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9月26日,“国社之镜·世纪光影”新华社新闻摄影展在京开展。展览精选近500张珍贵照片,展现新中国成立75年来特别是进入新时代以来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新华社自诞生之日起,便担负起用镜头记录时代风云的重任。“时光相册”栏目精选中国照片档案馆珍藏的经典照片,从百姓生活变迁的视角,全景展现伟大祖国75年来特别是新时代以来的伟大成就和深刻变革。
饮食映射着文化传承与社会变迁
新中国成立75年来
中国人的餐桌
悄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1953年春节,天津居民王德铸(左一)一家人在吃团圆饭。
一饮一啄
都是国家发展进步
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缩影
让我们共赴这场饮食变迁之旅
回味时代印记
1957年夏,辽宁沈阳和平区遂川街第二粮食供应站内,居民手持粮本选购粮食。
新中国成立初期
粮票是最具代表性的票证之一
1960年,济南市历下区粮食分局第七供应店服务员正在给顾客开粮票。
当时
大多数家庭的饮食以粗粮为主
1958年春节,北京一家副食品商店流动售货车的工作人员为居民称西红柿。1971年,辽宁沈阳铁西区工人村第一粮站售货员在售粮。
改革开放后
随着经济快速发展
农业产出持续增加
人们的餐桌不断丰富
肉类、家禽、鲜蛋、水产品、植物油等
消费量成倍增长
居民膳食结构日渐多样化
1979年,上海南汇横沔公社开设的饮食店里,店员在加工鸡肉副产品。1984年,天津岳阳道奶站职工把鲜奶送到天津实验小学,供小学生课间加餐。1984年,广州市海珠市场上的肉类专柜。1986年,云南江川星云湖畔鱼市热闹非凡。1988年11月,在北京一个冬储大白菜销售点前,市民排起长队,购买大白菜。
上世纪90年代
全国流行“下馆子”
不同菜系的餐馆开始在全国范围内落地生根
各种风味的餐厅纷纷涌现
农家饭走入城市
人们吃饭有了更多的选择
1992年5月11日,坐落在北京王府井大街的香港美食城总店一楼海鲜大厅正式开业。1993年,北京一名儿童在吃南洋风味烤鸡。
进入21世纪
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
成品、半成品和在外消费逐渐增多
餐馆、外卖等餐饮服务行业进一步发展
满足了人们多样化的需求
2005年12月12日,顾客在江苏南京一家餐馆的点菜区预订年夜饭。2008年12月21日,四川南充市一家羊肉汤锅餐馆的服务员为顾客端上热气腾腾的羊肉汤锅。2017年7月20日,在济南市美团外卖服务点,送餐员们在整理自己的送餐箱。
近年来
绿色、安全、健康
成为新的饮食关键词
植物性食品、有机食品等受到追捧
例如,藜麦、牛油果等“新面孔”
逐渐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
2016年9月22日,在第四届黑龙江国际绿色有机食品产业博览会上,参会者在一大米加工企业展区了解产品情况。2019年11月9日,在第二届进博会食品及农产品展区的都乐展台拍摄的牛油果。2020年12月17日,“云南特色 冬农魅力”2020年云南绿色食品牌推介活动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开幕,这是商家在推介会上摆放产品。2021年5月20日,在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山小学,保健老师为学生讲解土豆的营养成分。2022年8月24日,在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加格达奇区一家山野珍品科技开发企业,工人对林下绿色有机食品进行加工作业。2024年9月4日,在西藏日喀则市萨迦县扯休乡拍摄的当地种植的藜麦。
从最初的粗茶淡饭、初步温饱
到如今的丰富多样、健康营养
餐桌上的变迁
是人们在追求美好生活道路上
不断前行的见证
摄影:宋振亮 李正丹 唐允仁 宋佑民 刘玉生
陈海宁 李明放 张燕辉 唐召明 秦淮
张锰 郭绪雷 王建威 才扬 梁志强
方东旭 王松 孙瑞博
制作:邵泽东 张铖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