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4岁上小学,9岁跳级考中学,这样的“天才少年”,却在初一第一次数学考试中只得到18分,也是这样的经历让他从此养成严谨的治学态度。
作为我国现代应用数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将武侠精神融入到数学研究中,为培养新一代数学人才和促进全球数学学科的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近日,总台《吾家吾国》专访数学家、复旦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大潜,听他讲述勇攀高峰的数学人生。
01
初一数学考了18分
他说“学好数学并非一定是天才”
李大潜4岁上小学,9岁跳级考入中学,15岁考入复旦大学,自幼便对数学展现出浓厚的兴趣。
然而,在他的数学道路上,并非一帆风顺。升入初一的第一次数学测验,他为了成为第一个交卷的学生,急于交卷没有检查,仅取得18分,远低于及格线。
当时有一项惩罚措施——按照与及格分的差值来决定被老师打手心的次数,李大潜本因差42分而面临被打42下的惩罚。但以严厉著称的老师,却仁慈地决定,饶过他这一次。
这一打击让李大潜深刻反思,他将“18分”视为一块独特的里程碑,不仅标记了起点,更让他认识到态度决定一切,自此养成了严谨的治学态度。
这些年,李院士在演讲或者和中小学教师的交流中,常讲起自己的“18分事件”。
与“不要输在起跑线上”的观点不同,李大潜认为,“起跑线”应当被正确理解,对于有志向、有追求的青年来说,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时刻都可以视为新的起跑线。无论何时何地,只要心怀梦想,都可以随时起跑。
02
为破解石油紧缺难题
他6次带队深入油田
作为我国现代应用数学的奠基人之一,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李大潜就开始了研究应用数学领域。
那时,我国为缓解石油紧缺问题,亟待解决判定油层位置和油田储量的准确度问题。从1974年开始,李大潜在十二年间,带队六次到江汉油田考察,研究石油开发当中的电阻率测井问题,希望以此来提高石油产量。
当理论研究有所突破后,李大潜和团队继续科研攻关,建立了电阻率测井的数学模型和方法。
根据这个成果研制出的微球形聚焦测井仪器,在大庆等众多油田的广泛应用中,不仅显著提高了油层判定的准确性,也为油田开发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填补了当时的国内空白,带动了一些新数学课题的理论研究。
03
叱咤数学江湖
他心中也有“侠客”梦
李大潜从小就喜欢小说,这个爱好保持到了现在,让他最爱不释手的就是金庸的武侠小说《笑傲江湖》。
他说令狐冲随性洒脱、淡泊名利的性格尤为吸引他,像令狐冲这样的英雄豪杰,往往不是出身名门大派,而是通过兼收并蓄、融会贯通各家之长获得成长,这与科研工作中博采众长、不断创新的精神不谋而合。
李大潜还借武侠小说中的“剑”意象,生动阐述了数学研究的不同境界。从“手中有剑”的张扬,到“心中有剑”的沉淀,再到“手中无剑,心中也无剑”的融会贯通,他追求数学思想的灵活运用。
同时,他也鼓励年轻人要有这样的念想和追求,不断挑战自我,勇攀科学高峰。
04
探索数学的脚步
永不停止
如今,已至耄耋之年的李大潜,依然没有停下探索的脚步。今年二月,他开始创作《我的数学人生》一书,记录自己和数学相伴走过的70多年,以及对于数学教学和科研上的一些探索与思考。
在中小学数学教学方面,他更希望数学能够回归本源,让数学课成为大家喜闻乐见、可敬可亲的一门课程。为此,他撰写了《圆周率π漫话》《黄金分割漫话》等书籍,参与主编了《十万个为什么》数学卷(第六版)。
最近十年来,李大潜系统研究由偏微分方程描述的精确同步性和逼近同步性的理论。他说,自己探索数学的脚步永远不会停下来。
“希望能做得更好一点。”李老说,“数学人生要不断地攀登,不断地坚持,这是个很重要的过程。人尽管年纪大了,精力也衰退了,但还是要不断追求,不断拼搏,不断积累,也不断前进。”
本文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综合《吾家吾国》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