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中励志的“凿壁偷光”主人公,为什么晚年变的万人唾弃呢?
文|明明读历史
不知道大家还记不记得在年幼的上小学时期,老师教过我们的一篇成语故事。这个成语故事描述是古代出生在一户贫苦人家的小孩的故事,他从小就非常喜欢读书,可是每当夜幕降临的时候他就无法继续读书。于是他就想到了一个注意,决定把家中的墙壁凿出一口子来蹭邻居家的烛光,依靠这微弱的烛光从而继续看书学习。
而这个刻苦学习的故事就是“凿壁偷光”,作为故事的主人公匡衡,他自幼就是一个勤劳爱学的好孩子,俗话说“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在古代的时候体现的更加明显,仅仅是书本就非常昂贵,生活在贫穷家庭中的孩子一辈子都很难买得起一本书。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匡衡才想到去大户人家打工,但他却不要工钱,只要求人家借书让他看就好,就是这样是积月累勤奋的学习才让匡衡当成了一个文学家。在小学的时候我们都把匡衡当成自己学习的榜样,但是很少有人去了解匡衡最终结果是什么的。
在当今有高考选择人在,匡衡的时期也有类似于高考一样的事情选择人才。通过考试的人才三类人才,第一类就是甲级考生可以获得当郎中的资格,第二类就是乙级考生可以获得当太子舍人的资格,第三类就是丙级考生可以获得当文学掌故。匡衡当时前前后后参加了9次考试,在第9次考试中才考到丙级资格。虽然获得了丙级资格,但是匡衡的文学诗词却深得汉元帝喜欢。
也正是因为汉文帝欣赏匡衡,才有匡衡后来荣登宰相的机会。匡衡当上宰相之后,多次帮助汉元帝处理国家政务,推崇推重经学,微言精义,以礼治国。还惩戒了大贪官石显,做完这件事后听闻此事的同僚都对他十分的敬佩。
匡衡前半生可以说是清正廉明、大公无私、他人学习的榜样,可惜最后在汉元帝赏他31万亩之多的土地,赐封匡衡为安乐侯之后,他却变了一个样子。开始危机谋私,利用郡图之误,自己做出了违规法律的事情,强行把自己的土地扩展了百万多亩。最终在汉成帝登记之后,匡衡也得到了相应的惩罚,被贬为庶人,回到家乡后不久匡衡便因病逝世。
匡衡的儿时吃苦耐劳热爱学习,经过不懈的努力成为了一代文学家,之后被汉元帝欣赏官升宰相。可惜的是在暮年的时候却做出了万人唾弃的事情,一生清正廉明的他,为何会在暮年时候做出此事?也是非常值得人们反思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