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每个观众看《志愿军2》,都很难不流泪。
当李晓唱出那首“张老三,我问你”,志愿军们喊着家乡的名字冲锋,我旁边点映场的好几个观众都哭了。我强忍。
当片中的战损记录员杨三弟,用满本的名字,记录下一个个曾经鲜活的生命,我身后的大哥开始猛烈地抽噎,我还强忍着。
可当影片最后,朱一龙饰演的李想最后说出那一句“报告军长,我们回不来了”,然后作为全连最后一位活着的战士,在战场上竖起那面破洞的红旗。
而那朵他珍而重之的笔记本里的小白花,最终化作了战场上的一个瓢虫,我忽然感觉心被什么扎了一下,一直强忍的眼泪,决堤一样,哗啦啦流了下来。
今年国庆档11部大片厮杀,形势并不明朗。
陆川的《749局》预售领先, 赵丽颖的《浴火之路》后劲十足。
刘德华的《危机航线》口碑超出预期。
而《志愿军2》上映首日目前累计票房破1600万,以14.7%的排片,拿下了全天46%的票房。猫眼对影片的最终票房预测,是10.89亿。
最终国庆档票房冠军鹿死谁手,现在还不好说。
但我现在就敢断言,国庆档口碑第一,一定是《志愿军2》。
凭什么这么说?
就凭看完点映场,走出影院30分钟,我内心仍然久久不能平静,到现在脑海还在回荡那首——“张老三我问你 你的家乡在哪里 我的家在山西 过河还有三百里”。
就凭影片,把那场荡气回肠的铁原狙击战,全景式展现在我眼前。
平复了一天的心情,终于等到影片正式上映,是时候说说了。
故事和人物,有哪些亮点?
朱一龙、吴京,这次演得怎么样?
导演陈凯歌,又如何展现这场波澜壮阔的,志愿军“存亡之战”?
三个问题,咱们一个一个揭开。
一、铁原狙击战,陈凯歌到底怎么拍?
《志愿军1》和《志愿军2》虽同为一个系列,但两者的故事构架并不相同。
《志愿军1》全景式展现了抗美援朝战争从决策到出兵、彭德怀亲临敌后,乃至松骨峰战役的全过程。
而《志愿军2》则重点将镜头对准了“铁原阻击战”。
又将叙事重点,放在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3军上。
1951年5月,63军刚结束持续一个月的作战,就受命进驻铁原战场,正面对抗“联合国军”4个师。
2.5万对5万。
更严峻的是,我军几乎没有重武器。轻步兵对装甲兵,如何守得住?
而武装到牙齿、步坦炮协同的敌军步步迫近,1个小时,敌军的4500吨炮弹向我军一个师的阵地倾泻;
而63军身后,是数十万正在转移的我主力,正像彭老总说的,这是志愿军的存亡之战。
为了完成任务,63军189师的战士化整为零,分为数百个作战单位,把自己变成一根根钉子,牢牢钉在阵地上。
组成了一座铁原上最坚固的“铁长城”。
这场浩瀚大战,出场人物多达近百人,重现多个历史现场,体量大、线索复杂,皆用铁原狙击战这条“麻绳”,把故事牢牢拴在一起。
而陈凯歌就是栓麻绳的人。
开头的十几分钟,当看到众多角色像走马灯一样出现时,我还担心导演的文艺心发作,令故事太散。
但看过全片,我再次对陈凯歌执导战争片的能力刮目相看。
影片被分为两部分,一是宏观视野,以广角镜头呈现两军交战的恢宏场面,呈现波澜壮阔的战争全局。
战,还是不战?当然要战。
敌我军备差距悬殊,拿什么打?
为了让观众直观地理解战场上瞬息万变的形势,电影不断用沙盘和地图,来展现敌我双方行军的路线和形势变化。
震撼人心的战前动员,化整为零的战术方针,还原的战术装备……把“铁原阻击战”这一生死存亡之战“庖丁解牛”,呈现给70多年后的观众。
但如果拍的太宏阔,观众依然无法理解这场战役的艰苦卓绝。
于是就有了影片的第二部分:拍局部战场。
更准确的说,是通过李想(朱一龙 饰)的一营这个作战单位,具体地告诉观众,这场军事史上“以点破面”的经典战例,我们是怎么打的?又是怎么打赢的?
比如,一营以“拔碎牙”战术对战装备精良的敌军,用草人伪装假战壕声东击西迷惑敌人,用午夜地道偷袭、前后夹击、水淹等灵活战术,和敌人周旋到底。
观众可以看到,李想对战局的判断、预测,以及如何利用时间、空间以及仅有的土制武器、仿制武器克敌制胜。
比如利用木板和壕沟巧设障,将敌军坦克困于壕沟,同时引爆炸药和汽油桶,熊熊火光中一举歼敌。
还有孙醒(陈飞宇 饰)善用地道战,如战场上的幽灵出没,杀的敌人猝不及防。
上一部就让观众印象深刻的杨三弟,则用敌人的仿制“巴祖卡”火箭筒,一炮轰掉敌人的坦克。
不得不说,剧组把“米卡伊”蒸汽汽车、百夫长、M-26等重武器道具都做得太逼真了,再加占地面积超100万平米的拍摄场地,实景搭建的万米战壕等等,影片无疑是国内最顶级的军事大片。
但震撼的不止这些战争大场面的冲击,更有掷地有声的细节。
比如面对敌军的重火力压制,战士们不得不暂时后撤,但当一声坚定的哨声划破滚滚硝烟,战士们又重新杀回一防,夺回阵地。
当然还有,全片的最后一战。
如果说《志愿军1》的“激战松骨峰”是电影最后的高潮戏。
那么《志愿军2》中,一营的最后狙击战,无疑将成为新的经典。
在三天筑起的铁原防御工事里,一营激战12昼夜,从一群铁血雄兵,打到只剩一些浴血残兵,到最后,只剩一个人,一杆旗。
敌军万炮齐发,铁原静默无言。
所有的战友全部倒下了,但战至一人,也誓死不退。
这场残酷战役中,我们能看见的,是一个个铁血的战士,鲜活的人。
以及,永不退缩的气节。
那种冲出屏幕、直击人心的画面冲击力,真的让观众能够直观感受到什么叫做“英雄铁军”。
以及当年的志愿军凭什么能打赢这场存亡之战、创造以少胜多的奇迹?
铁原狙击战,我看懂了。
二、志愿军存亡之战,5大细节能有多动人?
陈凯歌在首映礼上说过一句话:“我们拍一场仗还不够,还要拍一群人。”
一群“身后即是祖国,我们无路可退”的人。
比起宏大战争场面,小人物的经历,命运悲喜,更能让我们感受到志愿军的伟大。
《志愿军2》让我们认识了不同的人:一营教导员(朱一龙)、翻译员(张子枫)、战损记录员(张宥浩)、军工专家(朱亚文)等等,在通过人的故事,故事的细节,去呈现这一场——存亡之战。
比如细节一:一朵小花
在《志愿军2》里,故事从老李家三口切入,被迫分离多年的家人, 在战场完成了团聚,但却不足5分钟,就再度分离。
打动我的,有老李握着的家里钥匙,有李想带着妹妹李晓跑出炮火覆盖。
但最动人的,无疑是李晓别在李想水壶上的那朵小花。
小花被李想带去战场,夹在笔记本里成为干花。
小花虽然干瘪,但仍有花香,这朵小小的花,又成为一营最后的战前动员里,他和一营战士们回味起的,“好日子的味道”。
战场硝烟滚滚,战士们闻到的却是故乡的花香。
而在李想最后一战之前,又将糖纸叠成了小船,让它载着那朵小花向远处飘去。
一朵小花,不知承载了观众多少眼泪。
细节二:一首老歌
那就是那首“张老三,我问你”。
雨夜里,当冲锋的战士们在歌声里一个个喊出自己的家乡名,河南焦作、湖北天门、四川宜宾……战士们来自全国各地,最后异乡埋忠骨。
我想,这就是我们志愿军,凭什么“打赢这场不可能之战”的答案。
细节三:杨三弟的本子
张宥浩饰演的杨三弟,在《志愿军2》中,有了一个新的身份:战损记录员。
他们的任务是给牺牲的战士们拍遗照做记录,好让后世的人们记住他们的名字。
到最后,那一满本的名字背后,是一个个曾经活生生的可爱的人。
战士们没能活着回到故乡,但李想说出的战士们的愿望,因为他们的牺牲实现了:让故乡的人,过上好日子。
细节四:吴本正的表情
朱亚文饰演的吴本正,是来战线搜集战士们的武器反馈,从而制造出更好的武器。
作为从理论出发的武器专家,他不相信能10米内完成抵近投弹。
在战前,一个小战士试探地要了他一颗山果子,他端着碗人手分发了一个,还没发完,炮声响起,所有人快速回到战壕里。
而接下来的一场大战中,战士们用生命示范了,如何完成10米内抵近投弹。
于是就有了,吴本正那个被震撼的表情。
所有战场上的定律,都在我们的志愿军战士面前失灵了。
因为一切的常识都无法解释,我们的志愿军。
最后一个细节:李想牺牲前舔的糖纸
影片中,有一颗管穿始终的糖,被国内的小学生写信寄来,从彭老总手里递出,又历经了李默尹、李想父子的手,最后落在了妹妹李晓的嘴里。
而哥哥李想在牺牲前,舔了一下那块糖纸,最后把糖纸做成了小船,带走了妹妹送给他的那多小花。
硝烟炮火之下,数十万计鲜活的生命化为一个个数字。
“张老三,我问你,你的家乡在哪里?”
所有人都有家乡,所有人都想回家,但有几十万志愿军战士,回不去家乡了。
回不了家,是为了家乡山河无恙。
战士们的牺牲,是为了祖国山河大地未来日子的甜。
三、朱一龙、吴京、张子枫、辛柏青,演得怎么样?
所有演员,都贡献出极佳的演技。
但最打动我的演员,还是朱一龙。
不仅因为李想这个角色,戏份最多,人物塑造最完整。
更因为朱一龙独特的气质,令他塑造了一个国产战争片中,少见的儒将。
这个角色有战场上奋勇杀敌的一面,也有生活里思念牵挂亲人的一面。
甚至是有极其文艺的一面,很少有战士会在牺牲前,将手中的糖纸叠成小船,在和平时代,这本应该是个诗人。
但在战场上,他却是无畏的战士,全片他演的最好的一场戏,无疑是最后一场戏。
路演时朱一龙回忆起这场戏,说当陈凯歌导演让他“把旗子插上”,朱一龙说那一刻自己有点恍惚,一时间以为是真实战场上传来的声音。
而我看到那一刻,也有些恍惚。那一幕那么揪心,又那么动人。
而张子枫的发挥,也远比第一部出彩,这个整部电影里唯一主要的女性角色,每一场戏都那么自然,张子枫演得又那么生动,特别是她对哥哥的情感,真挚,朴素。这也让最后李想的牺牲,更令人揪心了。
而辛柏青的表演,就像电影的压舱石。
他塑造的李默尹这个我军高级参谋,依然那么沉稳冷静,但又会在家人团聚的时刻,失控落泪。
最后说一句吴京饰演的傅崇碧。
戏份比我想象的更少,但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这个角色就像铁一样,带着一种不屈不饶的硬气,当他说出“拿下铁原”,你就会觉得,这一战,我们能赢。
我想,这就是所谓演员的星光。
四、《志愿军2》该赢
最后总结一下吧,无论从任何角度,《志愿军2》的质量,都不输第一部。
相比第一部的过于宏阔,放进去的东西过多,这一部的故事重点更明确,也提炼出更多鲜明个性的人物,拍出了更多的英雄故事。
陈凯歌这一次对战争戏、动作戏和情感戏的节奏把控,更加游刃有余。
人物塑造更精彩,全片泪点比第一部更多,越往后,越难以抑制自己的泪水。
一句话,如果说《志愿军1》的最大优点在于展现了抗美援朝战争的宏阔。
那么《志愿军2》最大的优点,就是拍出了“志愿军”。
一群血肉之躯,不惧飞机炮弹。
那是因为他们是身后那片土地上的儿子、丈夫和哥哥们。
在首映现场,有一位90多岁的志愿军奶奶。白发苍苍,动情地讲述她跟哥哥在朝鲜战场上的那些往事,他哥哥最终牺牲在朝鲜战场上,没能回家,就像影片中的李想一样。
让老人感动落泪的真实背后,是电影拍出了“志愿军”的灵魂。
何为“志愿”,是英勇,是责任,是信仰。
是虽爱好和平,但被侵略时也会奋起反击的无奈、遗憾和悲怆。
是千万万无名英烈和一营战士一样,甘被青山埋枯骨。
才换来和平之风吹过今日的铁原。
历史硝烟散去,但随着糖纸做的小船飘远的小花,终究润泽大地,又化作无数山花烂漫。
当如今的我们再次回眸。
无以回报英雄,唯有永远铭记。
每一个国庆档,都应该有这样一部电影。
告诉新一代观众,今日从何而来。
这或许也是国庆这个节日的应有之义:
是庆祝。是团圆。
也是纪念。
“为什么战旗美如画,英雄的鲜血染红了它”。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