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战友借我200元,退伍后杳无音信,15年后再见已物是人非!

分享至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引言:我的战友是肖志康,他于1978年在边疆的某个汽车团服役,1984年退伍返乡,之后便一直从事货运工作。春节聚会时,他向笔者讲述了自己的一件往事,令我不禁为之感慨。

1984年我退伍于部队,至今已过去整整四十年。常言道“人生四大铁”,扛枪的经历必定位列其中。

但有一事曾让我久久难以释怀,一位战友向我借了200元,退伍之后便没了消息,这使我一度对战友情产生怀疑。直至1999年,我驾车途经战友家,得知真相后不禁泪流满面,感慨万千。



我是肖志勇,家位于陕南的一个小山村,我在家中排行最小,有两个哥哥与两个姐姐。

由于我在困难年代险些夭折,父母与哥哥姐姐都对我极为疼爱。我自幼性格十分活泼,别的孩子假期都要帮父母在生产队干活,我却在山上摘果、下河摸鱼,玩得兴高采烈。

大哥年长我十岁,是声名远扬的优秀青年,年纪尚轻便担任了生产队队长。我初中毕业之后在生产队劳作,却仍旧像个长不大的孩子,做事没个准头。

村里人皆嘲笑我,身为农民却得了公子哥才会得的病。父亲与大哥为此事甚是忧愁,认为我这般下去难有出息。

1978年12月,村里的大喇叭播报了征兵消息。其实,当年3月已经征过一次兵,父母因担心我难以承受部队的艰苦,就没给我报名。

未曾料到12月还有一次机会,此次父亲下定决心,务必送我入伍。我自己也想外出看看,于是便前往大队民兵连长处报了名。

彼时当兵名额颇为抢手,我虽身体素质良好,可在村里名声不佳。为使我获取名额,父亲与大哥逐一前去说情,最终我才得以顺利入伍。

看到刚强好胜的父亲与大哥卑躬屈膝的模样,我的内心也被深深刺痛了。我暗自下定决心,入伍之后一定要努力拼搏,脱胎换骨为家人争得荣耀。

1979年1月5日,经过漫长的旅途,我与战友最终到达了部队驻地昌吉州。我们将在此接受为期三个月的新兵培训,于我来说,这里会是我浴火重生的开端。



新兵连训练异常艰苦,我虽咬牙坚持,可与那些来自农村的战友相比,我的表现略差,常常拖后腿。

班长无奈之下,指派了一位战友帮我加练。这位战友叫韩世友,19岁,和我同龄,籍贯为宁夏固原。他虽身形瘦小,但颇为机灵,在训练中的表现是我们班最出色的。

我略感难为情,觉得自己耽搁了他的休息时间。然而他摆摆手说,大家同在一个团队,只要我认真学习,他必然不会有所保留,定会用心传授。

在他的指导下,我的训练成绩也能跟上大部队的水平了,我们两人之间的关系也日益熟络起来。幸运的是,到下连队的时候,我们被分到了同一个排,只是他在一班,我在二班。

韩世友跟我说,他在家中排行老大,底下还有三个弟弟妹妹。故乡的土地很贫瘠,粮食产量不高,多数时候都靠土豆维持生计。他的父亲脚部有残疾,每月的津贴都得省下来寄回故乡。

和他相比,我要幸福得多。我家虽不富裕,但父母身体康健,大哥二哥皆能撑起门户,家里之事无需我操心。大哥来信告知我,当兵的津贴不必寄回家里,好好攒着,等退伍回家娶媳妇。



那时,连队里的人一般抽2毛钱一盒的莫合烟,干部们则抽4毛5的红梅烟。我刚学会抽烟时,出于好面子也去买红梅烟。韩世友便劝我,别大手大脚地花钱,要尽量存钱,防止日后急用时手头拮据。

我接受了他的建议,同样改抽莫合烟。我察觉到韩世友实际上是有烟瘾的,只是不舍得花钱。在休息的时候,我常常递烟给他,韩世友起初会觉得难为情,到后来就接受了,还笑着说:在我这儿能尽情过烟瘾。

我们成为正式驾驶员后常常一同执行任务。那几年间,长期往返于叶城至阿里的路线,彼此关系日益亲密。

当兵年限渐长,而且我们汽车兵执行任务时有补贴,到1984年时,每月到手的津贴能达到34元。我除了抽烟没有太多其他开销,于是陆陆续续给家里汇了不少钱。

但韩世友有所不同,他仍然十分节俭。其母身体垮掉了,经常需要服药,并且弟弟妹妹上学也有开销,所以即便津贴提高了,他还是攒不下钱。

1984年10月时,我们都已明确年底退伍。在这充满离愁别绪之际,韩世友向我借钱。

原来,他母亲在干活时腿摔断了,治病急需用钱。而此前他每月都会把省下来的钱寄回家,自己也没多少积蓄。

我身上正好有200多块钱,原本打算退伍之后直接带回家的。然而韩世友的事情很紧急,他的病情不能拖延,于是我拿出了200块钱给他。

韩世友满怀感激,连连承诺等他归家挣到钱后就把钱还给我,还说要写张欠条。我阻止了他,这么多年的战友情谊,大家都是过命的兄弟,我对他深信不疑。

退伍的日子即将来临,众人满是不舍地互相告别,怀着眷恋之情离开了生活了四五年的军营。在分别之前,我与韩世友交换了各自老家的联系地址,并且约定在回乡安置妥当之后以书信联系。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