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要伤亡情况,我只要塔山!”
在电影《大决战》中,林彪对时任东北野战军四纵司令员的吴克华严辞下令:
必须不顾一切代价,守住塔山阵地。
作为辽沈战役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伤亡最为惨重的塔山阻击战,无疑在辽沈战役中发挥出至关重要的作用。
我们知道,其实一开始,西柏坡和林彪其实就曾因是否攻打锦州而产生分歧,对此毛主席甚至还大发雷霆,让东北野战军严格执行命令。
而当时毛主席的决策“关门打狗”,便是欲先行拿下锦州,关上东北大门,进而解放全东北。
而如若攻打锦州,塔山无疑成为双方必争之地。
塔山名为塔山,其实是既没有塔,也没有山。它地处锦州和锦西之间,除却东西两头是低矮的高地外,其余大部分地形都是低洼的平地。
这样的地势,对于有着塔克、飞机等重型机械加持的国军,无疑是比较有利的。
而放眼全局,当时东北野战军已有被合围的危机,傅作义的东进兵团、廖耀湘的西进兵团也已出发,驰援锦州。
如若塔山阵地被攻克,那么从南面北上的敌人就会与沈阳而来的廖耀湘兵团,对我军形成合围之势。到那时,后果将不堪设想。
蒋介石便想借此次机会,一举消灭东北野战军,从而反转战局。
对此,他亲自调兵遣将,调出华北、沈阳、烟台等地部队,海陆空全面出动,集结成11个师,攻打塔山。
可见塔山关乎东北战局,是多么重要。
面对敌军如此规模的兵力,林总纵观敌情,分析局势,最终出动东野四纵和十一纵,以阵地防御战的形式,在塔山地区阻击敌军。
而作为王牌部队的东野四纵,一贯以擅打运动战而闻名。
现如今,林总却让他们像钉子一样钉在那里严防死守,这将注定战士们会面临一场血战。
为防止战场突发情况,做好万全之策,林彪让李天佑的一纵担任本次阻击战的总预备队,如果前线四纵没有挡住,那么一纵便是我军塔山阻击的底牌。
可最后,纵使战况如此激烈,部队损失惨重,林总至始至终都没能出动一纵,这究竟又是为何?
虽然老蒋派遣如此规模的军队攻打塔山,甚至在战斗部署的前几天,蒋介石就搭乘“重庆号”在海上观望。
陪同他的还有国民党第54军军长阙汉骞、海军总司令桂永清、空军副总司令王叔铭一行人,以及老蒋的“钦差大臣”,华北战地督查组长罗奇。
这些重量级的人物聚集在此,就为打一个他们口中所谓的“小小塔山”,最终却依然没能攻打下来,还酿出“党国之败,败于塔山”的笑话。
这样看来,给他们再强劲的尖船利炮,也依然无济于事。
事实上,究其原因,国民党内部派系林立,勾心斗角,再大的力量拧不成一股绳,也是没能打下塔山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实本身攻打塔山的指挥官是侯镜如,但他临时被蒋介石派回唐山调兵,于是阙汉骞率领的第54军成为主力。
阙汉骞还曾扬言半天之内攻下塔山,没想到第一天54军就出师不利,惨遭失败。
还在路上的侯镜如得知阙汉骞吃了这一败仗后,非但没有阻止,甚至还默许了这一行为。
这样的话,等他回去后再一举攻下塔山,自己便可以顺理成章的拿到这份军功。
战败之后,国民党内部召开紧急会议,商讨下一步的战术走向。
会上,第17兵团参谋长张伯权提出进攻四纵在塔山的正面防御阵地,这样不但可以发挥坦克枪械的优势,还能一举北上,长驱直入驰援锦州。
但经验更足的第54军参谋长便对这一战术表示反对,他主张利用塔山和白台山之间的这一块空地,对解放军部署的稀疏工事开展猛攻。
随后再由此处迂回攻入塔山后方,一举歼灭我方守军。
当时四纵确实并没有把防御重点设在塔山和白台山之间,更多的兵力都投在了塔山村一带。
如若这一建议被采纳,我军必然会受到更加严重的损失。
但由于当时蒋军的将领大都来自华北,对应付东北野战军和分析东北地势等都缺乏经验。
所以大部分人还是拥护张伯权的方案,选择正面突破。
但这样的结果就是,敌人海上军舰轰炸,天上战机横扫,硬生生地将半天时间又延误到两天,损兵折将多少不说,战况推进上依然毫无进展。
10月13日,侯镜如率领东进兵团抵达战场,担任前线指挥。
这次国军将领又开商讨会,阙汉骞提议以自己的54军作为诱饵,佯攻塔山正面防线。
与此同时,派遣林伟俦第62军从左翼包抄,占领虹螺岘山。
如此一来,共军就必须分兵救援。届时,第54军再伺机而动,强攻正面防线,配合第62军将塔山阵地一举拿下。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这一提议再次被侯镜如拒绝,“监军”罗奇也表示反对。
说起侯镜如,这个人其实为我党解放战争的胜利做出不小的贡献,甚至有人戏称他为“共谍”。
理由就是国军的许多决议在他这儿都没能形成,反倒帮了解放军不少忙。
塔山如果被攻下,那么他就要率领着自己的十万部队进攻锦州的东野主力,到时必定损失惨重。
所以甚至说关于侯镜如是否希望国军攻下塔山,都未曾确定。
再者,林伟俦作为罗奇的老同学,二人关系很好,阙汉骞这样的做法明显是想断掉自己的一条臂膀,罗奇自然不愿意。
他还趁机搬出老蒋,指责阙汉骞这样做就是在公开违背总统命令。
这下可好,阙汉骞自然不敢多说什么,只能连声附和他们的提议。
我们不妨联想到后来锦州解放,罗奇为给自己洗脱罪名,竟然直接把责任全都堆到阙汉骞身上。
这个“莫须有”的帽子扣得好,恨得老蒋差点没把阙汉骞枪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