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是人们凭信的符号
从印章到篆刻走过了2000余年的历程
伴随殷墟之地甲骨文的出土
随后也出土了最早的印章
而2008年奥运会的“中国印”
更让世人认识了中国印章的当代形象
当熟悉的汉字变成一方方印章
你认识吗?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一堂丰富生动的思政大课,9月27日下午,“中华文明史诗·篆刻百咏特展”在华东师大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开幕式由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卢蓓蓉主持。
特展长卷启动钤盖仪式
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依托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篆刻传承基地,组织书法篆刻方向全体研究生从中华创世神话、文明踪迹、文化遗址、先哲圣贤、朝代制度、著作典籍、科技发明、传统艺术、自然景观、新中国新时代等十大板块内容入手,完成“中华文明史诗百咏”100方篆刻,呈现出一幅史诗般的文化长卷,向新中国成立75周年献礼。
这次展览囊括了中华上下五千年的精髓,展现了中华民族的自信自强。借助篆刻这一古老的传统艺术,在方寸之间体现万千气象,用刻刀镌刻历史,用印石承载文化,用印蜕传递艺术,以印为媒,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华东师大党委副书记孟钟捷致辞
华东师大党委副书记孟钟捷表示,篆刻是我国一门古老的艺术形式,也是连接多学科的重要桥梁,此次展览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很好的理论依据与实践路径,也为大中小学生提供了一堂丰富生动的思政大课。希望广大师生通过此次展览,进一步了解中华文明发展历程,感悟伟大祖国发展成就,也期待相关学科加强跨界交流,用好育人资源,用叠加思维共同应对AI时代的新挑战。
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篆刻基地负责人、美术学院书法系主任张索教授介绍特展筹备情况
开幕式由华东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党委书记卢蓓蓉主持
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篆刻基地负责人、美术学院书法系主任张索教授表示,篆刻是古文字的活化石,是标题文学形式,也是连接诗、书、画的重要桥梁,在当今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有着特殊的意义。
此次展览还同步举行了篆刻体验活动,吸引了来自不同院系的同学、留学生以及二附中的高中生参加。“篆刻艺术以其独特的形式,将汉字的美发挥到了极致。当我拿起刻刀,在印石上小心翼翼地刻下每一笔时,我能感受到一种与历史对话的奇妙感觉。通过这次体验,我更加珍惜汉字这一中华民族的瑰宝,也让我对传统文化有了更深的敬意。”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紫竹分校高二(8)班的管起闻同学说。
在美术学院书法篆刻方向研究生的指导下,每一位参与者围绕国庆主题进行篆刻创作,包括振兴中华、千秋伟业、锦绣山河、江山如此多娇、国泰民安、普天同庆等内容,表达对祖国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华东师大美术学院2024级书法篆刻专业研究生吴家宇表示:“今天有许多华师大二附中的高中生来到现场,他们对篆刻艺术有着非常浓厚的兴趣。我想这也是此次活动的重要意义之一——让更多人有机会走进篆刻,领略古文字的魅力,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华东师范大学作为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篆刻传承基地,坚持传播中国篆刻艺术,从课堂到校园,从市内到市外,从国内到海外,解决了古老的篆刻艺术在新时代发挥社会功能和作用的问题,使篆刻艺术真正做到了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传播之路。
据悉,本次展览由华东师范大学党委宣传部、研究生院、美术学院主办,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篆刻传承基地、美术学院书法系、大夏印社承办,在华东师大闵行校区美术学院美术馆展至10月20日。展览期间,还将举办多场篆刻体验及专业导赏。
观展信息
展览时间
9月27日-10月20日
展览地点
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
美术学院二楼美术馆
文、来源 | 美术学院
通联 | 俞丹
摄影 | 吴潇岚 杨舒婷 张鹏
制图 | 龙家娟
编辑 | 吴潇岚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