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我国国防部长,抗美援朝的一等功臣。
55年授衔,他自报大尉却授少校,88年授衔直接从中校越到上将。
真正从普通战士做到国防部长的牛人。
即使在那个年代,他依旧受到重用。
他便是我们今天的主人公——迟浩田。
那么,在迟浩田的身上到底发生了哪些传奇故事呢?
迟浩田的军衔又为何每次跨度都如此之大呢?
让我们接着往下看。
1929年7月,迟浩田出生在山东招远。
山东作为我党早期的几个根据地之一,对当地民众的影响自然很大。
受到新思想影响的民众当中,就有迟浩田的父母。
1936年,在迟浩田七岁的时候,迟浩田的父母便将迟浩田送往了我党创办的小学读书。
在求学的日子里,迟浩田受到新思想的熏陶。
在10岁时,迟浩田便主动加入了儿童团。
由此,迟浩田开始了自己的革命生涯。
1944年,年仅15岁的迟浩田找到了当时我党负责募兵的干部。
面对干部们疑惑的眼神,迟浩田说道:
“我要加入部队,上前线打鬼子!”
这可惊呆了募兵的干部。
干部们见迟浩田还小,便当场拒绝了迟浩田。
但没想到迟浩田直接赖着不走了。
募兵的干部只好答应了迟浩田。
但并没有将迟浩田安排上前线,而是将迟浩田安排到文书的位置上去。
迟浩田本来就有着相当好的文化基础,这项工作对他不是难事。
于是迟浩田从一个小文书做起,一直做到了教导员。
1945年,抗日战争结束。
但紧接着,解放战争开始。
迟浩田所在的胶东13团可以说是我军的王牌部队之一,能者多劳,胶东13团时常接到许多战斗任务。
迟浩田虽是文职,但也需要上战场杀敌。
这可以说是变相完成了迟浩田想要上战场杀敌的愿望。
而且迟浩田的战斗素养极高。
第一次上战场便敢于独自一人堵住敌军三人。
并且在之后迟浩田还创造了一个奇迹——三人俘虏百人。
那是在1947年。
迟浩田所在部队从前线撤下休整。
迟浩田与两位炊事员离开部队前往寻找粮食时,遇见一批百余人的部队。
这批百人部队是敌军刚撤下来休整的部队,不知为何迷了路,之后还被迟浩田发现。
迟浩田胆子大,带领两位炊事员将百来号人逼停,并且将之俘虏。
后来新中国成立,抗美援朝战争爆发,迟浩田又马不停蹄北上抗美援朝
在朝鲜战场上,迟浩田经历的大小战斗无数,被评为抗美援朝一等功臣。
1955年,大授衔前夕,为保证效率,同时也为了公平公正,组织上决定,让各部队先自己评定军衔,再提交到上一级。
而作为战斗经验无数的迟浩田,他所在的部队让其“自评”。
迟浩田表示,自己评大尉就行。
但当申请表交上去后,却被组织上立刻否定了。
毕竟,依照迟浩田的功劳,大尉着实太低。
最后组织上将迟浩田评为了少校军衔。
后来在1988年,邓公再次授衔之时,迟浩田直接被授予上将军衔。
而这其实是因为1965年,军衔制度曾被废除,88年重新启用新军衔后,鉴于迟浩田的功绩以及资历,便授予的上将军衔。
后来迟浩田一直活跃在国防事业中,1998年后,迟浩田被任命为国防部长。
时至今日,迟浩田老前辈依旧健硕,目前已经95岁了。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