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这片神奇的土地上
孕育着无数的生命奇迹
其中,野生菌就是大自然赠予的瑰宝
它们不仅能成为餐桌上的珍馐
更是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研究的重要对象
你知道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
有一个森林保护教研室吗?
野生菌就是他们的研究对象之一!
听上去很“稀奇”的样子
走,一起去看看!
张颖是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森林保护教研室的一名老师,从业20年来,她的研究涉及野生菌生物多样性的多个领域。
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 教师 张颖:“我们国家菌类的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而且每一年都在不停地、不断地发现新的物种。”
除了占据绝对比重的数量外,从形态到颜色、从生长环境到生活方式,云南野生菌的生物多样性还体现在方方面面。
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 教师 张颖:“很多物种生活在林子里面,不仅长在土里,还长在树上,还长在粪便上,甚至是长在虫子上,这就是我们研究真菌多样性的不同的角度。”
发现尚未被记载的物种,研究野生菌的生物多样性不仅能丰富我国物种资源库,还对开发和利用有药用或食用价值的野生菌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研究的过程却充满了艰难。自上世纪80年代起,我国才开始对菌类进行研究,相比其他动植物学科,菌类的研究道阻且长。众多困难中,首当其冲的就是深入人迹罕至的地方采集样本。
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 教师 张颖:“第一个事情就是碰到熊,我跟一个同事背着很重的行李爬山,我说那个是什么东西,定睛一看是非常大的一头黑熊,朝我们冲过来。还好距离有点远,我就使出吃奶的力气来跑,我感觉是我平生跑得最快的一次。”
在深山密林安营扎寨,遇到过野兽、摔断过牙齿,难以想象的危险随时可能发生。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即使能够顺利采集到样本,可这仅仅也才是开始。
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 教师 张颖:“都知道菌子很容易烂,所以保存是很关键的,既要及时烘干,用硅胶把它干燥之后才能带回来才能研究。”
采集回来后,观察、培养、分离、保留菌种,扩大种质资源,一系列的研究才能随之展开。这一切,也为揭示不同野生菌种质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依据。例如,在研究过程中大家发现,松茸的过度采集问题尤为突出。
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 教师 张颖:“在它还没有长开菌盖,还没有繁殖后代的时候就采掉了,所以松茸资源已经被列入中国大型真菌的红色名录,已经是濒危物种了。需要大家有保护意识,不吃那些还没有开伞、长大的幼小松茸,我们现在非常希望大家能够保护这些真菌资源。
在倡议避免过度采集、保护松茸的同时,张老师也希望能够通过研究,让现有发掘的可食用品类能够实现量产,或者发掘尚未被大家熟知的食用野生菌,例如丝膜菌。
西南林业大学林学院 教师 张颖:“我们去丽江的深山老林里面曾经住过一个多月,我们就是靠吃这个菌维持一个多星期。我们就想开发一些新的,大家没有尝试过的这些菌来进行推广,让更多人知道它、吃到它,它是非常美味的。”
除了食用外,野生菌在中药材中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研究越加深入,和张老师一样活跃在菌类研究一线的科研人员们,也在利用现代生物技术,钻研菌类活性成分和药理作用,把这份大自然的馈赠,为人们的健康事业贡献新的力量。
野生菌驯化,成果助推产业发展
野生菌一直以来只能应季生于山野,无法人工培植,采摘就存在不可持续和不稳定性的特点。
近年来,野生菌科研整体发展已按下“加速键”,改变了“靠天吃饭”的现状。经过不懈努力,云南许多野生菌品种已经被成功地人工种植。例如,松茸、柴茸、口蘑、羊肚菌、鸡枞菌等野生菌的人工种植技术日趋成熟,并已在市场上取得了良好的表现。
2017年以来,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依托研发的羊肚菌等食用菌种植关键技术和自主产权的菌种,为贡山县推广仿野生羊肚菌种植提供科技支撑。
2020年,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文平博士通过深度研究开发,掌握了白蚁与鸡枞菌共生巢的种苗培育技术和出菇管理技术,实现了鸡枞菌大规模全野生种植的技术创新。
正在生长中的人工黑牛肝菌 央广网发 魏文青 摄
2023年,经过原西双版纳热带作物研究所一级纪开萍等人耗时8年的人工驯化,黑牛肝菌在西双版纳州实现了工厂化栽培,带动了当地相关产业的发展。如今,以纪开萍本人作为品牌形象的“牛夫人”牛肝菌在南博会亮相后,广受欢迎。现已经覆盖了全国大部分城市,成为市场上365天提供新鲜牛肝菌产品的唯一供货商。在获得出口认证后,远销美国、日本、荷兰、加拿大、西班牙等国。
可供销售的牛肝菌产品 央广网发 魏文青 摄
这些是科技助推野生菌产业发展、促进农户增收脱贫的缩影。
在云南,从事食用菌基础和应用研究的高校及科研院所包括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院、昆明食用菌研究所、云南农业大学、云南热带作物研究所、云南大学、西南林业大学,以及相关州市农(林)科院所,全省专职研究队伍规模约120人,在野生菌系统分类、资源保护、人工繁育、菌种合成及仿生栽培、引种驯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在全国野生菌研究中处于领跑地位。
以云南省农科院为例,以赵永昌为首的研究团队建成了全国最大的野生食用菌种质资源库,目前保存资源300余种5000余份;驯化出具有一定开发价值的珍稀物种7个;建立了野生资源驯化出菇快速体系,缩短了驯化出菇时间;初步建立了以杨柳田头菇子实体发育(特别是孢子形成)为主的遗传模式体系;建立了印度块菌、夏块菌的多寄主菌根苗合成技术体系,建成不同生态类型的块菌菌根苗种植基地近100亩;围绕野生菌增产进行生态干预研究,建立了干巴菌生态干预增产操作技术规程。
科研的跟进,让野生菌这一天赐资源又多了人工助力。
来源:8099999街头巷尾
部分来源:央广网、云南日报、掌上春城、云南经济日报、昆明市投资促进局、云南网
编辑:李彤
编审:李菁
终审:赵文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