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周期性,还是结构性?
经济工作会议后,可以看到,我们在一定程度上又回到了投资阻止经济下行的模式。
所以,这一轮强有力的刺激政策,不宜过度解释。
它的目标不是去追求高增长和经济的内生力,而是以年初《报告》的计划为目标,要实现预期,至少GDP增速要达预期;所以,我们看到的还是投资与扩大财政赤字,通过向社会资本借钱,即所谓的加发不少于10万亿级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让地方财政正常运转,让楼市止跌稳住,没有什么特别的深意。
我们看不到改变,看不到结构性的调整。
这就有了一个对中国宏观经济问题的定位:中国经济种种矛盾,到底是周期性的,还是结构性的?如果是前者,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对的;如果是后者,就是以长期风险为代价,来实现年度指令性目标,最终是对市场的恐惧。
日本野村综合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辜朝明,对中国经济有过一个重量级的分析。
他的结论很不像他的结论,认为目前80%的问题是周期性的,是由于资产负债表的衰退所引发的;只有20%的问题是结构性的。因此,简单的货币政策和结构性政策都是无效的,只有持续扩大财政政策,才能有效克服当前的问题。
周期性是一个从借债到还债的周期。
如果是一个良性的债务增长驱动模式,也就是说,财富的增长足以化掉债务,那么,就不存在周期性危机,只是一个阶段性的波动,通过扩大财政赤字抹平它就行了;辜朝明的80与20的比例关系,很可能是一种委婉。因为,严格地说这是两码事,不存在比例关系。
结构性当然更本质。
如果出现了负债表衰退,并不是简单的债务到期续期的问题,而是失去了经济增长的内生力,在市场竞争中出现了非市场化的,凌驾于市场之上的所有制干预,资源不是流向效率与市场需求,那就不是扩大财政赤字所能解决的,相反,越扩大堆积的系统性风险越高,只会加速未来危机的量级。也就是说,市场运行机制是正常的,这时扩大财政赤字才能构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九月会议可以说是一个防止楼市危机发生的重要会议。
它的重点是楼市。
楼市是周期性问题,还是结构性问题?当然是结构性问题,因为供求失衡是逆市场的扩张供应端造成的,是土地财政对市场有效价格的扭曲,市场失真,政策失灵,这用周期性解释不了。更无法解释,为什么失去了土地出让金,地方财政就玩不转了,楼市发展的逻辑是在撕开供求之间的口子,只能用无限债务去填补它,这就是结构性问题。
过去十年,我们一直是通过投资阻止经济衰退,现在不到万不得已,是不会这么干了。
为什么?
就是因为存在着结构性的矛盾;中国的市场经济被分割成了两种经济体,一是国企,二是民企;80%以上的投资在国企,几乎所有的政策红利都是国企的特供,大多数竞争性领域,民企连准入权都没有,更不要说充分竞争了;于是,资源流向了低效、甚至是无效、灰色浪费,这就是结构性问题,如果不考虑结构上的变革,按辜朝明继续扩大财政赤字,能对短期经济产生影响,但最终还是债务叠加,是在增加系统性金融风险。
因为你投的越多,效率就越低,资源浪费就越大,内生力就越差,带不起需求与就业,居民的收入在GDP中的占比就越低。
所以,扩大财政赤字要有前提,要有对结构性矛盾的清醒,要穿透结构性矛盾,一直打通到中小微企业,打通到市场的有效需要与民生,这就需要变革。
变革不会缺席,它一定会到来。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