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一夜爆火的“全女经济”网红店接连倒闭,别说女性互助了,先停止割韭菜吧!
最近,“全女经济”一度被认为是一个新的消费风口。
多少女生在第一次听到“全女经济”这个词的时候,仿佛发现了新大陆——原来有人在为了摆脱男凝做了一种新的尝试。
于是很多人蜂拥而入,希望为了这一整个社会现象的改变做出一点自己的努力。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去消费。自然而然地全女经济甚至上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但是随着“让子弹飞一会”的时间过去,全女经济的弊端开始突现,甚至有人表面“girls help girls”,背地里却暗戳戳地背刺。
全女经济又潮水褪去般地倒下,这口锅,该谁来背?
“她经济”蜕变而来的“全女经济”
安全感爆棚?
“全女经济”,顾名思义就是所有的员工都是由女性构成,她们服务的对象也限制在女性。
即使是在消费市场已经明确了女性作为主体消费人群的今天,“全女经济”这个词的出现还是给人眼前一亮的感受。
在某红书的平台上第一个关于“全女经济”的话题还是“想成立一家全是女生的公司”,后来渐渐被概括为“全女经济”这个词。
最初这些构想是出发于拒绝女生们在生活中遇到各种令人不适的打量,比如在外吃饭时被隔壁桌讨论,从相貌到饭量一一成为谈资;
在健身房穿着稍微贴身的健身服时被人轻浮地吹口哨;
在酒吧和朋友小聚时不断遭到陌生人的审视。
甚至是在职场上,也有不少的“爹味”前辈,遇见年轻女同事,谈话的话题永远都是“女生真好,差不多找个男的嫁了就行,没那么大的负担”,自以为是的把女性永远地放到了第二性的视角。
基于这些现象,有些女生就认为这些来自社会中的男凝简直让人抓狂,最简单直接的方式就是躲避开这些有男性的场景,而要做到这一点,“全女”的场景下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这些情况发生,也就有了小红书上的话题。
后来真的有人去实践,于是慢慢地出现了“全女饭桌”、“全女酒吧”、“全女健身房”这些具体的创业项目。
有关“全女”这个概念,很多人对此的看法是模糊不清的,有人出于简单的社交属性看待,“全是女孩子在一起玩更快乐”;
有人觉得这是个尖锐的男女对立问题,“这跟性别歧视有什么区别,只不过变成了歧视男性”;
也有人觉得这些项目的出发点有待深挖,“不会是全女外表下的拉圈吧,这玩意也能合法?”
总之围绕在这个概念里的争吵和热度是够够的。但对于支持“全女”概念的第一批消费者来说,她们是非常欣赏这类项目的,有不少人都表示自己“曾经就受到过这样的凝视,让人非常不爽”。
她们认可全女经济的出发点,认为这是对社会上的男凝现象的一次反击,即使全女经济没有形成气候,但是至少提供了热度,让某些男性知道这种凝视会给女性带来困扰,并且女性并没有忍气吞声。
还有网友表示:“至少在全女健身房,我不用担心穿着比较贴身的健身服时会被从头到尾的打量。”
正是因为全女经济的出发点是好的,所以才能迎来一开始的繁荣。但是结合后面全女经济的大部分落寞结局,与其说“全女经济”是一大类的创业项目,倒不如说更像是一种发声的手段。
也正是因为大部分的“全女经济”其实是跨服聊天,别人聊创业,而你空谈理想,所以后面我们看到这种经济的“后劲”显得相对不足。
一大批的全女经纪倒在了路上,甚至没熬过试营业期。
全女经济大翻车
割不动年轻女中产了?
在各大平台上,有关全女经济的帖子,已经从最开始的抱团期待分化出不少了“黑料”。
比如“全女游戏工作室”被爆压榨员工,全工作室的普遍工资在2~3K,而且还要加班加点,而员工们也不甘示弱,一起哄老板发工资后集体跑路……
如此抓马的事情,未免有些好笑,老板和员工谁也没放过谁。
据说,工作室的创始人还是因为受到了《黑神话》的启发,希望做出国内第一个全是由女生工作室做出来的3A大作,真的是……自信过头了。
还有全女健身房,被传出经营困难,需要靠出售健身器材来勉强维持运转。
无独有偶,火热的全女小饭桌也被爆出收费128元一人,从食材到环境没有一样能看的,唯一一样贵价一点的虾还要被拎出来单独作为卖点,收费堪比星级酒店餐厅。
全女经济从一开始很多人看好的局面到今天几乎无一幸免倒闭,不是因为支持的人不够多,相反,打着“女性互助”这旗号已经成为了这类全女经济最好的一个噱头。
但是这类项目应该先是一个创业项目,其次才是有热度加持,而如果作为一个商业项目,它的运行应该成熟,而不是头脑发热的在平台上寻求到一堆支持就开干。
就拿全女小饭桌来说,没有营业执照、没有卫生许可证,菜价完全不遵循市场规律,完全就是靠着一个“想实现当厨师的梦想”“想和一堆女孩子一起吃饭”来粗暴拿下商业定位,肯定是不可能成功的。
这更像是一场心血来潮的小活动,却又偏偏附上了商业性质,当然会失败收场。
还有全女健身房这个概念,出发点是为了避开运动后出汗和健身衣物贴身被凝视的场景,但是对于健身人士的这个群体来说,还是男性消费者中有健身习惯的占多数。
所以这个属于的想法是美好的,现实是残酷的。因为创业者的能量也还没有强大到改变消费者习惯的程度。
引申到一个观点就是全女经济不应该过度自证来标榜女性主义,不是“全女”就能代表女性主义。除了性别,更应该看到的是女性在工作中展现出来的专业性。
全女经济虽然短暂地吃到了性别的福利,吸引了一大批来自年轻女中产的支持,却没有给出应有的专业素养,也没有客观地看待市场规律,只对一部分可能黏性较高的潜在群体投下重注,倒闭太正常了。
同时,也简单粗暴地排斥所有的男员工、男顾客,只是单拎“女性”来作为一盘生意的启航点,有点想得过于简单并且幼稚。
过度标榜会让人觉得这波流量是否是被有意炒起来,打着女性互助的旗号实际上是在贩卖焦虑。
“她经济”下,暗藏着社会痛点
这类诸如“粉红税”、“白幼瘦审美”、“全女经济”的标签,实际上就是给女性一种心理暗示,女性需要处于一个别人定义的环境里才算得体,才能安全。
比如需要用女性专用的洗发水,头发才不会干枯,为此被一些商家在暗中加价,男性洗发水和女性洗发水的成分一致,女性洗发水的价格却要高出不少,被戏称“粉红税”;
又比如女性需要迎合不同审美环境下对美的定义,在亚洲国家需要变白变瘦还要有无辜的幼态,毫无攻击性才能被认可美,在欧美国家则需要有一身健康有光泽的小麦肤色和雀斑才能被称之为“个性”;
更进一步的是要想绝对避免那些可能发生的骚扰,还需要到全女的环境里:女性车厢、女性健身房……
这些事件,构成了女性在社会中的“潜在焦虑”。
但是归根结底,消费与消除焦虑捆绑只是消费主义主导下的一个谎言,消费不能根除焦虑,花钱不能带来安全感。
真正焦虑的根源是来自社会的一成不变的规训,来自社会中顾左而言他的一些矛盾主体——真正制造矛盾的人,没有意识到自己给予了女性一些不安感。
“男凝”就是最典型的例子。
所以“全女小饭桌”、“全女健身房”这种,到目前为止只能称之为一次新鲜的尝试,没有触及更深层次的痛点。
唯有社会在进步,或者女性自身的力量成长到了令人无法忽视、成为一个出色的群体的时候,这些问题才能真正解决。
全女经济的短暂繁荣应该有更深一层的思考,不留余地的抨击和无脑吹捧实际上都不太合理。
但是对着从一开始就不怀好意、就想着利用“女性主义”这一名号割韭菜、收获热量的人来说,他们被骂的不冤枉,应该被唾骂。
都说“她经济”占据了消费市场中大半的江山,但其中掺杂的消费理念,并不尽然是值得的,例如暴利的医美、护肤品产业、本文提到的全女经济。
还有许多家居用品,几乎无一例外都是迎着女性的喜好去做设计的,这又何尝不是繁荣的“她经济”背后隐藏着的沉默的“他经济”呢?
对此,您怎么看?欢迎评论区留言讨论,发表您的意见或者看法,谢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