交通枢纽。
兰州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本文图片除署名外,由民航西北局、西部机场集团、甘肃机场集团提供)
据了解,目前银川机场四期扩建项目前期工作正有序开展,陕西府谷、定边机场已陆续开工建设,陕西宝鸡机场、青海黄南机场以及西北地区(兰州)空中交通能力提升等“十四五”规划重点工程持续推进,西北民航基础设施建设进入加速期,保障能力持续增强,发展基础更加坚实。
新质生产力催生新业态,西北民航在提质增效的加快发展期,高质量发展动能强劲,航空运输业蓄势待发,正迎来质的飞跃;通用航空和西北低空经济呈现出快速发展态势,通用航空、无人机、轻型运动飞机等新兴业态蓬勃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西北地区拥有丰富的低空资源和发展潜力巨大的低空经济市场”。据介绍,近年来,西北地区通航产业发展各具特色。陕西呈现全面开花态势,西安持续推进通航产业示范园建设;渭南建立了以国产民机试飞为主,跳伞、个人娱乐飞行为新兴业态的消费基地;榆林统筹推进无人机与有人机协同发展,持续推进民用无人驾驶示范区建设。甘肃机场集团所辖9个民航运输机场积极开展较为新兴的无人机、eVTOL(电动垂直升降飞行器)等机型的“通用航空+无人机”产业低空经济应用。宁夏和青海则根据各自区位特点,形成了以空中游览、飞行培训、短途运输为主题的行业发展格局。
截至今年6月,西北地区通航企业达38家,注册航空器169架,作业1.85万小时、3.67万架次。未来,在巩固农林牧渔和工业作业等传统通航业态,以及开展短途运输业务、建立“干支通、全网联”服务模式的基础上,西北民航将进一步拓展航空医疗救护联合试点成果,探索推广无人机物流配送应用场景,推动成立西北地区通航大数据联合实验室,实现制造、运营、保障、培训、服务等行业链条有机串联,并从规范市场秩序、推进通航改革、改善发展环境、保障民生需求等方面发力,推动通用航空和低空经济发展。
被誉为“第一红色机场”的延安机场3次迁建;高原驿站格尔木机场克服机型运力短缺等重重困难,走过了50年不平凡的历程;西安、兰州、银川、西宁4个省会城市机场已经完成或正在进行三期扩建;更多城市运输机场、通用机场、无人机起降点即将从蓝图变为现实。筑巢引凤,越来越多的运输机、通用飞机、无人机将飞上西北的天空,飞入寻常百姓的生活。
初心永恒,使命常新。西北民航人将在坚守中传承,在传承中创新,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谱写交通强国建设的西北民航新篇章。(中国民航报 记者杨群峰、张嘉宁、刘璐)
(本文刊发于中国民航报2024年9月27日1版)
编辑|张 彤
校对|王亚玲
审核|程 凌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