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号 > 正文 申请入驻

成都这块碑,全国唯一!

0
分享至

北周文王碑坐落在四川省成都市龙泉驿区山泉镇大佛村的成渝古驿道东大路旁天落石上,是迄今为止长江流域发现最早、保存最为完好的南北朝碑刻,是我国唯一一处保存至今、以碑文的形式记录北魏、西魏、北周史实并为宇文泰歌功颂德的碑刻,既是研究北魏、西魏、北周的历史、地理、政治、军事、职官及书法、雕塑艺术的珍贵资料,也是见证中华文明连续性、创新型、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的重要实物。


▲天落石。图片由作者提供

立碑缘起

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十月乙亥,都督中外诸军事、大丞相宇文泰于北巡期间染病,一代枭雄在云阳宫(今陕西省泾阳市)离世,其身后的政治斗争更加激烈;十二月丁亥,西魏恭帝元廓以姬周岐阳故地(今陕西宝鸡市岐山县祝家庄镇岐阳村)封宇文泰嫡长子宇文觉为周公;十二月庚子,宇文觉受禅,即位称天王,追尊宇文泰为文王,国号大周,史称北周。


▲宇文泰(507-556年),鲜卑族,姓宇文、名泰、字黑獭,代郡武川县(今内蒙古自治区武川县)人。南北朝时期杰出的军事家、改革家、 政治家,西魏政权的实际掌权者,北周政权的奠基者。图片由伯咏归绘制

此时,“出自布素,蒙王采拔,解褐入朝,位登三司”的强独乐等人在千里之外的龙泉山营寨北望长安,王旗更换,拓跋魏已变作宇文周……强独乐等人感念宇文泰恩德、为宇文泰祈福,敬造“佛二尊宝堂”并刻碑于天落石之上。


▲大周使持节、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大都督、散骑常侍、军都县开国伯强独乐。图片由伯咏归绘制


▲佛二尊宝堂。图片由作者提供


▲佛二尊宝堂白描线稿。图片由吴霞 田方培绘制

北周文王碑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第二次民族大融合重要的物质遗产与精神遗产,于2013年3月5日入选国务院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编号7-1576-4-079),2023年1月3日入选国家文物局公布的《第一批古代名碑名刻文物名录》(第377号)。


▲北周文王碑。照片来源: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登记表

金石铭德

北周文王碑首句即提出,对于功勋卓著于其时者,都是通过载入史册、刻于金石才得以显耀于千载之后,交代强独乐等人刻碑的最主要目的在于铭记宇文泰的功勋。通过列举汉代在蜀道颂扬开通西狭中道、重修郙阁栈道的李翕,曹魏在绵竹褒奖攻灭蜀汉的邓艾,姬旦受封于鲁国、姜尚受封于齐国、司马氏代魏建晋、刘氏代晋建宋,指出他们都是因为有平息战乱、保国安民、顺天承运的巨大功绩,才被后人铭记感怀至今。


▲北周成陵,位于今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宫里镇宫里小学院内,建于西魏恭帝三年(556年)十月,为宇文泰与原配元氏的合葬陵。图片由作者提供

紧接着,从北魏末年鲜于修礼、葛荣二人趁六镇起义之乱僭越改元起,讲述宇文泰成长于危难之际,以卓越的文韬武略,敏锐地分析研判天下大势,顺势而为,消灭了杜洛周、葛荣多年的叛乱,安定了参与叛乱的民众;叙述贺拔岳与宇文泰消灭了万俟、莫折的势力,弥平关陇之乱,至此北魏末年以来的六镇起义、关陇起义与河北起义被彻底镇压下来,恒朔、齐魏、关陇呈现统一局面,《周书·帝纪第一·文帝上》记有“民皆悦服”。


▲宇文泰平定叛乱。图片由吴霞 田方培绘制

宇文泰在任原州刺史期间清俭勤政惠民,与民秋毫无犯、分文不取,杜绝民众馈赠,清廉如冰镜,深受百姓爱戴如同子产、周召,政声卓著,远近钦慕。尔朱荣势力破灭后,高欢崛起,飞扬跋扈,贺拔岳与侯莫陈悦同时接受北魏孝武帝元修密令,诛灭高欢。灵州刺史曹泥遣使高欢、暗通款曲、助虐附逆。在贺拔岳讨伐曹泥之际,高欢指使侯莫陈悦暗杀贺拔岳。

贺拔岳死后,其部众“人怀异望”军心涣散,宇文泰于阵前引经据典、慷慨陈词,用弘演、申包胥、解扬、纪信之事迹整训士卒,“誓死酬恩,覆宗报主”为贺拔岳报仇;又用伍子胥、孙武、韩信、白起之战功激励将帅逐恶除害、志平国难。最终,将士同心,“将士且悲且喜曰:‘宇文公至,无所忧矣’”。宇文泰斩杀侯莫陈悦军后,接管贺拔岳部、侯莫陈悦部,实力大增,宇文泰受封使持节、略阳县公、尚书仆射、关西大行台。


▲宇文泰受封。图片由吴霞 田方培绘制

高欢跋扈专权,于朝野内外广布心腹之人,图谋社稷;宇文泰亲迎北魏孝武帝从洛阳到长安,“披草莱,立朝廷”,史称西魏。事见《周书·帝纪第二·文帝下》:“太昌元年……七月丁未帝遂从洛阳”率轻骑入关……乃奉帝都长安……”


▲宇文泰奉迎孝武帝元修。图片由吴霞 田方培绘制

此时,宇文泰进封略阳郡公,加授大将军雍州刺史兼尚书令,娶冯翊长公主,拜驸马都尉。自总掌军政大权以后,宇文泰政治才能得以充分施展,对外扶危济困,诸地方割据势力集团都来宾服称臣;对内尊礼重教,朝堂上君臣和睦、家庭里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社会上盗贼不兴、奸诈不行。


▲讨伐高欢。图片由吴霞 田方培绘制

宇文泰于北巡期间染病,卒于云阳宫(今陕西泾阳),百姓在墓前痛苦号哭如丧父母,大臣们劝宇文觉继承宇文泰爵位……“天厌我魏邦,垂变以告”,最终拓拔氏禅位于宇文氏,“有德者受命,时乃天道”,宇文觉在557年代魏建周,史称北周。


▲北周全境示意图,图中城市为成都。图片由作者摄于成都博物馆

强独乐等11人感念宇文泰采拔解褐之恩德,即便是粉身碎骨、肝脑涂地也不为过,为宇文泰敬造“佛二尊宝堂”并刻碑缅怀。


▲傅斯年图书馆藏北周文王碑拓片。图片由作者提供

千年功勋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遗产保护工作,强调要“让更多文物和文化遗产活起来”。位于成都市龙泉驿区山泉镇大佛村的北周文王碑,是全国唯一的西魏北周朝代更迭之际的历史文化遗迹,是省内罕见的能体现中国历史上第二次民族大融合的物质与精神遗产,也是南北朝时期中华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重要文物印记,实证了黄河文明与长江文明在成都平原的交会与交融,秦川与巴蜀经由蜀道沟通与交流。


▲清·刘喜海《金石苑》:北周高祖文帝庙碑。图片由作者提供

一是见证了第二次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进程。南北朝时期,四川盆地先后为南朝的宋、齐、梁和北朝的西魏、北周所统治。北周文王碑是南北朝时期鲜卑族政权经由蜀道自关中平原占领四川盆地、与汉族政权交往交流交融、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实物见证者,记录了北魏、西魏、北周与南梁之际的重要史实,能够与《北史》《魏书》《周书》《南史》互补互参;记载了尉迟迥伐蜀、宇文贵镇蜀、强独乐驻蜀和僚人入蜀等历史事件,实证蜀道为南北朝时期民族文化交往的重要通道、四川盆地为南北朝势力争夺的战略要地,见证了南北朝时期鲜卑、匈奴、羯、氐、羌、柔然、突厥与汉族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进程,西部地区少见。

二是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北周文王碑记录了宇文泰、苏绰在充分借鉴北魏孝文帝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在西魏北周之际的国家治理中对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思想的设计与发展,即在民族大融合的背景下继承《尚书》《礼记》的思想制度源流,以儒家学说为根本、以儒家文化为底蕴、以礼乐文化为核心塑造国家制度和意识形态,实行均田制、府兵制等制度,充分体现出北朝少数民族政权对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文化认同。


▲宇文泰改革。图片由吴霞 田方培绘制

三是反映了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北周文王碑及摩崖造像由强独乐、夫蒙嶲等11位氐、羌少数民族将领、工匠修造而成,留下了多民族共同尊奉儒道释文化交融的历史依据,呈现出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多元并存的和谐局面,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突出的包容性特征。

四是展示了巴蜀石窟艺术的多样性。北周文王碑及摩崖造像现存龛窟54龛,造像共计145尊,主要题材为西方三圣、地藏菩萨、弥勒佛等。题刻题记时间跨度从北周到民国时期,除北周文王碑外,还有唐大历六年(771年)的资州刺史叱干公三教道场文碑、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崇宁进士宋京谒文王庙诗碑、明清巨幅诗文题刻及其他杂记,集书法、绘画、雕刻等多种艺术形式于一体,记录了中华民族与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天文、地理、风土人情等多维度的历史信息,是中国石窟艺术重要的组成部分。


▲43号龛武士像。图片由田方培、吴霞绘制

延伸阅读:北周文王碑文化陈列馆LOGO设计诞生小记


▲作者在天落石西侧岩壁下发现的线刻动物图。图片由作者提供


▲作者在天落石西侧岩壁下发现的线刻动物图。图片由作者提供

这是作者在天落石西侧岩壁下发现的线刻画,该线刻画与朱孝纯 两首题诗紧邻,斜对“摇青耸翠 ”题刻。画像为一动物,其妆如鹿、 头无角,身长似马、四短足、尾半扬。

来自大兴安岭森林的鲜卑族,是继匈奴之后,在草原上称雄的部 族。在鲜卑族的发展历程中,经历了从森林到草原再到中原的艰难历 程。传说,他们从大兴安岭深处的祖源地——嘎仙洞(于今内蒙古鄂伦春自治旗)走出,走向草原并不断南迁的过程中,曾经跋涉于一片沼泽地中,陷入困境,找不到走出沼泽地的方向,整个民族面临着灭亡的危险。这时,一个“其形似马,其声类牛 ”的神兽,引导着鲜卑民族来到匈奴故地——乌兰察布草原。此事见于《魏书·序纪》:“古神兽,其形似马,其声类牛,先行导引,历年乃出,始居匈奴之故地。” 东汉桓帝永寿二年(156 年)始起,鲜卑人在其著名的领袖檀石槐的领导下“南抄缘边、北拒丁零、东却扶余、西击乌孙 ”尽占匈奴故地,建立了强大的鲜卑部落军事大联盟。

无论是创立代、北魏政权的拓跋部,还是建立北周政权的宇文部,其核心部族都是鲜卑族。鲜卑族的早期社会组织形式是原始游牧部落,其意识形态必然带有浓郁的原始信仰;他们相信万物有灵,相信这些神灵能够给部落带来好运和战胜困难的力量。当他们“此土荒遐 ”难以生存发展时,会有神人出现给予指点;当他们“九难八阻 ”难以走出困境时,会有神兽出现在前面领路。这些神灵保佑着部落平安,人口繁衍,畜牧丰产。因此,鲜卑人以极其虔诚的心态供奉这些神灵。这幅大佛石西侧岩壁下发现的线刻画,是否也是“征西将帅 ”们心目中的保护神呢?作者团队以此神兽为主要元素,设计北周文王碑文化陈列馆LOGO。


▲北周文王碑文化陈列馆Logo,由伯咏归绘制、张莞晴题字

【作者介绍】张瑞,副教授,成都师范学院中华传统文化学院副院长、西南民族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新华文轩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四川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专家库青年专家。


▲作者现场教学。图片由作者提供

-END-

红星新闻网 爱看头条出品

转载请注明出处

➤来源:成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编辑:龙昱丹

➤校对:高赛琦 向思燚

➤审核:伍宇 代瑶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爱看头条
爱看头条
红星新闻网是成都新闻门户网站
110636文章数 62495关注度
往期回顾 全部

专题推荐

强军之路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