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共和国75周年礼赞丨一条道路,“路”通赤溪

0
分享至

再次踏上下山溪村旧时的羊肠小道,勾起了村民杜家住当年所有物资都要靠一根扁担挑到村头九鲤溪边,再用水路运走的记忆。而40年后的今天,九鲤溪上撑过的竹筏,正吸引着一批批游客前来打卡体验。

1984年6月24日,一封刊登在《人民日报》上的读者来信,撕开了福建省宁德市赤溪村贫困的伤口。下山溪村作为赤溪村12个自然村之一,也是生存环境最恶劣的村子,没有一块像样的平地,村民世世代代挤在茅草棚或破败的木瓦房里,吃的是番薯和野菜。而那时候的赤溪村,也正是整个宁德地区贫困山乡的缩影。


40年时光飞驰,如今环顾赤溪村,群山环抱,层层叠叠的梯田上种满了茶树,山间云雾缭绕、好似仙境。走进村庄,白墙黛瓦的三层小楼整齐排列,长安新街宽敞平坦、商铺林立,街上不时有游客和来研学的学生经过,热闹非凡。而如今的宁德,此刻也正在成为东南沿海奔跑着的增长极。这是如何做到的呢?让我们沿着赤溪村溯流而上,一同探访“中国扶贫第一村”和“精准脱贫”的“来时路”。

寻路——

从竹筏到羊肠小道,绝径难通困黎庶

如今,从赤溪中心村向南出发,不过十分钟的车程,却像瞬间走进了太姥山深处——这里还保留着下山溪村旧时唯一的一条羊肠小道,拾级而上不一会,便气喘吁吁、汗流浃背。

“路无三尺宽,地无三尺平。门前万丈深,后门万丈壁。家家茅草屋,顿顿揭锅难……”杜家住是赤溪村原党总支书记,卸任后就在村子里义务讲解,成了行走的“活地图”,各地游客都愿意听他讲过去的故事。他告诉记者,当年赤溪村所辖的十几个自然村,几乎都像下山溪村这样挂在半壁上,有些村民甚至穷得连裤子都要轮流穿。

一方水土养活不了一方人,这是1984年之前赤溪村的真实写照,也是从这一年开始,蝴蝶的翅膀开始扇动。“40年前有一个和你们一样的记者,过来看我们,然后在报纸上登了一封名为《穷山村希望实行特殊政策治穷致富》的信,让赤溪这个畲族村‘穷’出了名,一时间社会各界都开始关注我们、帮助我们。”杜家住回忆,来自20多个省(区、市)的数千封来信涌向闽东,有要求代转粮票、油票、布票及现金的,还有想来赤溪落户参与建设的。当地党委、政府也为村民无偿提供树苗、羊羔及各种庄稼种子,帮助村民发展生产。更令大家没有想到的是,当年9月,党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帮助贫困地区尽快改变面貌的通知》,全国性的扶贫开发工作就此拉开序幕。

翻阅这份极具时代意义的文件,其间写道:“特别是还有几千万人口的地区仍未摆脱贫困,群众的温饱问题尚未完全解决。其中绝大部分是山区,有的还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和革命老根据地,有的是边远地区。”这无一不与赤溪、宁德的情况吻合——从地图上看,三面环山、一面环海的宁德“老、少、边、岛、穷”全占,山穷地瘦、平原地少、海岛缺水缺电灾害频繁,岛屿和海岸线占全省的1/3;从数据上来看,宁德9个县中一度6个是贫困县,曾经经济排名全省倒数第一。

“赤溪村是幸运的,得到了很多人的关心关爱。但这种‘输血’,没能解决我们长期发展的问题。”杜家住说,杉木苗长不过野草,一根成材的都没有;茅草割嘴,山羊一吃嘴就烂——求发展只能另寻路子。


1993年,在宁德地委的推动下,建成了赤溪村上游的桑园水电站,1994年,赤溪村才有了第一条可通车的砂石公路。以此为契机,当地决定启动下山溪自然村移民搬迁工程。“大家都考虑到,在山上已经扶贫了10年,效果也不好,这样继续下去也没有太大意义。要改变村民的生活条件,就必须先改变大家的生活环境。”杜家住回忆。

翻开《赤溪村志》,最显眼的一张老照片,就是1995年搬迁的场景:二层小楼拔地而起,一副副红火的对联贴在新房门口,父老乡亲们前胸贴后背地站在门口,“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创建小康村”的横幅高高地挂在路中央。“22户88人,像这种大规模的搬迁,在90年代初期的农村还是很少见的,可以说我们是在改革开放后最早享受国家扶贫搬迁政策的一个村。”杜家住不禁感慨。此后一直到2003年,包括下山溪在内的赤溪村14个自然村,分3期迁入了山下新居。

赤溪村整村搬迁的成功经验,为闽东的扶贫开发寻找出了一条新路。沿海“连家船民搬迁上岸”、山区群众“茅草房改造搬迁”,一场跨世纪的“挪穷窝、拔穷根”行动,在八闽大地全面展开。连续27年,福建全省累计搬迁群众170多万人,整体搬迁自然村7300多个,建设各类集中安置区(点)3400多个。而这一数字,在新时代以来的脱贫攻坚战中变成了960万——有960多万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实现了脱贫,相当于给一个中等规模人口的国家搬了一次家。

探路——

从长安新街到杨赤公路,大道通衢连山海

即便是下雨,吴敬早也要每天定时将揽收的快递发出去。作为返乡大学生,2015年,吴敬早在长安新街上开了全村第一家快递驿站,除了日常的生活用品外,他经手的大部分都是茶叶。“我们这里是福鼎白茶产地,家家户户都卖茶,一个月旺季的时候能发2万单,淡季的时候也有7000单左右。”从快递小车到转运货车,从发货地点到集散中心,从长安新街到高速公路,一包包香气浓郁的福鼎白茶从这里出发,快速走向全国,在一次次滚烫的冲泡后,还原赤溪的味道。

如今,行走在赤溪村内,你会发现,村庄所有的一切,似乎都是从长安新街这条长800米、宽15米的主干道“生发”出来的。杜家住深切感受到,20世纪90年代的乡村能开发出一条如此宽的街道,手笔和眼光实属少见。“我们过去的乡村小道叫长安路,后来大家搬迁下来了,就共同商议,把这条新修的主干道叫长安新街,也就是长治久安的意思,希望老百姓居住在村里能平平安安的。”

而把目光从赤溪村放远,你更会发现,太姥山早已不是那个阻隔畲乡人的障碍——2002年,连接太姥山景区和赤溪村的蒋太公路开通;2015年,杨家溪至赤溪的杨赤旅游公路全线建成通车,串起霞浦杨家溪、福鼎九鲤溪和太姥山三个景区;同年,直通沈海高速的公路修通,从家门口到达高速公路口的车程从1个小时缩短至20分钟。

至此,大道通衢连山海,大山里的赤溪,真正成为四通八达的赤溪。村民的美好生活开始具象化:从改水改厕到道路“白改黑”,从种茶到做加工,从山地农业到乡村旅游,日子越过越有盼头。因路的改变,赤溪有了真正改变贫困面貌的原动力,在“输血”“换血”之后“造血”,发展自己的产业。


——以茶为媒,农业强村。“90后”大学生杜赢毕业后回村引导茶农发展生态茶园,还让白茶搭上电商快车道。村民杜春蓉结束在广州打工的日子,也回村办起茶厂,帮助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增加收入。品品香、六妙、华祥苑等龙头茶企也相继与赤溪结缘,通过村企共建、大手牵小手等形式,带动赤溪村白茶产业发展,全村茶园面积从1000多亩增加至2000多亩。2023年,赤溪村茶叶产值达到5000多万元,仅茶叶一项,村民年人均纯收入就有2万余元,当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35万元。村里的水产养殖、蔬菜种植也陆续发展起来。

——借山水之势,旅游富村。道路带来了游客与人气,也引来了资金、项目与人才。一系列文旅项目相继落地,现在许多村民都在长安新街上开起了店铺,民宿、农家乐、乡村特产店、茶叶店、小吃店,村里一半以上劳动力从事旅游经营和相关务工活动。

发展产业,成了赤溪村稳定脱贫的长久之“路”。

拓路——

从“生活富裕”到“精神富足”,滴水穿石自强不息

竹筏漂流、溪畔露营、研学体验、拍摄打卡……赤溪村经济发展的路子越来越明确,群众动力也越来越足。摆脱贫困不仅仅是物质上富裕,更是精神、文化的富足。

“你好,九鲤溪漂流到下午几点结束?我们大约3点到。”“到下午4点结束,你们几个人啊,我看看需要几个竹筏给你们安排上。”在九鲤溪畔,村民杜家玉尽管右侧手臂有些残疾,却丝毫不减从容、自信的气质,游刃有余地协调着九鲤溪漂流线路两端的筏工和游客,确保游客体验。他告诉记者,前一天接待了慕名而来的300多位游客,2023年人最多的时候,一天能接待1000多位游客。

“我不光是做筏工哦。”同样在溪边,村民杜承欣在岸上等待他今天的第三趟撑筏任务,一天撑个三四趟,撑一趟能挣120元,顺流而下不太费力,下游还会有车把筏工和竹筏一起运到起点。而筏工只是他的职业之一,不忙的时候他还是一名货车司机,家里还种着6亩茶园。

“吃了一碗一杯添,问你清茶出哪山,出在福建福鼎市,福鼎白茶吃会甜。”在茶园,钟月华用畲族民歌伴随每一次的弯腰、挥手、掐摘,在缓解采茶疲劳的同时,也成为茶园里的一道亮丽风景。村里还组织成立了畲歌队,定期组织传习活动,越来越多的村民说起了畲语、唱起了畲歌。


而对杜家住来说,40年来更深刻的改变,是村民对自己的认同、对“精准脱贫”这条路子的认同。“从一封信到一条路,赤溪的历程其实也是全国扶贫的一个历程。2008年1月份,我们群众自发买了一块石头,让店铺刻上了‘全国扶贫第一村’,让后代子孙看到这个碑,就能记住党对我们的恩情。”而后的2009年,原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通知授予赤溪村“中国扶贫第一村”称号,也因为这个称号,又让大家重新认识了赤溪。

2016年2月19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与赤溪村干部群众视频连线,深情寄语和勉励:“‘中国扶贫第一村’这个评价是很高的,这里面也确实凝聚着宁德人民群众、赤溪村的心血和汗水。你们的实践也印证了我们现在的方针,就是扶贫工作要因地制宜,精准发力。希望赤溪村再接再厉,在现有取得很好成绩的基础上,自强不息,继续努力。扶贫根本还要靠自力更生,还要靠乡亲们内生动力。但是党和国家会一直关心你们、支持你们!”


人气渐渐旺了,底子慢慢厚了,视野慢慢开阔了,思路也陆续打开了。赤溪村的自然环境吸引着越来越多目光,逐渐有旅游公司提出合作意愿。“现在追求健康的人也越来越多了,赤溪村生态环境非常美,也建了研学大楼,未来还可以向康养方面去落地,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在家门口就业。”赤溪村党总支书记吴贻国说。


行走在如今的赤溪,恰如行走在红色之路、绿色之路和生态之路上。从“滴水穿石”到“自强不息”,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拥有“造血”能力的赤溪百姓,立志要把“中国扶贫第一村”建设成“中国自强第一村”。

作者: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王岩 王晓乾

短评:因地制宜的山水辩证法

“白衣苍狗多翻覆,沧海桑田几变更”。这是赤溪村40多年来发展的真实写照。从昔日闽东地区的一只“弱鸟”,到今日溪上泛舟的惬意乡村生活,依靠“因地制宜,精准发力”的理念,赤溪的山水未变,村庄却发生嬗变。

路的开通,让昔日崇山峻岭变为具有发展优势的山地资源。1994年第一条村路开通,彻底打破了赤溪百姓与世隔绝的困境。村民搬到山下,逐步拓展山地产业发展的空间;2002年蒋太公路开通,将村庄与太姥山景区紧密相连,让村变成景、景就是村,赤溪村走上了生态美村之路;2015年杨赤公路的开通,更是直接将高速公路口连到村头,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路的开通,让人才和资源双向流动,迸发出蓬勃生机。开拓道路后,还需要找准方向、开拓思路,确定适合本村发展的路子,让“有形之路”真正发挥出最大价值。学子走出大山,游客纷至沓来;白茶、菌菇、淡水鱼等鲜货出山,商品、要素、资金、技术等不断涌入。赤溪脱贫的动力更强,发展的空间不断拓展,振兴的力量持续积蓄。

更难得的是,“路”的开通,让赤溪百姓精神上更加“通达”。从居于一隅的闭塞山村,到坐拥“中国扶贫第一村”这个响当当的头衔,赤溪村大道通衢连山海,畲族百姓喜笑颜开迎客来,自力更生的脚步从未停止,自强不息的脚步越走越有力。

打开《摆脱贫困》,有一篇《为官一场 造福一方》的文章:“领导者的责任,主要是解决‘桥’与‘路’的问题。”“‘路’,就是确定本地经济发展的路子。”从“输血式”就地扶贫,到“换血式”搬迁求变,再到“造血式”发展致富,这条赤溪村摆脱贫困、发展乡村的路子,何尝不是中国特色扶贫开发寻路、探路、拓路历程的真实写照?

作者:李芸聪


设计:崔鹏家

监制:王岩 编辑:吕璐芳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农民日报
农民日报
最新鲜、最全面的三农资讯
11676文章数 20327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强军之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