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虎归山之妇人之仁
古人云“机不可失失不再来”。
项羽在鸿门摆宴可谓为自己创造了一个灭掉刘邦的绝佳机会,但是当机会来临的时候,项羽错失良机。或者说是他就没有想抓住这次机会。新丰鸿门之会,项羽以40万之绝对优势兵力,完全有剿灭刘邦的实力和可能。
鸿门之会的宴席上,范增“数目项王”而项王都“默然不应”,万般无奈之下,范增只能召唤项庄,当堂舞剑,尽管中间出了突发状况被项伯搅黄了。最终导致刘邦借上厕所的机会溜之大吉。
在范增眼里,项羽此举即是放虎归山无疑。所以,范增很生气地说“竖子不足与谋”这等鄙薄的话。对于政治家而言,错失良机就意味着错过辉煌腾达的机会,明知是良机却仍然错过就是一种罪过,一种不可饶恕的罪过,必然要自食苦果。项羽就是这样。
那么项羽为什么没有采纳范增的建议在鸿门杀掉刘邦呢?其实项王有自己的逻辑:首先,项伯私会张良后,在项羽耳边吹过风。在项羽的意识里,自家叔叔的话语总是要听的,这种听从是不掺杂任何政治利益的。
其次,刘邦和自己受命于怀王,约为兄弟,兄弟情分需要顾及。既然刘邦亲自来道歉认错了,兄弟如此诚恳,哪里需要考虑那么多,更不会想图灭了他。
在《项羽本纪》里项羽就对刘邦说“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藉何以至此”。项羽在骨子里真没有在鸿门就灭掉刘邦的想法。此时的项王沉迷于兄弟情深的浓浓情意之中。
第三,鸿门宴会在项羽心里是款待和自己并肩抗秦的好兄弟刘邦一行,怎么范增忽然要示意自己安排宰杀刘邦?这完全有点不合常理,这个范增是不是老糊涂了,人家风尘仆仆地来到我的地盘,不好酒好菜款待,怎么好安排人杀了他呢?
于是在项王心中,就没有找到要在鸿门杀刘邦的想法,所以才对范增的建议如此懈怠。归结到一句话,项王性格里有妇人之仁,最终导致了鸿门放虎归山后,自尝苦果。
鸿门守璧之角色转换失当
角色的适时转换是把某些事情(尤其是大事情)做好的重要保证,一旦角色转换失当,就可能会造成一系列定位失当,定位失当就会出现分寸拿捏失当,进而对事情的未来走势造成极其深远的影响。
项羽在鸿门之会中就犯了角色转换失当的错误。刘邦借着上厕所之机溜之大吉,并命张良献上白壁一双手给项羽,项羽收下后置于座上。这时候的项羽肯定觉得刘邦这个兄弟挺好的,走了之后还记得给自己送上礼物。
他还沉浸在哥俩好的个人情绪之中,忘记了这是关系到以后天下格局的重要政治机遇,他只当是兄弟间的宴饮之欢。
所以可以肯定地说,鸿门之宴中的项羽是个被亲情和兄弟情所占领的普通人,而不是一个深于权谋的政治家。换言之,项羽由于性格使然,有时候不能很好地扮演自己的角色,或者说他不能适时地转换政治家和普通人这两个身份。
鸿门宴中,从谋划天下而言,他应该切换到政治家的角色上,但是很遗憾,他还是停留在重情义的普通人的位置上,所以对当时的项羽而言,款待好来宾(包括政治对手刘邦)是第一重要的,因为他是新丰鸿门的东道主。
尽到地主之谊,照顾好来宾,这是第一要义,至于要算计对手,争夺天下,那是以后的事,反正不能在我项羽做东道主的新丰鸿门这个档口,不然岂不是要被天下英雄耻笑,万万不可!项羽在需要定位在政治家的时候,却扮演起了凡夫俗子,关键时刻的角色转换失当,导致了刘邦溜之大吉,给自己的灭亡埋了可定时炸弹。最终项羽也自食苦果,葬送了自己的天下。
尽管说大家喜欢项羽的原因之一就是他胸中有儿女情长,但是作为政治家,他还是有致命的硬伤的。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