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山东卫视正在重播电视剧《亮剑》,我再次“走马观花”的追剧,竟然发现了一处“硬伤”,那就是李云龙、孔捷、丁伟等八路军时期的团长,在1955年授衔的时候,都被授予了少将军衔,而这与历史真实情况有些不符,因为八路军时期的团长大多被授予上将或中将军衔,而抗美援朝时期的军长被授予少将军衔,则是比较符合真实的历史。
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时,下辖第115师、120师和第129师,这三个师都是按丙种师编成,即从师至团均为“二二制”,每个师辖2个旅,每个旅辖2个团,因此八路军成立之初共设有12个标准团建制。
第115师辖343旅和344旅,其中第343旅旅长为陈光,该旅辖685团和686团,分别由杨得志、李天佑任团长,第344旅旅长为徐海东,该旅辖687团和688团,分别由张绍东、陈锦绣任团长。
第120师辖358旅和359旅,其中第358旅旅长为张宗逊,该旅辖715团和716团,分别由王尚荣、宋时轮任团长,第359旅旅长为陈伯钧,该旅辖717团和718团,分别由刘转连、文年生任团长。
第129师辖385旅和386旅,其中第385旅旅长为王宏坤,该旅辖769团和770团,分别由陈锡联、张才千任团长,第386旅旅长为陈赓,该旅辖辖771团和772团,分别由徐深吉、叶成焕任团长。
综上所述,八路军成立之初的12个主力团长分别是:第115师的杨得志、李天佑、张绍东、陈锦绣;第120师的王尚荣、宋时轮、刘转连、文年生;第129师的陈锡联、张才千、徐深吉、叶成焕,这12名团长中,1955年授予上将军衔的是陈锡联、宋时轮、杨得志、李天佑;授予中将军衔是文年生、王尚荣、张才千、刘转连、徐深吉;而张绍东、陈锦绣和叶成焕人生结局如何呢?
徐海东麾下的第687团团长张绍东叛变投靠了国民党,由副团长田守尧继任团长,并于1943年与日军遭遇时牺牲;第688团团长陈锦绣也是在与日军对战中牺牲,由副团长韩先楚继任团长,并于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陈赓麾下的第772团团长叶成焕,于1938年4月17日在与日军战斗中牺牲后,又先后有易良品、王才贵、程世发任团长,著名战将王近山曾当过该团副团长,谢富治是该团政委,1955年被授上将军衔。
整个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团一级编制是最复杂的,除了12个主力团之外,还设有独立团、教导团、基干团、地方团等等,以人数和战斗力分为甲种团、乙种团和丙种团,以致发展成近100个团,而百团大战之名也是由此而来。
因此,《亮剑》中李云龙、孔捷和丁伟等八路军时期的团长,于1955年被授予少将军衔,确实是被低评了,难怪李云龙也找戴眼镜的刘院长(老师长)闹情绪呢?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