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里的中国政治隐喻

分享至

1、

读历史时间长了,便能体会到中国古代王朝的某些传统,有很深的文化、哲学背景。

这点在北京故宫体现的很明显。

众所周知,北京故宫是明成祖朱棣修建的,但朱棣的北京故宫其实有一个原型,这个原型就是朱元璋的南京故宫。

早在公元1366年的时候,朱元璋已经击败陈友谅,坐断东南半壁江山,那么称帝立国开创新王朝,便是迫在眉睫的事,于是朱元璋命令刘伯温在南京选址,修建新王朝的新宫殿。

“初,旧城西北控大江,东尽白下门。距钟山既阔远,而旧内在城中,因元南台为宫,稍卑隘。太祖乃命刘基等卜地,定作新宫于钟山之阳。在旧城东白下门之外二里许,增筑新城,东北尽钟山之阳,延亘周围凡五十余里。”

公元1368年,这座背靠紫金山的宫殿落成,同年,朱元璋在南京登基称帝,开创大明王朝,正式入住南京故宫。

整个南京故宫的外围是午门、东华门、西华门、玄武门围起来的皇城,午门两侧按照“左祖右社”的格局,修建了祭祀祖先的太庙以及五色土组成的社稷坛。

午门以内是奉天殿、华盖殿、谨身殿,两侧配备了文华殿和文楼、武英殿和武楼,这是南京故宫的外朝。

经过乾清门就是乾清宫、坤宁宫和东西六宫,这是南京故宫的内朝。

朱元璋就是在南京故宫做了31年的皇帝。

公元1402年,燕王朱棣攻破南京继承皇位,随后便决定迁都北京,并命令大臣把南京故宫的图纸送到北京,按照一比一的比例,在北京重新复制了一座南京故宫。

《明史》里就说:“凡宫殿、门阙规制,悉如南京,壮丽过之”,即北京故宫和南京故宫的格局样式一模一样,但北京故宫比南京故宫更加高大华丽。

所以说,北京故宫的原型其实就是南京故宫。

北京故宫的午门以南,延伸出去一座承天门,取自“承天启运、受命于天”的意思,而承天门便是现在的天安门。

每当朝廷有重大事情要宣告天下的时候,便由皇帝在太和殿(奉天殿)颁布圣旨,宦官捧着圣旨走出殿外,交给礼部官员,礼部官员再捧着圣旨一路走到天安门(承天门),并在天安门上宣读圣旨,告知天下。

也就是说,天安门自古以来就是颁布圣旨、发表国家重大宣言的地方。

后来,新中国在天安门举办开国大典,教员向中外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其实也是继承了这项五百年的传统,延续了天安门的政治功能。



2、

午门是北京故宫的南门,共有三个大门。

东门供文武百官出入使用,西门供王公贵族出入使用,正中间的大门只有皇帝才能使用,其他人一旦用了便是大不敬,要治罪杀头的。

但也有例外——

年轻皇帝大婚的时候,皇后可以走午门的正门进宫,科举殿试结束以后,状元、榜眼、探花等前三甲可以走午门的正门出宫。

既然午门的正门只有皇帝才能使用,那为什么皇后和科举前三甲可以用一次呢?

其实这都是有原因的。

皇后是皇帝的正室妻子,嫁到皇宫是要母仪天下的,那么走午门的正门进宫,意味着皇帝给了皇后最高规格的待遇,以后皇帝管朝堂、皇后管后宫,男主外女主内。

正所谓孤阳不生、孤阴不长,皇帝和皇后分管内外,便是帝后一体,共治天下。

在这份婚姻中,最重要的不是爱情,而是合作分工。

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说,也是一样的道理。如果纠结两个人是不是真爱、他是不是不爱我了等问题,婚姻是不可能长久的,反而是找到各自的分工和定位,才有可能把这份婚姻维系下去。

分工比爱情更重要,合作才能共赢。

科举前三甲可以走午门的正门出宫,背后更是一个非常久远的典故。

早在战国时期,大侠客豫让曾说过一句话:“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智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

豫让的观点,后来被儒家吸收,《孟子》里就写道:“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草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他们的意思是,君臣关系是相对平等的,你给我什么样的待遇,我就以什么样的规格来回报你。

你每个月给我三千块钱,就不要指望我加班到深夜,我会让你知道什么是便宜没好货。但如果你每个月给我三万、三十万,那公司就是我的家,公司的发展壮大就靠我了。

科举殿试结束以后,皇帝允许状元、榜眼、探花等前三甲走午门的正门出宫,其实就是把他们视为和皇帝平等的国士,做为全天下读书人的代表,进而和全天下的读书人达成一种契约——

我,皇帝,非常尊重你们读书人,让你们走皇帝专用的午门正门,以后也会给你们高官厚禄和光明前程。做为回报,你们读书人也要为皇帝、为王朝奉献全部力量。

我们共享江山、共治天下。



3、

和电视剧里的场景不同,皇帝上朝其实不是在室内,而是在室外的露天环境下讨论国事,称为“御门听政。”

明朝御门听政是在北京故宫的太和门广场,清朝御门听政是在北京故宫的乾清门广场。

北京故宫是明朝修建的,我们就只说明朝吧。

明朝规定,每天拂晓的时候,朝廷大臣就要到午门外集合,然后在礼仪官的引导下经过午门和内金水桥,按照各自的品级,站在太和门广场规定的位置上,绝对不能有一丝一毫的错乱,甚至不能咳嗽、交头接耳。

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同样是大不敬,要治罪的。

差不多六七点的时候,皇帝会从乾清宫启程,乘坐肩舆抵达太和门,坐在太和门下设立的御座上面,面前摆放着一张黄案,用来呈放朝廷大臣递来的奏本。

太和门的丹陛上,共雕刻着八条龙,完全不符合皇帝的等级规制,但要是算上在太和门上朝的皇帝,便是八条石龙、一条真龙,合起来就是九五至尊,象征着皇权至高无上。

如果朝廷大臣有事情启奏,便要离开自己的位置,走到中轴线上,和皇帝面对面,然后“啪”的跪下,开始说事情——

皇帝陛下,某地出现旱灾啦、某地出现水灾啦、某地被蒙古骑兵扫荡了,您看该怎么办啊?

听到这些事,皇帝开始现场批示现场办公,交代这个大臣去办。

但如果这个朝廷大臣启奏的事,忤逆了皇帝的意思,那皇帝就要动用家法执行廷杖了,即脱了裤子打屁股。

不过廷杖不是在太和门执行,而是由锦衣卫把朝廷大臣架到午门外,再来执行,毕竟太和门是御门听政的地方,执行廷杖,那是有辱斯文。



那为什么上朝处理政务,不能在宫殿里面呢,非要在太和门广场的露天环境举行,刮风下雨严寒酷暑的,到底图什么?

有一种说法是,朱棣刚迁都北京的时候,北京故宫就失火了,三大殿被烧的干干净净,朱棣没有地方去,才把上朝场所改到太和门广场。

其实这个说法是不对的。

早年间定都南京的时候,南京故宫可没有失火,朱元璋、朱允炆、朱棣都是在室外御门听政的,并没有把上朝地点改回室内。所以三大殿失火才开始御门听政,是以结果倒推原因。

事实上,御门听政也是有典故的。

三千多年前的周朝,便认为周王是天子,统治天下是代天治民,那么周王和天便是紧密相连的,要常祭祀、勤贡献、早请示晚汇报,才能得到天的认可。

两千年前的东汉时期,出身弘农杨氏的大儒杨震,有次路过昌邑县,而昌邑县令是杨震的学生,于是在深夜的时候,昌邑县令便带着十斤黄金,到驿站看望恩师杨震。

杨震说,你的心意我领了,黄金就不收了,你收回去吧。

昌邑县令说,反正没人看见,您就收下做盘缠吧。

杨震大怒,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怎么叫没人知道呢?

付费解锁全篇
购买本篇
《购买须知》  支付遇到问题 提交反馈
相关推荐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