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9月,在长征途中,毛主席和他直接领导下的中央红军遇到了最严峻的挑战:国民党军继续对红军进行围追堵截,而左路军中的张国焘,电令前敌政委陈昌浩率右路军南下,幸亏右路军参谋长叶剑英及时报告毛主席,毛主席才召集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开会商议应对措施。会后,中央决定率领一、二方面军和军委纵队继续北上,红四方面军中的徐向前,也力主红军不能发生内讧,终于避免了红军内部可能发生的战争。
腊子口天险
毛主席率领中央红军来到了岷山脚下的腊子口,蒋介石早在那里布置重兵防守。红军要想北上,必须突破腊子口天险,打开北上的通路。否则红军将被迫重回草地,后果不堪设想。
1、腊子口天险有多险:
腊子口地处岷山山脉,它是岷山的一个重要隘口,两边是崇山峻岭,只有这个隘口沟通川西北和甘南。隘口只有30米,一条小河从中穿过,河上有一座木桥,是通过隘口的唯一通道,地势险要程度可想而知。可以说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腊子口在藏语中意思就是"绝险的隘口"。
蒋介石为了阻挡红军北上,在腊子口周边地区布置了两个师的兵力。鲁大昌派了两个营扼守腊子口。其中一个营,驻守隘口,一个营驻守在北面的谷底,一个师的主力都在附近地区,一有紧急情况,可立即驰援。驻守隘口的敌军在桥头和高地上构筑了碉堡,对隘口形成强大的交叉火力。红军要想突破腊子口,难度可想而知。
腊子口战役
2、强攻不克:
当时摆在红军面前的路只有一条,那就是北上。张国焘带领红四方面军8万将士南下,结果损兵折将,最后不得不重新北上,就证明了北上的决定是正确的。
毛主席审时度势,下达命令,不惜代价拿下腊子口。攻打腊子口的作战任务交给了红二师四团。红二师是林彪和聂荣臻领导下的部队,四团的团长是黄开湘,政委是杨成武。9月16日,四团在黄、杨二将的指挥下对腊子口发起强攻。战士们都配备短枪,背插马刀,他们冒着敌人的强大的火力,向腊子口发动攻击。
但是这个隘口太狭窄了,我军无法展开,而敌人的火力又集中、强大,战士们发起十几次冲锋都未能成功。对腊子口的进攻陷入僵局。
腊子口天险
3、智取腊子口:
继续正面进攻,除了浪费时间,就是做无谓的牺牲,于是在16日半夜,四团停止了进攻。黄开湘和杨成武通过侦察发现,敌方的布防有严重的漏洞,一是,两侧的山崖上没有设防,几处碉堡没有封顶。于是黄杨二将做了分工:由黄开湘率领两个连的兵力,隐蔽潜入隘口右侧的悬崖下面,攀上悬崖,从侧后攻击敌人。而杨成武则率领一个连的兵力继续对隘口进行正面进攻,一面消耗敌人的弹药,一面吸引敌人的注意力,为另两个连队的偷袭做掩护。
黄开湘带领战士们顺利摸到隘口右侧的悬崖下面,一位苗族战士是个攀崖高手,他率先攀到悬崖顶上,放下绳索,让后面的战士攀上去。这支奇兵,突然从侧后对隘口的守敌发动攻击,敌人惊恐万分,慌忙扔下武器,夺路逃命,跑的慢的被全部歼灭,红四团顺利占领了腊子口。
腊子口战役
拿下了腊子口,红军向附近驻防的敌军发起总攻,势如破竹,很快扫清北上的障碍。当聂荣臻来到隘口,站在桥头,看着地上半尺厚的手榴弹碎片,久经沙场的元帅感慨道:"真不愧是天险,假如我红军有一个营的兵力在此驻防,纵然有10万大军也休想从这里通过。"
腊子口战役旧址
25年以后,当毛主席的老朋友埃德加·斯诺问毛主席一生中最黑暗的时刻是什么时候的时候,毛主席回答说,就是1935年,张国焘闹分裂,红军被阻在腊子口的时刻。
腊子口战役纪念馆
4.结语:
腊子口虽然只是一个区区30米的隘口,但却是关系到红军生死存亡的隘口。拿下了腊子口,北上的道路顺利打开。红军经此隘口进入甘南,后又进入陕北,党中央和红军在陕北安顿下来。红军和中国革命都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同时毛主席也开始谱写他政治生涯中的崭新的篇章。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